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应师发林先生之邀,前几天和夫人去了一次通海。时隔40年故地重游,很开心很值得。同时,也算是了了一个好几年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应该是疫情前的2019年吧,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一接听,原来是多年未联系的师发林先生,让我喜出望外。</p><p class="ql-block">师先生是原通海县农村能源办的老主任,在职时我们有过许多业务上的联系,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p> <p class="ql-block">电话中我们相互问了好敍了旧。师主任说,许多年没有联系了,很想念。这次找到了你的联系方式,非常高兴:“最近,我们能源办的老同事聚会,聊天中提起了你,<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他们中好些人听过你和Y老师的课,是你们的学生。还</span>聊起你八几年来通海那次讲课,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收益很大。大家说,很想念你,要我代表他们邀请你在方便时再来通海一聚!”</p><p class="ql-block">是的,我曾经在通海讲过课,我记得。那是四十年以前的事儿了。时光过去那么多年了,竟然还有“学生”记得我,邀请我故地重聚,让我很感动。我说:“好的,好的,有机会大家约一下,我一定来!”</p><p class="ql-block">只是好事多磨,接踵而至的“口罩时期”阻止了我的行程。那三年,不仅出行不便,而且不能聚集,于是我的通海之行也只好一推再推。</p> <p class="ql-block">我大学毕业时正值特殊时期。那时的分配政策是四个面向:“面向农村、面向工矿、面向边疆,面向基层”。于是,在一个偏僻的小县城工作了10年。改革开放以后,省里为落实“专业对口”的政策,调我们到农业部的研究所工作。</p><p class="ql-block">在随后将近30年的职业生涯中,我主要从事科研和兼一些科普和技术培训工作,尤其是1990年以后,培训的分量加重了,包括国内培训和国际培训。</p> <p class="ql-block">因为培训工作的关系,让我有机会去了国内外的许多地方,去讲学、开会和学术交流。去过的地方多了,记忆中已经模糊淡薄了,但通海之行我是记得的。</p><p class="ql-block">记得那是1983年。</p><p class="ql-block">那年通海农能办举办了一个“农村技术员培训班”,聘请我们所派专家去讲课,所里安排了我。</p><p class="ql-block">我在那里讲了大约4天课。培训班是“封闭式”的,吃住上课都在秀山上,那是通海的一座非常美丽的名山,山上有不少风景名胜和古迹。</p><p class="ql-block">让我记忆深刻的有两件事,一件是讲课当天我突然生病发高烧达39°C。师主任很急,请来了医生,上山为我治病、打针,我也坚持着讲课,一点也没有耽误。那时年轻身体棒,靠着一股劲,扛了下来。</p><p class="ql-block">第二件事是,我十分震惊地在秀山上一座亭子里看到了一块“通海地震碑”。碑文记录了1970年在通海发生的7.8级强力地震:“1970年1月5日凌晨,云南通海、峨山、建水等地,发生了死亡人数超过一万五千人的7.8级大地震。震源深度约13公里,主震后发生5级至5.9级余震12次,引起严重滑坡、山崩等破坏,受灾面积4500多平方公里,造成15621人死亡,338456间房屋倒塌,166338头大牲畜死亡,生命财产损失巨大…。”那是一场极其惨烈的地震,其烈度和破坏力与76年的唐山大地震、08年的汶川大地震相似,被称为“建国以来的三大地震”。但由于当时正值WG期间,整个国家处于极左思潮下,消息被层层封锁,致使外界无法知晓,救援被阻…。读这块碑文,我振聋发聩;站在那块碑前,我的心无比沉重,几十年过去了,至今只要一想起,心里仍旧难以平静(欲进一步了解通海地震的详细情况,可在百度搜索)。</p><p class="ql-block">我还记得那次讲课后,学生们送给我一本影集,里面贴了很多讲课时的照片。</p><p class="ql-block">这次我在出发前,想把它找出来,带到通海去,让大家回顾一下当年的景象。可惜的是,翻箱倒柜,似乎到处都找寻了,却没有能找到,太遗憾了!</p> <p class="ql-block">今年疫情终于解除了。师主任又来电话邀请,于是,四年前的相约成行了!</p><p class="ql-block">现在的交通已经非常方便了,通海也已经通了动车。从昆明到通海的动车只需要90分钟左右。</p> <p class="ql-block">说到“通海”,也许大家不很熟悉。</p><p class="ql-block">但是说到玉溪,知道的人就多了。玉溪有许多光鲜的、人们耳熟能详的名片。譬如:除了生产“红塔山”、“玉溪”牌的玉溪烟厂以及烟厂的那位大起大落、大名鼎鼎的企业界教父褚时健;更有风景秀丽的抚仙湖。抚仙湖碧海蓝天,山色间让人仿佛置身仙境,早已是脍炙人口的旅游度假天堂。</p><p class="ql-block">通海则是玉溪市的一个县,也是玉溪市辖下的县。</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昆明先玩了2天,然后乘C 562,仅仅一个半小时动车便到通海。师主任和老马来通海高铁站接我们。