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味道

北风寒

<p class="ql-block">  读《战争与和平》跟读《悲惨世界》的感觉截然不同。</p><p class="ql-block">  读《悲惨世界》是在欣赏中印证着昔日的回忆,毕竟冉阿让、沙威的形象从小就烂熟于心。而《战争与和平》里众多的人物关系、眼花缭乱的宫廷描写,这都曾让当年那个虽然喜欢读书但对这些毫无兴趣的少年望而却步,所以如今读《战争与和平》领略到的则是一个崭新的画面。</p><p class="ql-block"> 阅读《悲惨世界》用时三个月,而《战争与和平》却仅仅用了二十多日。两套书的字数、厚度其实相差无几。读《战争与和平》时就感到仿佛有一个人在前用一根看不见的绳子扯着你,让你停不下阅读的脚步。书中的故事吸引着你,使你急不可耐想知道战争的结局、人物命运的发展,这些都使你难以放下手中的书。而《悲惨世界》则不然,雨果先生在《悲惨世界》里喜欢用大的篇幅来对周围环境和人物心理进行描述,你只能慢慢地随着它的节奏前行。而托翁则用简炼的文笔就把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以及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呈现而出。相比之下,托翁的写作风格更能深得我心。《战争与和平》非常值得一读,也正是此书为托翁赢得世界文豪的声誉。</p><p class="ql-block"> 如果把文学名著看成一块香甜的面包,那么同一题材优秀的电影和电视剧就像一盘带着汤汁的肴馔,有滋有味而令人一饱口福。二者的感觉也是不同的。 </p><p class="ql-block"> 只不过没有想到《悲惨世界》这块面包竟如此之大全部啃完耗时如此之长,真不负雨果先生的鸿篇巨著之盛名啊!而1958年版的电影译制片和BBC于2018年所拍的6集同名连续剧则就是那盘值得品尝和回味的菜肴,尤其2018年版的电视连续剧看后有一种淋漓尽致间馋意尽解的感觉。而“冉·阿让”和“沙威”这两个自小就记在心中的人物也重新鲜活起来,对于这两个名字最早的记忆还是来自连环画,儿时的印象亦随之清晰呈现。</p><p class="ql-block"> 根据《战争与和平》一书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很多,1956年美国拍了一部同名电影,此片看后,感到给人的直觉这就是一部美国人的《战争与和平》,一个仿佛发生在美国西部的故事,从中看不到对原著的敬畏。但让人眼前一亮的就是原著中最璀璨的角色(娜塔莎)由奥黛丽赫本扮演,她完全表现出了原著中所描写的“她的眼睛里闪着快乐、讯问的光辉;脸上露着温柔的、一种奇特的顽皮的神情”,一个可爱的娜塔莎跃然而出。这也是赫本个人魅力使然。</p><p class="ql-block"> 美国的这部影片引起了苏联的不满,于是苏联以举国之力拍出了自己的《战争与和平》(1968年版),这也是公认的经典之作,堪称影史上最贵的电影。历时六个半小时,共分为四集,看后很是过瘾。与之相对是英国BBC2015版的六集同名连续剧,这是一部被称为“由懂得欣赏俄罗斯文化的英国人所拍的高品质的、出色有趣的电视剧”。感到BBC的这部连续剧更适合年轻人去看,那明快的色彩更能吸引他们去了解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而忠于原著的1968年版的电影带着俄罗斯文化的厚重,画面对年轻人来说会有些沉闷,其中的乐趣就是欣赏着一个个人物从原著中走出在你面前演绎着这部不朽的作品。把这部电影与电视剧的角色来进行对比也是很值得玩味的,比如电影中安德烈公爵的父亲(老公爵),那个固执、骄傲、可恨而又有些可爱的形象到了电视剧中却变成了一个失去了精气神只会咋咋呼呼的老头,令人大失所望。而在电视剧中安德烈公爵的妹妹,那个长相很丑但不失可爱的丰满形象则完全建立起来了,完胜电影中的表演者。这一切也是来自导演视角的侧重不同。</p><p class="ql-block">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共忆军营时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