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太行古堡是我国三大古堡群之一,是中国北方防御型堡寨聚落的典型代表,被著名古建专家罗哲文先生誉为中华民居之瑰宝。它们年代久远、数量庞大、空间形式独特、文化脉络完整、时间截面清晰、历史地位特殊。仅晋城境内现存古堡即达117处,其中具有整体保护开发利用价值的34处。以湘峪古堡、窦庄古堡、郭壁古堡、柳氏民居、皇城相府、郭峪古堡、砥洎城、上庄古堡(天官王府)、中庄古堡、大阳古镇、碗子城、良户古村等为代表。多数古堡建筑群形制犹存、原始生活状态依旧,是中国北方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活态遗产群。</p> <p class="ql-block"> 明朝中后期,随着朝廷开放民间冶铁,富藏煤铁的晋东南泽潞地区冶铁业规模迅速扩大,一大批农民从土地生产中分离,从事贸易和手工业生产,铁器、潞绸、琉璃等物品远销多半个中国乃至周边邻国,这里成为山西乃至中国最富裕的区域之一。同时明朝后期社会环境动荡,财富不仅是城镇建设的经济来源,也使这里成为盗贼的抢掠目标。明末李自成等领导的农民起义,曾对晋城传统乡村社会带来严重破坏,由此民间逐步形成防御意识,开启大规模筑堡。在防御型古堡建设中,以<span style="font-size: 18px;">山西籍进士为代表</span>的乡绅发挥了主导作用。他们殚精竭虑、慷概解囊、集思广益,造福一方也护卫一方,创造了独特的人居环境场所,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使我们在数百年后仍能领略到那个时代的审美风尚和科学技术水平。</p> <p class="ql-block"> 湘峪本是一个普通的自然村,由于明代后期战乱匪患较多,为防御匪患滋扰,保卫家园,<span style="font-size: 18px;">孙氏三兄弟</span>带领村民们修筑了这座坚固的城堡。孙氏三兄弟中,孙居相官至户部尚书,时称第一清官。孙可相官至御史都堂,而孙鼎相则官居四部首司。城堡建成于1634年,并一直保留到今天。今天湘峪的村民近一半是孙氏的后代子孙,城内因建有孙氏三都堂,故而又称三都古城。</p> <p class="ql-block"> 为增强防御功能,城堡内筑有藏兵洞。藏兵洞建筑分为“串珠式”和“走廊式”两种。砖石砌成的藏兵洞下宽上窄,洞体宽大,上下连通,既可屯兵,又可储存守城器械,外城墙上七十二个拱形窗孔层层密密如同蜂窝,加上护城河,所谓深沟高垒,足以让敌人知难而退。藏兵洞将防御工事、兵营、军需仓库等融为一体,是我国冷兵器时代军事防御工事的杰出典范。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卢云亭和有关专家考证后肯定,湘峪古堡的兵洞连城可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每个藏兵洞东西两侧各开一门,成为出入通道,通道为一条直线,将各个藏兵洞串联成一体,称为“串珠式”。作战时只需守住或堵住一门,便可断绝藏兵洞的东西交通。若敌人一旦攻入洞内,每一道门都能成为抵御进攻的关口。</p> <p class="ql-block"> 藏兵洞后部,有一条笔直的通道,每个藏兵洞均有一门与走廊相连,称为“走廊式”。这样的藏兵洞设计既可各自为战,又可通过后廊相互协防。藏兵洞共设三个运兵通道,上层由木板铺就,守城者可灵活登梯而上,也方便指挥中心传达将令。</p> <p class="ql-block"> 兵洞内设有从地上到地下38米的深水井,供守城者饮水生活。</p> <p class="ql-block"> 在兵洞隐密位置还设有火把台以解决内部照明。</p> <p class="ql-block"> 孙鼎相和他儿子住过的四合院是古堡中比较有名的建筑。来到院门口,只见正门上方赫然高悬着“四部首司”的巨大匾额,虽然早已褪了颜色,但仍透着一丝往日的威严。</p> <p class="ql-block"> 屋舍鳞次栉比,青瓦覆盖,街道青砖铺地,巷陌互联,可以想见当年的繁华景象和乡民的市井生活。</p> <p class="ql-block"> 孙鼎相为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曾担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并在当地留下了“三都上殿,文武打颤”的传说。孙鼎相先后出任工部营缮司主事、兵部武选司主事、礼部主客司主事、吏部三司员外郎,故居匾额上“四部都司”指的就是他担任过的这些职务。</p> <p class="ql-block"> 古堡里的石牌坊记录着孙氏兄弟担任的职务,受到的褒奖。牌坊的雕刻工艺精湛,造形优美,风霜雨雪的冲刷和侵蚀更增加它的沧桑与厚重。</p> <p class="ql-block">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晋城阳城县北留镇,是一个具有260年历史的官宦宅邸建筑群,也是中国北方首屈一指的文化巨族之宅。它的主人陈廷敬是清朝的重要官员,他不仅是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还是《康熙字典》总阅官和康熙皇帝的经筵讲师。他的府邸成为了清朝皇帝们喜欢的居住之地。</p> <p class="ql-block"> 皇城相府的内城建筑最早由陈廷敬的伯父陈昌言在明朝崇祯六年(1633年)建造,取名为“斗筑可居”。建筑采用传统的宫殿建筑风格,整体布局十分讲究,每一座院落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设计和用途。而外城则是在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完工的,名为“中道庄”。外城的设计更加宏伟壮观,拥有更多的建筑和院落。