</p><p class="ql-block">师主任如今已经87岁高龄了,虽几十年不见,但依然可以相认,并能在脑海中清晰地映现出他当年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3月16日,盼望已久的聚会开始了,来了大约30几位老同学和家属。一个已经不存在许多年的单位竟然还有那么大的凝聚力,让我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当年他们工作中的和谐相处和合作共事的友谊力量!我握紧他们的双手,悲喜交加:喜的是阔别了整整40年,又相见了;悲的是时光飞逝太快,我们四目相对,当年的年轻小伙子们,都已白发苍苍,垂垂老矣!难得的是,这么多年过去竟然还能见到面,大家的高兴和激动,难以言表!</p><p class="ql-block">因为县农村能源办早已撤销,这次聚会完全是自发的,订在通海县的老年大学食堂里。这里朴素整洁,不仅服务员很热情,菜品美味可口,价格非常便宜。</p> <p class="ql-block">师主任主持了聚会。87岁的他追溯了通海县农村能源办从成立到被精简的几十年风风雨雨,回忆了历年来同事们对农村能源所做的种种努力和贡献,听了让人动容…</p> <p class="ql-block">大家欢聚一起,虽然已经难辨当年的模样,但聊开怀后情依旧如初!畅谈起各人的以往和现在,感慨万分。是呀,人生能有几个40年?</p> <p class="ql-block">这位陈伟同学60多岁,他的发言让我感动。他说,老师来了,我要汇报一下我这40年的经历…。他把这些年来得到的荣誉奖状都带来了…“老师,我带来让你看一下!”</p> <p class="ql-block">来了,当然必须再游一次秀山!</p><p class="ql-block">通海秀山公园,是玉溪地区重要风景区之一。峰顶海拔 2060 米 ,垂直高度200米 ,游览面积1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p><p class="ql-block">秀山,又名杞麓山。在明朝时曾与昆明金马山、碧鸡山,大理的苍山共称云南四大名山,素有“秀甲滇南”的美誉。有三元宫、普光寺、玉皇阁、清凉台、万寿宫、斗天阁、涌金寺、白龙寺等古建筑群。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p><p class="ql-block">只是这次年龄不饶人,从下往上爬似有点力不从心。</p><p class="ql-block">热心的毕同学说,我开老年车把你们送上顶,你们往下走,就要轻松一点!</p><p class="ql-block">的确是的!</p><p class="ql-block">秀山焕然一新,比原来更加美丽了!</p> <p class="ql-block">再一次在碑前伫立默哀!</p> <p class="ql-block">山上的许多庙、堂,都已经修善一新。</p> <p class="ql-block">“小西天”!</p> <p class="ql-block">这里必须驻足停留一下:学员们告诉我,这里就是当年培训班的教室。而且,经过考证,追溯到100年前,这里曾经是朱德元帅的旧居!</p> <p class="ql-block">原来朱德元帅与通海曾经有过一段渊源。1913年至1915年,朱德受命率部前往建水剿匪,当时的通海就成了朱德所率剿匪部队的“中转站”或“大后方”。1915年是朱德在滇南剿匪最紧张、最艰难的一年,农历正月十六,朱德应通海、河西籍讲武堂老同学的邀请,来到通海县。朱德有近半年的时间生活在通海,他先住在城西的周家花园,后移居秀山海云楼。</p> <p class="ql-block">朱老总在秀山上留下不少遗跡。</p> <p class="ql-block">通海,风景如画!</p> <p class="ql-block">杞麓湖,通海县又一个大型旅游景点。在唐代时称为“海河”,后又称“通湖”和“通海”。通海的名字亦由此而来。杞麓湖属断层陷落湖,湖泊长轴呈东西向,湖水位1796.62米,湖面积36.73平方公里,湖岸线长度45公里,湖泊长度13.5公里,宽度平均2.72,最宽5.2公里,容积1.45亿立方米,汇水面积340.8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我们沿着湖边散步,杞麓湖被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此时的湖面,如同一面镜子,映照着天边的云彩。那种宁静、那种美丽,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让人沉醉在这绝美的画卷中。</p> <p class="ql-block">湖面上海鸥在天空飞翔,一会儿掠过云朵,一会儿越过山峰,它们的羽毛是洁白无暇,像一个个小绒球。</p><p class="ql-block">云南是海鸥的故乡,我们在昆明看到了许多海鸥。在这里又可以看到海鸥。<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云南的海鸥,有着最美丽的身姿,在蓝色的天空下,展开翅膀,飞向远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站在湖边,一种美极了的感觉油然而生,令人不忍离去。</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通海的文廟保存完好,非常壮观!</p> <p class="ql-block">两天的通海之行结束了!说一声通海再见!</p><p class="ql-block">有生之年,咱们还会相遇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