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风暖日丽的植树节后山里的气温又骤然下降了十度,没有在春眠不觉晓中徘徊,难得一早就被淅沥沥的雨滴声唤醒。猛然想起李清照的昨夜雨疏风骤,还有她担忧的海棠。心中微动,待行至靠近球场红砖房拐角处,果不其然,那几株如白云般存在的玉兰,己然在某一时段与春风和解。斜斜的长长的楼梯上铺天盖地的一层皎洁冲击着我的眼眸,小心翼翼的抬脚踏入其中,生怕一个小小的接触惊扰了她们的春梦。</p><p class="ql-block">在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一堂名为《弘扬雷锋精神,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闪光》的课题,正在倒班房的会议室缓缓展开。</p><p class="ql-block">授课者是一位名唤龙凡的白发朱颜身姿挺拔的老者,他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是中国军事遥感、水文地质学科领域的著名专家,还是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金质学雷锋荣誉章获得者。</p><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六十年代,伟大的毛泽东主席提出向雷锋同志学习,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国人。本可以在北京城里寻一安逸的地方工作的龙凡将军,认为践行雷锋精神,就是要不忘初心,时刻听从党的召唤,把祖国和人民的需要作为自己人生的选择。而在人生的道路上,在每次选择面前,将军听从内心的召唤,走向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这样德高望重无私奉献的人,我所遇到听闻的不多,唐上君先生是其中一位。</p><p class="ql-block">90多岁的退休教师唐上君是安化县奎溪镇雾寒村人。曾经入选2019年感动湖南候选人。生活在老山区的人都知道这里山高路远,交通不便,成年人大多外出打工,村里的师资力量很薄弱。1997年,退休十年的唐上君回到村里,开始义务给家乡的学生补课。这个免费的补习班一办就是20多年。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退休后是颐养天年含饴弄孙之时。不知道是物质越富有精神就越贫乏,还是曾经让人引以为豪的榜样离我们越来越遥远。许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不会把自己所有的收入和精力全部投入陌生娃娃身上,免费当那个费力不讨好园丁。偏偏有世界上最简单纯粹的人,守在书楼那一方小天地里学习新知识新词汇,然后放飞一只只羽翼渐丰的雏鸟,翱翔于山外广阔天地。唐老说:“作为一名老师,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就是把孩子教育好,这是他的初心。”</p><p class="ql-block">书友王翔老师在一次交流中说起他学习的榜样——唐上君先生。作为一名人到中年在政府机关的上班族,除了忙日常工作琐碎,他也在用实际行动向榜样靠拢。每周星期二自行驾车前往50公里外金鸡学校,给学校书法兴趣班的孩子们义务上培训课。他还说这些年每到三月各政府单位举办的学雷锋活动,刚开始是声势浩大遍地开花,结果往往都是虎头蛇尾蜻蜓点水。他不甘心让学习雷锋好榜样这句激励国人的话,成为虚无飘渺的镜中花水中月。他想在有限的人生中做点有意义的事,不关利益的成分,而书法是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提倡需要在各中小学校普及的一件事。就这样在他孜孜不倦的感染下,星冉学校的超超老师加入了,半吊子水平的我也加入了,从此金鸡学校的第三课堂不光有书法课,还新添了口才课和美术课。孩子们的课堂丰富多彩了,最高兴的莫过于金鸡学校的卢校长,为表达他无与伦比的感谢之情,悄悄地为我们几个授课老师私人定制了爱心保温杯,看着上面熠熠生辉的字,心中油然而生一股自豪感,不是礼物的轻重,而是一份自我价值的体现和认同。</p><p class="ql-block">有次和书痴王翔老师聊天,被问及孔子墓碑旁有什么树?好吧,被问到了。</p><p class="ql-block">只得静听他娓娓道来,相传有种七叶红果的树最早成长在孔子墓旁。树身挺拔,枝繁叶茂,巍然矗立,似为众树的楷模。模树,树叶随季候变动,春季青色翡绿油油,夏天赤红如血,秋日变白,冬日变黑,因其颜色光泽淳正,“不染尘俗”,亦为诸树之楷模,相传此树最早成长在周公的墓旁。这两种树分别被称为“楷”和“模”,加之楷树成长在留名千古的孔圣人墓旁;模树成长在先智先哲的周公墓旁,以树喻人,故称那一些品质道德高尚、可以说榜样的楷模人物为榜样。</p><p class="ql-block">正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我们无需抬头仰望星空,亦能催化出无穷能量,让一个又一个被红色基因灌溉的人,沿着雷锋精神砥砺前行。“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也许这条道路上荆棘丛生泥泞坎坷,可只要坚信“路虽难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毕竟有时候我们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假以时日定能收获梦想的果实,青春也会在需要的地方闪闪发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