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早上边吃饭边唠嗑,说到华为mate60,不禁质疑这么贵的价钱买的手机,功能用了多少,与价钱匹配吗?这么一对比,觉得自己挺朴素,先生送的当年3000左右的手机用了三年了,一直觉得用着不错。但细想一想这些年换过的手机,没有十个也有八个了。再想想价钱,真不敢再用朴素二字形容自己了!</p> <p class="ql-block"> 还清晰地记得用的第一部手机是姐淘汰下来的摩托罗拉手机,同事曾戏称为“摩托车坏了用骡子车拉”。为什么淘汰了呢?因为按键上面的涂层都脱落了。和先生第一次见面我穿的姐的衣服,一件黑色的呢大衣,拿的姐的旧手机。先生问电话号码时,真没好意思往外掏手机,告诉他你打过来吧,我过后存上。</p> <p class="ql-block"> 这份尴尬印象太深刻了,因为它出现在非常特殊的时刻。那也没舍得换手机,工作后不好意思再花父母的钱,每月500多块钱的工资,还得攒着供自己继续读书提升学历呢。将就着又用了两年,直到和先生结婚后才买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手机。当时工资低啊,买一部手机需要几个月的工资,真肉疼啊!虽然肉疼可我还是忘了花多少钱买的了。只记得是一部红色的翻盖手机,四周一圈不锈钢色的包边,小巧又漂亮,一直没舍得换盆换菜刀,应该还在车库的某个角落里睡着呢。</p> <p class="ql-block"> 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也曾经在丫头身上得到传承。读初中时因为英语老师要求每天打卡,先生网购了一部锤子手机。按理说质量应当非常过硬,谁能想到除了英语打卡外几乎不动的手机,经过时间的沉淀,居然需要用一圈长尾夹夹着才能正常使用。</p> <p class="ql-block"> 后来我淘汰的手机给她用,人家根本不用,问原因说嫌麻烦,还得导信息。而且因为学业繁忙,手机只用到闹钟的功能。高三那一年,每天早上都在手机闹钟的密集轰炸声中醒来。直到去读大学,丫头才终于换掉了那部打脸的锤子手机。</p> <p class="ql-block"> 印象里自己主动买的手机有四个,公公一个,婆婆一个,老妈一个,自己一个。后来就完全是先生的事儿了,他觉得我该换手机了,就会买个新的给我,他觉得不该换,我就接着用。我特别喜欢这种状态,因为再也不用肉疼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