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息,笔耕不辍——父亲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

云游客

<p class="ql-block">  父亲离开已经八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历历在目,我的思念之情也与日俱增。</p> <p class="ql-block">  父亲热爱生活,喜静处之,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年轻时喜好书法,自学成才,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钢笔行书,偶尔也画画素描、速写,玩一些雕刻之类。身边的、路边的废弃竹子、木头、小顽石、树根、蜡疗余蜡、手工纸、陶土、水仙花头……父亲都能随手拈来,谋篇布局,一番刀、锯成型,砂布打磨,精雕细刻,挥笔绘画书写,上漆等等,立马就变成了一个漂亮的笔筒、一把木制的驳壳枪、一把竹剑、几个惟妙惟肖的小石雕和根雕动物。蜡雕的人像,手工纸刻出的剪纸,陶土做的白玉般的微小花盆,春节时素雅清香的花篮、葫芦等造型的水仙花……。在全国水仙花雕刻艺术大奖赛中,父亲将业余雕刻的多盆水仙花参展,获得“鼓励奖”。</p> <p class="ql-block">  这些堪称艺术品的小摆件(可惜时间长远,很多都遗失了)给我的童年带来了艺术的启蒙,让我养成了自己动手的习惯。</p> <p class="ql-block">  老人家离休后,时间充裕了,一边系统临摹王羲之、钟绍京和李斯小篆,一边还与十来位老同志发起成立书画室,后扩大为书画摄影艺术协会,协会成员达数百人。老人家还不辞辛劳担任书画协会会长、兼任国画教员,在学生面前孜孜不倦地传授知识和技法,直至88岁才渐渐退出教员岗位。20多年的每年春节期间,除在市中心的中山公园外,还带队深入郊区农村为农村居民免费撰写春联,深受欢迎,直至逝世(二月二)前的大年二十七,父亲为群众写了最后一次春联,在平凡的生活中走完90岁不平凡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  在国画创作和教员岗位上,为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创作水平,父亲订阅8-9种书画报刊杂志,购买了数百种书法绘画书籍,还上网浏览书画网站的作品,从电视机上录像进行观摩。66岁时,老人家兴致勃勃地报名参加了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的学习。每一堂课都认真听讲、每一次作业都认真完成。三年后父亲在69岁时以优秀的成绩获得毕业证书。</p> <p class="ql-block">  父亲一生从不做寿,80岁时让我将部分作品编纂成册,出版《耕耘•怡情》64页画册。发行时,高朋满座,几十位老领导、老同事、老朋友纷纷来贺,电视台、报社也都进行了报道,场面甚是喜庆热闹,父亲非常高兴。</p> <p class="ql-block">  父亲作画尤喜牡丹,大堂之上甚是福禄喜气,亦深得亲朋好友之喜好,求画者众多。父亲不辞辛劳,有求必应,粗略估计超过二百幅送与求画者。更有得画者从此或得富、或得贵、或得所愿,对父亲越发感激。更有甚者,得画的邻居家中厅堂失火,画框和塑料面板着燃而画竟然完好无损,得画者及亲眼目睹者,愈发把父亲传得神乎其神。之后求画者更众,累得时已八旬老父夜以继日挥毫泼墨,以偿众人之所愿。</p> <p class="ql-block">  80岁时,老人家感觉人已渐老,眼力不济,需赶紧留下点东西。经过三年多的深思熟虑,父亲谋划了一幅133.38米长的《牡丹奇石图》,画中奇石呈秀,320朵牡丹斗艳,亭台楼阁千姿百态。既有天安门、鸟巢、浦东等建筑,也有鼓浪屿、武夷山、黄山等壮美山川;有武则天、王昭君、杨玉环、李白等古代名流,更有现代齐白石等书画大家以及载歌载舞的各族人民。该画卷经过三年多创作裱褙成卷,并翻拍制作成电子版。父亲还专门将缩小印刷版(46米长)送漳州市图书馆作为藏品,同时,还送给他在青年时期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厦门市海沧区的区图书馆收藏,了却了老人家对家乡的一份情意。</p> <p class="ql-block">  我想,记录下这些的珍贵的回忆,就是对父亲最好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  他曾万分幸福地在中南海得到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的接见,在天安门观礼台参加14周年国庆节活动…</p><p class="ql-block"> 他临终前还谆谆教诲他的子孙要世世代代牢记毛主席的恩情…</p> <p class="ql-block">  他用六年多时间谋划创作的百米牡丹奇石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