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灯塔去读后感

2024

<p class="ql-block">  《到灯塔去》是英国19世纪先锋主义作家伍尔夫的一部意识流小说,这种小说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小说,没有明显的情节与事件,以一个个人物的意念展开故事情节,如梦如诗。全文分为三部分:窗、时过境迁、灯塔</p><p class="ql-block">一、窗</p><p class="ql-block"> 到灯塔去这件事,由6岁的詹姆斯提出,母亲同意了这个提意,他带着一种心花怒放的快乐玩着剪纸游戏,窗外的拉姆齐先生说明天天气不会好,詹姆斯恨不得劈死他,因为他料事如神,他说的话总能变成现实,他说过要让孩子从小知道人生充满艰辛,事实毫不留情,拉姆齐夫人说明天也许是个晴天,她在为守塔人的儿子赶制一双长袜。坦斯利说,明天是正西风,没有船到灯塔去,这让詹姆斯越来越失望,孩子们嘲笑他是“无神论者”,因为他相貌丑陋,行为慢吞吞,说话喜欢与人唱反调,总是为了表现自己去贬损大家才开心,孩子们都反感他,拉姆齐夫人喝止了他们的行为,吃完饭的孩子们悄无声息地回到了自己的卧室,那是他们自己的天地。</p><p class="ql-block"> 拉姆齐夫人感叹孩子们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斗嘴、偏见歧视,桌边还剩下那个不安的坦斯利,她邀请他一起进城,这让他感到受宠若惊。她还跟他讲述了卡迈克尔老先生本来可以成为一个大哲学家,只可惜婚姻不幸,最后落魄至此。坦斯利由此打开了话匣子,讲述了自己家中姊妹众多,生活得很艰辛,以及他的学业内容,这些是夫人听不懂的,只感到这个人很聒噪,他们走到了码头边上,夫人看到了湛蓝的大海,绿色海藻覆盖的沙丘,多么美!几步远的地方十几个孩子围着一个画家,他的画中却是灰绿色的海,柠檬色的船,海边则是穿着粉色衣服的女人,这与夫人眼中的海是完全不同的,这是当时一个大画家的影响。大家都这样画。人们总是喜欢追随权威,没有自己的想法,正如他们家的那些崇拜者们,拉姆齐先生说要下雨,他们就会说要刮龙卷风了。</p><p class="ql-block"> 夫人在窗边为小儿子读书,只听得窗外传来阵阵海浪的声音、先生与朋友们辩论的声音、孩子们打球的声音。这些声音如同一种古老的催眠曲响在耳边。莉莉在外面的草丛上为她作画,自从那个大画家来过以后,人们用一种苍白、高雅的颜色,她眼中的色彩不是那样的,但是她又没有勇气按自己看到的色彩构图。大家都不太在意她的画,就算她在凝神作画,班克斯来叫她一起到海边散步,只是一起谈谈拉姆齐一家的看法,莉莉心中比较着班克斯与拉姆齐两个人的性格与身世难分伯仲,直到被一声枪响惊醒。这一切被夫人看在眼里,她一边安慰着小儿子,总有一天可以到灯塔去的,一边在脑中闪过一个念头:班克斯与莉莉应该结婚。她在为织一双合适的袜子量小儿子的腿长,只是他不太配合,她抬头看到了房间里掉渣的家具,不是换不起新的,而是实在没有必要,因为他们一年才过来几个月,而且这是他们2个便士租来的房子。家中8个孩子的教育与各种家务让她心力憔悴,看到镜子里苍老的自己让她有些恼怒,大声要求儿子站直了,儿子听话了,却发现袜子织短了。</p><p class="ql-block"> 拉姆齐先生怪叫着:有人捅了娄子,夫人不知道是什么事情让他这么失态,他眼神躲闪地来到她的身边,她安抚小儿子并把自己的感觉传给他,这次他似乎获得了力量,慢慢地控制住了情绪,开始逗弄小儿子,夫人说要赶紧把袜子织完,明天给守塔人索利的小儿子送去,先生说明天别想去灯塔,他粗暴地断定,这让夫人觉得他太不尽人情,感到心绪茫然,他发觉了她的情绪,答应去打听一下天气,他为刚才的行为感到羞愧,在得到夫人允许的情况下告退出去,多像一头吃到鱼儿的海狮那样的心满意足。他得到了夫人的同情与安慰,又回到了他的世界里去了,在他的研究领域,他是领袖级人物,他既不盲目乐观也不听天由命,而是镇定自若地审视命运、直面现实。这些终将把他推向更高一级的水平。小儿子不喜欢父亲打扰他与母亲的平静相处,因为父亲一来,母亲就看不到他了,父亲如同一只尖嘴的铜鸟那样从母亲那里吸取甘露以为自己解渴,他一味的索取而全然不顾母亲的感受。母亲总是这样的优雅,愿意帮助身边所有的人,比如那个被妻子赶出家门的班克斯,她给他留了一间房子。还要促成他与莉莉的婚事。莉莉是个不婚主义者,她看不到婚姻带给拉姆齐夫人的幸福。她构思的画只画出了一道阴影与一道光。她要按照自己的想法作画。虽然坦斯利说过女人不能绘画,不能写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