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大院讲究多

开心

<p class="ql-block">  “中山公园”位于皇家大院(紫禁城)西侧,它原是明清两代的“社稷坛”,与“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一起沿袭周代以来“左祖右社”的礼制建造。在风水学上来讲,“皇家大院”居中央位,五行属土。土运行大中至正之气,其色为黄。土居中生万物,与万物皆通,土包含万物,滋养万物。土上面一横代表地上,下面一横代表地中,一竖代表万物从土中生。“土”象征着皇家至高无上的地位,皇恩惠济于天下。</p><p class="ql-block"> “皇家大院”(紫禁城)右侧社稷坛”居“白虎”位,五行属金。方位西方,气色为白。象征着秋天和收获,通常与金属性相联系,代表着勇猛的含义。建筑上“白虎”位宜低。</p><p class="ql-block"> 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1928年将“社稷坛”改名为“中山公园”。</p><p class="ql-block"> “社稷坛”是正方形的三层高台,象征着“天圆地方”之说,坛上铺有中黄、东青、南红、西白、北黑的五色土,四周短墙也按方向覆盖四色琉璃瓦。五色土中的黄色土从取自河南;红色土取自浙江、福建、两广地区;白色土取自江西、湖广、陕西;青色土取自山东;黑色土取自北京。</p><p class="ql-block"> 五色土象征着一个泱泱大中华,东边是海,西边是白色的沙,南边是红土地,北边是黑土的故乡,而中间,就是黄土高原。还象征着金、木、水、火、土五行为万物之本。</p> <p class="ql-block">  “拜殿”,一四二一年(明永乐十九年)建。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时休息或遇风雨行礼的地方。这座精美壮观的明代木结构大殿,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品。</p><p class="ql-block"> 一九二五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曾在“拜殿”停放灵柩。为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一九二八年将“拜殿”改名为“中山堂”。</p> <p class="ql-block">  “保卫和平”坊是一座宽17米,高10.9米,四柱三楼蓝琉璃瓦顶的青石牌坊。牌坊正中镌刻郭沫若题写的“保卫和平”四个镏金的大字。碑坊原建在东单北大街“总部胡同”西口外的大街上,原名叫“克林德碑”坊。克林德之死成为列强向清政府进行威胁、讹诈的借口,他们把此事列入《议和大纲》的补充条款,要挟清政府要在克林德被害处树立与其品位相当的铭志碑坊。北京当年6月至1903年初按德国要求,在东单北大街上建了与街同宽的这个石碑坊。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在协约国的提议下,将碑坊移建到中央公园(现中山公园)内,改为“协约公理战胜纪念”坊。左右石匾分别刻有移建时间,西边刻有公历“1919年3月15日”,东边刻“中华民国八年三月十五日”。1952年,为了纪念在京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将“协约公理战胜纪念”坊,更名为“保卫和平”坊。</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从1903年,晚清政府屈辱的在东单北大街,为死去的德国人克林德建“克林德碑”坊,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将“克林德碑”坊改成“协和公理战胜纪念”坊,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2年,为纪念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将“协约公理战胜纪念”坊更名为“保卫和平”坊。半个世纪的时间“保卫和平”坊讲述了了中华民族与西方列强抗争的历史,讲述了中华民族从备受欺凌到站起来的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  “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太庙”在夏朝时称为“世室”,殷商时称为“重屋”,周称为“明堂”,秦汉时起称为“太庙”。“太庙”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在风水学上来讲,“太庙”在皇家大院(紫禁城)的东侧,在“左青龙”位,五行属木。方位东方,其色为青。象征着春天和新生,代表着万物复苏和生机盎然的季节。