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喜欢的老影片】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山痴野叟

<p class="ql-block">美篇名:山痴野叟</p><p class="ql-block">美篇号:8899878</p> <p class="ql-block">  “看,这座城市,他,就是瓦尔特!”这是前南斯拉夫的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里德国党卫军上校冯·迪特里施说出了影片中流传最久最脍炙人口的一句台词。这个电影当时看得我们热血沸腾哼着当当当的音乐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的,恨不得也要去南斯拉夫跟德国鬼子大战一场。《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1972年,南斯拉夫电影,1973年,北京电影制片厂译制。</p><p class="ql-block"> “空气在颤抖,仿佛大地再燃烧?是啊!暴风雨就要来啦”。一句经典台词,告诉我们一个故事?暴风雨就要来了……而这部电影更加曲折跌宕、悬念十足,瓦尔特足智多谋、神出鬼没,一会是德军军官,一会是平民,一会又是火车司机。每次出场都换一套行头,个人魅力无敌。</p> <p class="ql-block">  “谁活着就应该看得到”?最难忘的是那个钟表匠:谢德,他的女儿死了。他眼含着热泪勇敢的走向了女儿尸体,随后瓦尔特他们的也跟着一块儿去,这个段落可以说是非常经典的一个段落,用音乐表现了南斯拉夫人的勇敢。最后,他为了保护瓦尔特而牺牲,这个段落影片拍摄得非常壮美。</p><p class="ql-block"> 战争是残酷的!片中牺牲了好多游击队员,搞破坏活动的年轻人们、誓死如归的钟表匠......最让人不敢看的镜头:年轻的游击队员晚上执行任务,却被早有防备的德军集体枪杀,看着他们一步一步地走向敌人的陷阱,大卡车布帘掀开,敌军疯狂扫射。这一刻,揪心!难过!</p> <p class="ql-block">  “萨拉热窝的公民们,这是最后一次的公告……”城市上空反复播送着阴冷恐怖的公告,敌人让民众认领游击队员的尸体,趁机会打死家属。老钟表匠看着惨死的女儿,眼含泪水,缓步走了出来。紧跟着,瓦尔特等人也都跟上来了。大家的步伐非常缓慢,却神态坚毅、誓死如归。敌我双方的暗中较劲,我方获胜。</p><p class="ql-block"> 十万火急!老钟表匠只身虎穴,被敌人打死后,瓦尔特率领的游击队员和德军展开巷战,这一段剧情十分紧凑,剪辑漂亮,节奏把握得好,是不可多得的、既真实又动感十足的激烈战斗的经典场面。</p> <p class="ql-block">  吉斯问瓦尔特:火车不用炸药能炸吗?瓦尔特回答:谁活着谁就能看得见。德军消灭瓦尔特的最高执行长官在回答谁是瓦尔特时说:看,这座城市,它就是瓦尔特!</p><p class="ql-block"> 影片的主题音乐刚劲有力、肃穆悲壮!它的旋律在影片中反复响起,令人难忘。同样难忘的还有那句游击队的接头暗语:空气在颤抖,天空仿佛在燃烧......</p> <p class="ql-block">  年轻的游击队员吉斯充满憧憬,问及何时能见到真正的瓦尔特。苏里指着皮劳特说,瓦尔特就在他的眼前。原来,皮劳特就是游击队英雄瓦尔特。</p><p class="ql-block"> 这部电影和当时流行的苏联二战电影的史诗感、沉重感有很大不同,它更加轻松、豪迈。瓦尔特,不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代表一种精神,一种誓死赶走侵略者的决心。片中牺牲的英雄很多,可以说,他们人人都是瓦尔特。</p><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这部电影给国人带来了巨大震撼。同样是为了祖国敢于牺牲一切,但游击队员们个个外形体面,不苟言笑,用现在的话形容,那就是一句话儿:帅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