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幼儿园到小学</p><p class="ql-block">不是翻山越岭,</p><p class="ql-block">不是跳跃大沟深壑,</p><p class="ql-block">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p><p class="ql-block">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p><p class="ql-block"> —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p><p class="ql-block">为了更积极的响应国家对学前教育的要求,也为了更好的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的重要性,禾梨坳幼儿园于本周二在大班教室举行幼小衔接家长会。</p> 一、家长准时入园签到 <p class="ql-block">大班教师提前对大班教室进行布置,家长们准时8:30入园签到。</p> 二、什么是幼小衔接 <p class="ql-block">首先,罗婷老师让家长对于马上上小学的大班幼儿存在哪些担忧进行讨论,教师对家长的疑惑一一解答。并详细向家长们解读什么是“幼小衔接”即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是儿童在幼儿园毕业至小学入学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p> <p class="ql-block">其次,教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分析与解读。帮助家长们了解从中班升到大班的幼儿身心都有了哪些具体变化。</p><p class="ql-block">一、大班幼儿活动自主性提高</p><p class="ql-block">相较于禾梨坳中班的幼儿,大班幼儿活动的自主性明显提高,他们更乐意自己主动的去探究问题,而不再满足于服从与追随。</p><p class="ql-block">二、大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明显提高</p><p class="ql-block">中班幼儿集体活动专注时间是20-25分钟,而到了大班他们能够专注到25-30分钟,自控力也有了显著提升。</p><p class="ql-block">三、大班幼儿同伴间互动性增多</p><p class="ql-block">如果有了共同的兴趣和目标,幼儿会开始学会分工、合作。</p> 三、禁止幼儿园小学化 <p class="ql-block">首先,田秀莲老师针对幼儿园小学化的现象与家长进行探讨,并且详细说明了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p><p class="ql-block">危害一:违背教育和孩子成长规律,提前把小学的内容灌输给孩子往往高于孩子的能力和发展水平拔苗助长的后果反而害了孩子。</p> <p class="ql-block">危害二:造成孩子厌学情绪</p><p class="ql-block">超出孩子能力范围的知识容易给孩子带来挫败感造成孩子从小就产生厌学情绪</p> <p class="ql-block">危害三:引起家长盲目竞争</p><p class="ql-block">家长们争相把孩子送进小学化的幼儿园并对老师和园所提出各种要求让园所和机构不得不迎合各方需求不仅违背了教育规律更是让孩子失去了接受正常教育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危害四:打破教育循序渐进的原则</p><p class="ql-block">孩子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规律在幼儿园阶段学习不是靠死记硬背和做题完成的而是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各个领域的技能得到发展</p> <p class="ql-block">最后,田老师就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向家长证明:人的发展首先是依赖于机体成熟,在机体器官与机能没有成熟以前,对幼儿进行任何提前开始的学习训练都是收效很小的,应遵循年龄特点和发展顺序。帮助家长打消“怕孩子输在起跑线”的顾虑。</p> 四、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p class="ql-block">针对家长们集中讨论反馈的问题,老师们进行讨论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具体如下:</p> <p class="ql-block">一、社会准备—学习与他人社交</p><p class="ql-block">除了学习常见的社交礼仪幼儿园里的角色游戏模拟成人社会孩子们不仅能增长自己的生活经验还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交往能力。寓教育于游戏,开设表演区,让幼儿在玩中学。</p> <p class="ql-block">二、身心准备—学习适应集体生活</p><p class="ql-block">孩子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再进去小学,慢慢建立“个体”和“集体”的概念体会到“自我”与“环境”的联系幼儿园里各种有趣的活动和游戏能够帮助孩子适应集体生活。</p> <p class="ql-block">三、学习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p><p class="ql-block">幼儿园里的“学习”不是学背一首古诗、一个单词而是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会专注把一件事做完学会不断尝试、坚持不懈学会去探索未知事物这些品质能让孩子受用一生。</p> <p class="ql-block">四、生活准备</p><p class="ql-block">老师会尽量给孩子创造自我锻炼的机会自己动手穿衣、如厕、进餐并且通过游戏和活动让孩子逐渐学会生活自理。</p><p class="ql-block">安排好孩子们在园里的作息时间按时吃饭、按时午睡规律的作息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非常有益</p> 五、家长反馈与评价 <p class="ql-block">家长根据家长会内容在便签上写上自己对幼儿园大班活动安排和课程设计宝贵建议,幼儿园根据反馈一步步将反馈建议落到实处。</p> 六、活动总结 <p class="ql-block">卢梭指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也就是说,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我们的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我们无法强行给他们灌输自以为适合他们的知识,我们要做的,就是静待花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