两者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皇城相府的独特景观。</p> <p class="ql-block"> 皇城相府最引人注目的建筑物之一就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为了应对流寇袭扰而建造的军事防御堡垒</span>河山楼。河山楼下层无窗,只在三层以上才开有窗户,以更好地防御外敌。和湘峪古堡构筑藏兵洞以增强防御功能一样,河山楼也隐藏着许多秘密地道,可以帮助人们转移和逃生。楼顶还建有垛口和堞楼以观察敌情,守卫家园。为了便于长期坚守,楼内还准备了诸如水井、碾磨等生活设施,确保人们的生存需求。<span style="font-size: 18px;">据说楼内可以容纳上千人避难。</span></p> <p class="ql-block"> 皇城相府曾是许多贡生、举人、进士和翰林的摇篮。这里孕育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9位进士和6位翰林,见证着这座建筑对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贡献。除了人才辈出,皇城相府在建筑风格上集宗祠、官宦府邸和民居于一体,建筑布局考究,精美的木雕和砖雕栩栩如生且保存完好。许多建筑内保存着康熙御赐的匾额和对联,这些文化瑰宝使皇城相府更具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 在皇城相府门前广场上,每天还有一场陈廷敬接驾的实景演出。八音合鸣,仪仗威严,再现了陈廷敬携家小迎接康𤋮圣驾,奉上主持编篡的《康熙字典》,康熙褒奖、赐匾的全过程。</p> <p class="ql-block"> 告别皇城相府,步行五六百米就可到达郭峪古城。</p> <p class="ql-block"> 郭峪古城位于皇城相府南300米(皇城相府实为郭峪古城的北翼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郭峪村还是明代顺天巡抚张鹏云,清代刑部侍郎张尔素,明末清初大富商王重新的故居所在地,是清代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长大成人的地方,还是第三军医大学前身第七军医大学成立的地方。郭峪村历史久远,为郭氏家族所建,以姓氏命村名。郭峪始建村当在唐初。明朝时,郭峪为里,到了清朝,又称镇。1917年实行编村制,郭峪里改为郭峪村。郭峪村规模宏大,形制完备。村落古建面积达18万平米,有城垣城楼、官宦府邸、宅第民居、庙宇祠堂、店铺作坊、苑囿园林、门楼影壁、水井遗址等,不仅是沁河流域一处极具地方特色的古代建筑群,蜂窝古堡群。被古建专家誉为中国古建筑的集聚地。现存传统院落在建筑格局、形式、材料以及工艺等方面保持原状,整体设计和营造均出自当地工匠之手,是地方建筑文化传统的真实体现。</p> <p class="ql-block"> 站在郭峪古堡的城墙上向北望去,山上佛塔的下面便是皇城相府。</p> <p class="ql-block">站在这里是否有一种时空穿越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一门九进士,三世六翰林,留给子孙的,万不可只有物质财富。</p> <p class="ql-block"> 明崇祯年间,郭峪村曾遭到陕西农民军的四次袭扰。在全村死伤惨重的情况下由郭峪村的乡宦张鹏云提议,富商王重新带头,不到十个月的时间就建起了这样一座面积为18万平方米固若金汤的古城堡。 城共有三门,东门为正门名为景阳门,西门为永安门,北门为拱辰门。在南边还有一个排水沟,上下两道水门,为排水之用。郭峪城内的城窑共有627.5眼,这些窑洞密密麻麻,酷似蜂窝,所以郭峪城又被称为蜂窝城。</p> <p class="ql-block"> 郭峪古堡的城墙建于明崇祯十一年,高20米,宽5米,长1400余米。位于古堡中央的豫楼长15米,宽7.5米,高30米,共七层,建于明崇祯十三年,亦为军事防御建筑。城墙上设有炮台,城内有地道直通城外。 上世纪末,中国著名文物专家罗哲文先生曾为郭峪亲笔题词:中国民居之瑰宝,雉堞高城郭峪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以上仅仅是晋城一百多座古堡中的三座,通过这一小小的历史断面,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堡垒式民居的多种样式,看到了明清时期民间工程能力、建筑材料和建筑艺术水平,看到了工商业对传统农业社会的冲击和改变,也看到了乡贤治理对中国底层社会稳定所起的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大体上说来,中国传统社会皇权不下县,国家正式的行政机构管理只到县一级。这就为乡村社会的自我管理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使得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成为可能。他们</span>植根于乡土社会,以其士大夫的文化精神,影响、作用于乡土社会,上利国家,下益乡民。他们有些人通过读书获得功名,走出乡村,在外为官,而在年老退休之后选择回乡养老。他们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即便是退隐在野,也不忘教化乡里,热衷于地方公益事业,如设义田、修水利、办书院、赈灾民等。出资、出力、筹划防御形堡寨建设,抵御盗贼袭扰,保护乡民安全,就是他们主导和参与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的古堡群落堪称中国历史文化的宝库,有待我们去作进一步的挖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