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课堂展风采,教研促成长。在这个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季节,为进一步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平城区十四校云波校区五年级语文教研组,搭乘学校“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的大单元课堂教学”这一“东风”,开展了教学研讨活动。整个活动分为:课堂展示-自评互评-主题教研-总结提升四个环节。</p> <p class="ql-block">课堂展示亮风采</p> <p class="ql-block"> 李丽静老师执教的是二单元《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本单元教材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李老师的课堂紧紧抓住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这一切口解开全文。却并没有停留在细枝末节的语言文字层面来让学生理解文章,而是立足单元的语文要素,教给学生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层层递进,为本单元之后的几篇名著阅读打下基础。李老师还和学生一起多角度欣赏了本课四位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实现了由一篇带一本,激发了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 常磊老师执教的《景阳冈》一课,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片段,课文锁定了108位好汉中的打虎英雄——武松,让学生感受这一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因为这是一篇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学生不太好理解,如筛酒、梢棒等,常老师先带领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扫清了字词障碍。对于课文的理解,常老师没有进行碎片化地分析,而是聚焦“打虎”这一精彩部分,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及作者是如何塑造武松这一英雄形象的。并且在最后提供舞台让学生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表演了武松打虎,为之后口语交际——如何演好课本剧进行了巧妙铺垫。</p> <p class="ql-block"> 杨建荣老师执教的《从军行》是王昌龄的一首边塞诗。这首诗在写景的同时,渗透着丰富复杂的感情。好的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杨老师首先多媒体出示之前已经接触过的几首边塞诗,使学生了解了这节课所要学习的诗歌主题,由一首带一类,形成阅读期待。接着通过结合注释,参考图片,指导朗读,像磁石一样让学生沉浸在古诗的魅力中。在初步了解古诗大意后,引导学生找出诗歌当中的景物,根据景物特点理解迷蒙黯淡、苍凉壮阔的边塞风格。顺势由景及情,对戍边战士在艰苦环境下誓死杀敌的爱国之情进行共情。</p> <p class="ql-block">集体教研促提升</p> <p class="ql-block"> 在课堂展示之后的第一时间,五年级全体语文教师在贾校长,宋校长,曲主任地带领下进行了教研活动。首先,授课教师们认真诚恳地将自己讲课环节的设计理念以及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说课。听课老师们也从教学目标达成度,教学环节落实情况,学生的学习效果等方面各抒己见。</p><p class="ql-block"> 曲主任对展示的每节课都进行了精彩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出建议。她对五年级语文教师们提出了更高更殷切的希望:在核心素养导向的背景下,非常需要教师们站位更高,知识辐射更广。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做到心中有任务,让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激趣”,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得法”。</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春华今正浓,秋实自可期。让我们踏着春天的脚步,把追寻理想课堂作为奋斗目标,共同创造平城区十四校云波校区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