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的故事(一)《少年友谊》

啸谷飞天

<p class="ql-block">  年少的情怀,总是那样纯净和刻骨铭心,是成长中的一抹淡淡的幽香……</p><p class="ql-block"> ——题记</p> <p class="ql-block">  现在人们一般都有了手机,摄影就是举手之劳。但在六十年前的农村,人们想拍张照片,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五年,我们正在呼兰县双井公社中心小学六年级读书的四位同学,因志同道合成为了好友。经商量,准备利用五.一劳动节假日,一同去呼兰县城拍一张合影照。</p><p class="ql-block"> 出发前,每人将从家中带来一元五角钱放到了一起,由兄长李精琦保管并统一使用。</p><p class="ql-block"> 双井公社距呼兰县城25华里,为节省费用,四位好友没有乘长途汽车,徒步走到了县城。一路上说说笑笑,并没有觉得很累。</p><p class="ql-block"> 到县城后,我们首先找到了呼兰照相馆,拍了这张合照。那时合影照片都要写上几个字,因为我文学较好,他们三人让我拿意见,我想了一下说:就写“少年友谊”吧!大家一致赞称。占华兄说:“这个题字好,充分表达了我们彼此的心情”。</p><p class="ql-block"> 照过相后,我们到人民公园游览,观光了“四望亭”、“昭忠祠”、“老木桥”、“花窖”等景观。</p><p class="ql-block"> 中午用过简单的午饭后,又开始浏览市容,当我们走到“呼兰县人民俱乐部”时,发现晚8时,有来自佳木斯市的杂技演出,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心,大家商量后决定看完杂技表演再返程!</p><p class="ql-block"> 杂技门票一张四角钱,对几个穷学生来说,倍感昂贵,但为了一睹风采也认了。</p><p class="ql-block"> 整个表演共进行了三个多小时,节目很精彩,我们看的十分开心。出剧场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没钱住店的我们,只好义无反顾地在漆黑的夜幕中往家的方向行进。</p><p class="ql-block"> 当走到距城内8里路的呼兰火车站时,大家又困又累,经商量决定到火车站候车室,休息到天亮再往回走。六十年代北方五月初的天气乍暖还寒,我们躺在冰冷的车站木制长椅上很难入睡,躺一会就得起来了活动活动,聊聊天,再躺下睡上一会儿。</p><p class="ql-block"> 天微亮,四个好友便离开车站,又冷又饿地沿着砂石公路急匆匆的奔往家中!</p><p class="ql-block"> 到家后方知,四家的父母昨夜一宿未眠,为我们四位同学“夜不归宿”充满了担心……</p><p class="ql-block"> 此事虽已过去了半个世纪,因为记忆深刻,一直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 中学时,我曾写了一阕[浪淘沙]追忆这次难忘的行程:</p><p class="ql-block">五月尚春寒,假日身闲。少年好友赴呼兰。合影交游筹结拜,潇洒欣然。</p><p class="ql-block">车站夜栖眠,睡睡谈谈。更深椅冷不堪言。憧憬未来抒壮志,忘了饥寒。</p><p class="ql-block"> (照片:上左李精琦14岁;上右郭志先13岁;下左邵占华13岁;下右本篇作者13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