在建筑上“左青龙”宜高大。</p><p class="ql-block"> “太庙”不仅皇帝祭祀之所,也是一个国家崇拜精神的象征,因此在中国文化和历史上拥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占地面积约50公顷,</p><p class="ql-block"> “太庙”,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金丝楠木的宫殿,整个太庙主殿分为前、中、后三厅,还有配殿、玉阶、方柱等。建筑风格非常优美,它的墙壁上绘制着龙、凤、瑞兽等吉祥图案,非常具有中国特色。前厅最大是太庙最重要的部分,也是皇帝祭祖举行祭祀仪式的地方,是代表皇家最高等级的宫殿。</p><p class="ql-block"> “太庙”与皇家大院的“太和殿”在建筑上相比较,太庙的宽度为68米,“太和殿”的宽度为60米。“太庙”大殿的高度约为29米,“太和殿”的高度为26米。“太庙”的三重台阶为3米,而“太和殿”三重台阶为8米。“太和殿”整体高度为34米,而“太庙”的整体高度为32米。这样在建筑上体现了皇帝的至高无上,也体现出祖宗至尊之大。显得既庄严又气度不凡。</p> <p class="ql-block">  “太庙”有三大宝。金砖、金丝楠木的柱子,金粉混金彩绘顶。</p><p class="ql-block"> “金砖”,它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只有在苏州能制造。制造一块金砖要经过备料、制胚、烧窑等29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极讲究, 金砖比普通砖结构更加紧密,没有气孔,敲击要有金属声。每块砖的成本价为一两黄金,在明朝年间,一两黄金可以买1500斤精米,清朝初年相当于一个县令三个月薪资。称其砖为“金砖”一点都不为过。</p><p class="ql-block"> “太庙”有68根金丝楠木的大柱子 ,根根价值连城,金丝楠木是极其珍贵的木材,自古就有“一寸楠木一寸金”的说法,不仅色泽好看,还不怕水泡、不怕虫蛀、不易变形,被称为“寿木之王”,金丝楠木生长在云贵、川等深山老林里,生长速度极其缓慢,因奇缺,有“皇帝木”之说。享殿里最粗的六根金丝楠木均用莲花底座做装饰,它们高达13.32米,直径1.2米,不仅故宫没有,全中国都没有,因为这样木材至少要生长上千年。因此,68根金丝楠木大柱子是“太庙”里的宝中之宝。</p><p class="ql-block"> “太庙”大殿顶部的绘画都是立体彩绘的,在立体彩绘画的上面再贴有金箔,金箔的厚度大概只有头发的五分之一,非常薄。贴完金箔的屋顶金光闪闪,尽显皇家的气派与尊贵。金箔彩绘是太庙前殿室内装饰的一种,使用金箔制作,体现了建筑等级的最高规格,金箔制作过程很复杂,需要将金子与银和铜混合熔化,经过加工变成金条,再经过碾压,锻造等步骤制成薄金箔,整个太庙彩画的呈现,需要各类工匠协同合作才能完成。</p> <p class="ql-block">  “中华和钟”是为了迎接新千年的到来,以2400年前的“曾侯乙编钟”为原型进行设计, 1999年11月制作完成的青铜编钟,安放在“太庙”享殿正中,成为太庙馆藏文物,由江泽民主席于2000年1月1日上午首先鸣响新千年的钟声。</p><p class="ql-block"> “中华和钟”音域宽广,既可和多种民族乐器配合,又可接轨大型管弦乐队,是世界上最大的舞台演奏双音编钟,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之最。</p><p class="ql-block"> “中华和钟”架高3.8米,宽21米,共重17吨。三层共108个。上层34个钮钟,代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台湾、香港、澳门;中层56个甬钟代表我国56个民族;下层18个镈钟,中间16个代表中华民族的16个历史时期,两侧两个象征当今世界的主旋律“和平”与“发展”。重达320公斤的中央镈钟上,镌刻着江泽民主席题写的“中华和钟,万年永保”的鎏金铭文。 朱红描金的雕漆钟架上有1.2万个表现生命科学、宇宙星空、电子芯片的现代纹饰、钟的两侧各立大红建鼓和石磬、玉磬。</p> <p class="ql-block">  “景山公园”,坐落在老北京城的中轴线上,西临北海,南与皇家大院“神武门”(原名“玄武门”)与隔街相望。“景山公园”是明、清两代的御苑。御苑的“景山”是堆土而成的山,“景山”也叫“万岁山”、即是靠山,又是镇山。是全城的制高点。</p><p class="ql-block"> “景山”在皇家大院的背后。在风水学上讲“景山”居“玄武”位,方位北方,其色为黑,五行属水。后“玄武”象征着冬天和寒冷,代表着稳重、坚实和安全的力量。“玄武”位宜高而厚重。</p><p class="ql-block"> 景山公园总面积23公顷。