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重庆渣滓洞是一个充满厚重历史与英勇故事的场所,在中国革命岁月中,渣滓洞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见证者之一。1943年白公馆被改为中美合作所第三招待所后,所关押政治犯必须外迁。军统总务处长沈醉亲自选中渣滓洞作为关押原白公馆看守所内犯人的新址。1946年7月,贵州息烽监狱、望龙门看守所撤销,并与渣滓洞监狱兼看守所合并为渣滓洞监狱兼看守所,并将原息烽、望龙门监狱兼看守所的全体在押人员转押至渣滓洞监狱兼看守所。</p> <p class="ql-block">中美合作所撤销后,犯人于1947年4月回迁,渣滓洞监狱被合并至白公馆看守所。1947年12月,渣滓洞重新关押犯人。关押的人员主要是1947年“六·一学潮大逮捕”中被捕的教育界、新闻界人士,“小民革”地下武装案被捕人员,上下川东三次武装起义被俘、被捕人员,《挺进报》事件被捕人员,民革川东、川康分会成员等,最多时关押过三百多人。江竹筠、许建业、余祖胜等曾在此关押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9年11月27日,在重庆解放,国民党在溃逃前夕策划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大屠杀仅有15人幸免于难,其他被关押囚禁于此的二百多位革命志士被杀害。</p> <p class="ql-block">白公馆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是一处缅怀英烈并让人为之扼腕叹息的革命遗迹。</p><p class="ql-block">白公馆,原本是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因白驹自诩为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后代,便附庸风雅用诗人的字号“香山居士”前面二字,为自己的别墅取名为“香山别墅”。而附近老百姓还是习惯性的按照当地的习俗称为“白公馆”。1939年军统局用30两黄金将其强行购买,改成秘密监狱。白公馆关押人员最多时达100多人,并且关押的都是军统局认为案情比较严重或是级别比较高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