<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酸甜苦辣都是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伍嘉冀歌曲集》序</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鲍元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随改革开放崛起的中国第五代作曲家中,伍嘉冀是以歌曲创作见长的重要代表。在他踏上艺术创作之途四十周年之际,人民音乐出版社这一辑《伍嘉冀歌曲集》以充满勃勃生机的140首歌曲作品全景式地展示了从飞雪迎春到山花烂漫,从冰雪消融到百花盛开的四十年欣欣向荣的中国社会进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伍嘉冀的作品从殿堂级的交响声乐套曲到烟火气的影视歌曲,以行云流水而又富于个性的旋律,描绘了四十年间东西南北、工农商学、男女老少的的多彩生活图景。他或以“重整万里河山,这是我中华的心愿”这洋洋洒洒穿越历史的宏观视角,展现波澜壮阔的时代巨变,或以“身边男孩对我眨眨眼,老师的提问全忘记”这幽径探秘的懵懂生命细节,含蓄展示人的七情六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回望这些诞生在改革开放年代的心灵记录,重温这些题材涵盖“无疆大爱”“乡情乡愁”“生活写真“动感青春”并获得持久传唱的歌曲,我们依然会被“我们对着大地说,贫穷总会改变”那充满自信的呼喊怦然心动,依然会对“你的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的高洁品格油然起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这些直抒胸臆或寓意深远的作品,影响力已经超越了音乐领域,成为了社会文化的一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我和伍嘉冀相识于天津。1979年,我从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录取的新生里,收了两位出自音乐世家的门徒,他们的父母都是与我同出于江定仙先生门下的学长、学姐。一位是早我二十年,上世纪四十年代在中央音乐学院前身——重庆国立音乐院时期入室的时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的伍雍谊老学长和华蔚芳老学姐的公子伍嘉冀。一位是早我十年,五十年代在中央音乐学院初建的天津时期入室的大师姐辛沪光的公子布日古德(大宝)。我是六十年代大学二年级时从苏夏教授门下转到江先生门下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伍嘉冀在作曲入学考试的“标配”——以指定动机在三小时内完成完整钢琴曲的笔试获得连续几届考生最高分而顺利踏上专业学习之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这一年,恰是冰雪过后天地初晴春潮涌动的改革元年,预示着他一生艺术创作的大致方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央视《鲍元恺的音乐人生》专题片里,伍嘉冀回顾了45年前第一节作曲课上我对他讲的一番话:“作曲不是教出来的。你如果想写,能写,也许会成为作曲家。你要是写不出来,我也教不会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大学五年,伍嘉冀以“想写”“能写”的天赋,在完成作曲课繁琐但必要的技术训练外,源源不断地拿出令人欣喜的歌曲作品:小合唱《当列车开动的时候》和男女声二重唱《生活里少不了你和我》在1981、1982年天津市大学生汇演中连续获得创作一等奖,流传至今的女高音独唱《木叶声声飘》发表在1982年第四期《音乐创作》,并在《海河之春》音乐节获得广泛好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到1984年毕业时,他的歌曲作品已经足够一台音乐会曲目了。于是,喜爱他作品的已经毕业的声乐系同届同学(作曲系比其他专业学制多一年)自发组织了一场《伍嘉冀声乐作品演唱会》。近二十首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歌曲,展示了他蓬勃的艺术激情和日臻成熟的旋律才能,为毕业后进一步的艺术探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伍嘉冀是幸运的——他诞生在音乐世家,六岁起学习钢琴,七岁以独唱重唱参加小学演出。伍嘉冀又是经历过苦难历练的——在小学三年级那一年,爆发了文革,他不得不中断了音乐的学习。初中时代,爸爸妈妈被下放到“干校”,而后高中毕业后的他,又被命运安排到轧钢厂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生活中不是仅有赞歌。伍嘉冀说:生活中人们大多数时候是在经历生活的酸甜苦辣。只有了解他们,与他们共情,才有可能写出让他们认可、喜爱的歌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题图说明:1982年,大学三年级的伍嘉冀在我家中上课</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