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对当下诗歌的一点思考</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文/河边漫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纵观现代诗歌,不免让人心中产生一种悲哀,或小情小调,或无病呻吟,或口号标语,或踌躇满志。而真正入心入肺的却没有几首。</b></p><p class="ql-block"><b> 诗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古老的文学现象,会起到一定的唤醒意识和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如果一首诗没能唤醒或启发读着的思考和思虑,那作为一首诗只能是文字的本身,就失去诗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了。</b></p><p class="ql-block"><b> 在高速发展的现实社会中,由于浮华、浮躁的心理和情感的失重,诗歌降低成为了一种功利性和虚华性,如果能在某某杂志或报刊上发表那么一首,似乎就成了莫大的荣耀和荣幸,即使诗不是诗,即使是一些陈词滥调。</b></p><p class="ql-block"><b> 世俗的熏染和生活的物质化,扼杀了诗歌体现的生命的美好和诗歌存在的价值性,脱离了人性的最初和情感的本真。世俗化的观念正在掩盖人们的心灵和自然的纯粹之根本。扭曲的意识正一步步脱离那种最为原始的崇高和人们的情感认知,语境上正在繁衍一种低俗的人生观和毫无诗意的价值观。</b></p><p class="ql-block"><b> 诗不是小情小调,不单单涉及到情感层次,情感也不是它唯一的主题。它涉及到生活、社会的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更是人的精神的一种提醒。它包含了语言的内涵、内敛和对当下社会、人们生存生活、精神存在的隐喻性。</b></p><p class="ql-block"><b> 诗是文学的一种载体,不只是语言的一种体系,是精神现象存在的现实,也是精神立场存在的一种观念。而可惜的是,很多的诗人并非站在诗歌的纯粹性上,并非将生活的现实和精神的现实并置和有效的统一起来。只是替代了某些作者反心理下的某些心境,而不是从生命的体验中获得的诗意、诗性和对于诗歌的关照。从而降低了诗歌存在的价值和诗歌的艺术价值。浮躁和惰性认知正在敷衍着诗歌,更是诗人在敷衍着诗人自己。在诗歌语言的表现方式上,失去了诗歌语言的包容性和内涵性,从而也失去了诗歌应有的诗性和诗歌艺术的尊严。</b></p><p class="ql-block"><b> 诗歌是诗意的现实实现,是以一种呈现理由和呈现状态而呈现,是经过诗人心理过滤、细化了的心理真实和现实真实。好的诗歌要有诗性,它体现了思想性和诗歌文本意义的取向和价值观,让语言不再是语言本身,以诗意呈现诗写的意义,从而达到诗歌的外延、内敛和诸多的可能性。</b></p><p class="ql-block"><b> 好的诗歌是自省的,是人类精神和美学在新时代的继续和发展,是情感深度的解构,是诗人将最内在的、最深刻的心灵体悟转化为认识的对象,这种体悟是多义性的,不在于对象的本身,而是慢慢递进到另一个精神界面的导向模式,沿着语言的指向被迁移到所指所悟的模式和氛围。</b></p><p class="ql-block"><b> 诗歌是传达真、善、美的载体和媒介形式,不是用来炒作的,不是拿着一个道理去参与诗歌的现实,更不是当下某些诗人写两句分行就说自己是诗人或心灵的纯粹者。在根本上,他们违背了诗歌艺术的真正价值体现。真正的诗人是孤独的、是沉默的,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美的代言和在警觉性中架构的诗歌精神和提醒意识。</b></p><p class="ql-block"><b> 诗歌具有包容性和个性,是诗写者在一种理解、洞见的基础上,跟生活现实发生的一种隐秘的对话,语言往往是内倾性的,就是走进内心,挖掘心灵深层的那种意志和意识,再返回来去营造现实、去触摸现实,是一个从外到内又从内到外的一个迂回的过程。</b></p><p class="ql-block"><b> 诗歌语言是立体的,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日常语言的惯性,打破日常语言的秩序。具有颠覆性和包容性,更具有一定的对抗性。诗人的心一般都是很细致的,通过这些细致,发现别人平常忽略的那些东西,看到了新的现实就要发问。这个发问完全是建立在一种心理的动机,是一种心理跟现实生活的一种关照、媾和,是互动的关系,这样的思考和发问,就形成了一个语言的想象空间,让读者走进去、住进去,享受里边呈现出来的某些幸福、某些快乐,甚至是某些阵痛。</b></p><p class="ql-block"><b> 现代诗人不要远离自己,而是对现实诗意化过程做最好的矫正,借助诗意的自觉和语言的自觉,在追求内部真实的基础上,去解构和化解某种存在的演绎性,用诗意去抵达人本主义的合理价值体现。只有如此,才能更有效的扩张语言本身的存在感和语言行为之外的结构行为。从理解到理解,从发现到发现,从内化过程到精神结构过程,达到内涵的多种含量和信息,提示和暗示更可能多的可能性空间。</b></p><p class="ql-block"><b> 诗歌不只是行为方式和形式的问题,其关键的是内容、关联和存在。诗人要把自己当成修辞的一个部分,与客观实体的存在构成形成一种巧妙的亲近关系,以相辅相成的存在打造成一种新的语言构架,从而完成诗意导向和诗意途径。在扑捉语言的效果中,以一种最大可能的意向参与现实和内心,让读者能够获得自身所具备的那种理解和感知,让读者感到更多的自我化解的认识对象,而不是一种语化的自我表象。</b></p><p class="ql-block"><b> 真正的诗人总是默默的,不受诗界打扰的心灵守候者,诗歌也从不去伪装、伪善,总是良知判断身边的这个真实世界,在精神递进的同时,构架真正的诗歌精神,在解构情感真实的同时解构真实情感的世界。</b></p><p class="ql-block"><b> 好的诗歌就是要有内在、外在,要现场感十足,要关注、关联自己的内心,要有细节和意境。 所以说,一首好的诗歌要有一种启发性,将自己的内心和外部的、隐秘的世界进行对话,给人一种智性的启发,发现美,创造美,让美在有限的空间进行无限的延伸。让人一读就感觉到一种纯粹、一种震颤。我记得有人说过:“一首好的诗歌就像一把刀,深深的刺入你的内心,让你有一种血淋淋的感觉,这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2024.03.20.西宁</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河边漫步:本名,李家峰。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青海诗词学会会员,谷风诗社成员,唐河文学创作协会会员。有作品散发。</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