公园内有绮望楼、五方亭、寿皇殿、永思殿、牡丹园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  “寿皇殿”,位于景山北侧,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之前,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拆除后移建至现存位置,是清朝陈列皇帝先祖影像的场所,是旧时北京城“五坛八庙”之一。(“五坛”是指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八庙”是指太庙、奉先殿、传心殿、寿皇殿、雍和宫、堂子、文庙和历代帝王庙)。</p><p class="ql-block"> “寿皇殿”总占地面积约2125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797.68平方米,由内外两层院落组成,整体建筑是仿照太庙规制而建,包括寿皇殿正殿、东西朵殿、东西配殿、东西碑亭、东西井亭、东西值房、神厨、神库、寿皇门、砖城门、宝坊。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建筑形式,也是中轴线上除“皇家大院”之外的第二大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富览亭”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是景山五方亭之一,与东侧的“周赏亭”相对而建。两座亭子的建筑形式和彩绘完全相同,为重檐圆攒尖顶,孔雀蓝琉璃瓦覆顶,紫晶色琉璃瓦剪边,亭高11.75米,建筑面积76.36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富览亭”内原供奉五方佛之一的“不空成就佛”,为铸铜镏金佛像。但该佛像于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被八国联军劫去。“不空成就佛”是北方如来,又称“天鼓雷音佛”等名,在五智如来中代表“成所作智”。不空成就佛以大慈方便,使佛门修行者舍除懈怠贪欲,远离一切烦恼,从而道业精进,以大智慧成就一切如来事业与众生之事业。</p><p class="ql-block"> 除了历史沉淀,“富览亭”自身也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建筑物。从亭内看出去,可以欣赏到景山公园美丽的风景,是一处很适合拍照留念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万春亭”位于景山最高处,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是北京南北建筑中轴线的基点。它不仅是京城的重要标志,更是被誉为北京中轴线上的制高点和京华览胜第一处。“万春亭”位于景山的中峰,中峰的相对高度为45.7米,万春亭坐落在中央,高17.4米,亭内面积是18平方米。“万春亭”内供奉着“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佛也称为大日如来佛,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身。毗卢遮那佛为密宗金刚界五方如来之首,在五方佛中代表法界体性智。值得一提的是,亭中所供原佛像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被损毁,重塑归安后于2000年正式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  “皇家大院”的前方是天安门广场。在风水学上讲,天安门广场是“皇家大院”前“朱雀”位,方位南方,其色为红,五行属火。象征着夏天和炎热,通常与夏季和火属性相联系,朱雀位宜宽广、平坦、敞亮。</p><p class="ql-block"> 以金水河为界,天安门广场为明堂。明堂格局的高低,决定着财富的多少,富贵的长短。北京中轴线是整个“皇家大院”风水大局中的龙脉之脊,“明堂不破,脊梁不损”,则国运亨通,江山稳固,富贵延绵。</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时,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伟大领袖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从此,天安门广场在亿万中国人民心目中便是一个神圣的地方,是国家尊严的象征。去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唱国歌,已是大多数国人来北京旅游的主要选项。天安门广场是凝聚民心、能量聚合的地方,是首都北京的风水福地,也是中国的风水福地。</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