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万年前的家---落笔洞

燕飞翔

传说轶事 <div> 名称来历:</div><div> 据传,落笔洞遗址中“落笔洞”名称的由来,与元人云从龙有关。元世祖忽必烈为收复开发南疆地域,派海北海南道宣慰使云从龙出征南疆。至元二十年(1283年),他曾来到落笔峰,见中部洞顶有两根形似毛笔的钟乳石垂吊而下,笔尖不时滴下水珠于“巨砚”上,于是即兴在洞右壁上方题“落笔洞”三字,并落上款“至元癸末”,下款“维山云从龙”。</div> 落笔洞遗址,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荔枝沟东北部的落笔峰南侧,是形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早期过渡时期的洞穴遗迹。 <br>落笔洞遗址中的文化遗存比较丰富,可分为遗迹和遗物两部分,遗迹仅有用火的堆积和灰烬,遗物主要有石、骨、角、蚌、牙制品等。落笔洞遗址是海南岛唯一经科学发掘、发现有人骨化石且有可靠测年数据的洞穴遗址,代表了中国南端最早的且比较可靠的人类活动证据,不仅具有极高的地质地理与生态研究价值,而且还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考古价值。 <br>1990年1月,落笔洞遗址被三亚市人民政府与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3]1994年11月2日,落笔洞遗址被海南省人民政府与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3]2001年6月25日,落笔洞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br> 落笔洞为燕山运动的产物,主要是由于受到地壳深部的物质上涌发生挤压,从而向上隆起产生张力并形成断裂,导致这里的石灰岩一部分上升,一部分下降。该洞是天然石灰岩溶洞,因洞中央有两根钟乳垂吊,形如巨笔悬空而得名。 <br>1983年初,广东省博物馆、海南文化局与崖县文化馆的文博人员首次在落笔洞内发现了古人类活动的遗迹。 <br> 1992—1993年,由海南省博物馆、三亚市博物馆以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组成的考古工作队对落笔洞遗址进行2次科学发掘。 <br> 2012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三亚市博物馆在落笔洞略低处发现了仙郎洞遗址,并采集了22件石制品及部分动物骨头和零星夹砂陶片等文化遗物。 “化工造笔是何年?顿在穷荒绝岛边。笔下烟云常自起,想因多是济元元。”明代的纪纲正不仅也为落笔峰所折腰,更是决定要借这“神仙落笔‘的仙灵之气,来为神州培养人才,于是,他在落笔洞内建立书院,进行讲学。在落笔洞内留下题刻的,目前已知的,还有明代赵瑶,清代莫威和,清代梅仙氏等人。 为了保护好万年的《家》市政府早已做出相应的保护规定,大家一定要保护好它,能让子子孙孙常回家看看… 导游:展书山<div>摄影:刘燕翔</div><div>编辑:刘燕翔</div><div>日期:2024.3.20</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