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频频发生的校园欺凌</p><p class="ql-block"> 打破了校园里原本的宁静与和谐</p><p class="ql-block"> 为了不让校园这方净土成为另一个“江湖”</p><p class="ql-block"> 为了不让我们的“花季”变成“花祭”</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坚决向校园欺凌说“不”!</p> 校园欺凌的含义 <p class="ql-block"> 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界定了校园欺凌的概念:校园欺凌是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p> 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 <p class="ql-block"> 一、行为欺凌</p><p class="ql-block"> 吐口水、扯头发、拳打脚踢、故意推搡、故意毁坏财物等;</p><p class="ql-block"> 二、语言欺凌</p><p class="ql-block"> 当众嘲笑、辱骂以及为别人取侮辱性绰号等;</p><p class="ql-block"> 三、社交欺凌</p><p class="ql-block"> 以威胁恐吓的方式索要财物,联合同学孤立排挤别人。</p><p class="ql-block"> 四、网络欺凌</p><p class="ql-block"> 在网络上发表对受害者不利的网络言论,曝光隐私以及对受害者的照片进行恶搞。</p><p class="ql-block"> 五、资源欺凌</p><p class="ql-block"> 在学业上,课外活动中故意排斥、剥夺他人的机会,或者侵占他人的资源。</p><p class="ql-block"> 六、性别或性取向歧视</p><p class="ql-block"> 通过侮辱、歧视或者侵犯他人的性取向和性别身份来欺凌他人。</p> 校园欺凌的高发时段 <p class="ql-block"> 课间休息时间、午休时间、没有老师看管的活动时间、上下学途中</p> 校园欺凌中的角色 <p class="ql-block"> 一、欺凌者</p><p class="ql-block"> 在校园内外实施欺凌行为的一方,包括主要欺凌者和欺凌协助者(支持者)。</p><p class="ql-block"> 二、被欺凌者</p><p class="ql-block"> 即被欺凌者,是校园欺凌事件中的最大受害者,在校园欺凌行为中处于弱势的一方。</p><p class="ql-block"> 三、旁观者</p><p class="ql-block"> 旁观者既不是欺凌者,也不是被欺凌者。他们目睹活听闻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在欺凌行为中处于旁观者的位置。</p><p class="ql-block"> 四、三者角色随时可能相互转变</p><p class="ql-block"> 例如,旁观者受欺凌行为的影响,可能加入欺凌,成为欺凌者;也可能被负面情绪影响,成为被欺凌者。</p> 校园欺凌的特点 <p class="ql-block"> 一、持续性和重复性</p><p class="ql-block"> 欺凌既可以是有预谋、有组织、有步骤的,也可以是随机性的,但一欺凌开始,通常都会持续。</p><p class="ql-block"> 二、隐秘性</p><p class="ql-block"> 欺凌行为通常会有意躲避老师知晓,因而多发生在楼梯拐角、厕所、操场、宿舍或上下学路上。</p><p class="ql-block"> 三、群体性</p><p class="ql-block"> 中小学学生会因为兴趣和爱好不同形成许多非正式群体,有的还因居住区域而形成团伙。他们之间会因为对问题的看法不同而产生纷争,相互之间会对对方群体的少数成员实施欺凌甚至暴力。</p> 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 <p class="ql-block"> 一、个体因素</p><p class="ql-block"> 这包括身体外貌和一般认知功能的缺陷。学生身体力量的差异常常是影响欺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力量较强的学生可能会欺负那些相对弱小的同学。同时,一些学生在智力、言语、抑制控制等认知能力方面存在缺陷,也可能导致他们采取攻击性的行为来应对同伴关系问题或学业竞争中的挫折。此外,道德认知方面的缺陷也会使学生对自己的欺凌行为进行重新定义,以减少自己在行为后果中的责任和对受害者痛苦的认同。</p><p class="ql-block"> 二、家庭因素</p><p class="ql-block"> 家庭教育的缺失和不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都可能导致孩子成为欺凌者或受害者。例如,缺乏情感交流的家庭环境可能使孩子在处理冲突时采取攻击性行为;而过度溺爱的教育方式则可能导致孩子任性、骄横,难以适应社会的规则。</p><p class="ql-block"> 三、社会因素</p><p class="ql-block"> 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也有着重要影响。影视文学作品、网络游戏中的暴力场面可能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使他们模仿其中的暴力方式来解决问题。同时,社会对欺凌行为的容忍度较高也使得一些学生认为这种行为是可以接受的甚至是有趣的。</p> 校园欺凌的危害 <p class="ql-block"> 一、扰乱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影响同学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p><p class="ql-block"> 二、严重影响被害人的身心健康:被欺凌的同学更容易具有压抑、焦虑、失去自信、自暴自弃、孤立、愧疚、失眠和自杀倾向。易形成孤僻、自卑的性格,甚至会有一生的阴影。</p><p class="ql-block"> 三、给加害人的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人的生命和健康是无价的,可以说:以损害他人生命和健康为目的的打架斗殴行为是一-种最昂贵的消费行为。为此花上成千上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都不是什么稀奇事。</p><p class="ql-block"> 四、严重者构成故意伤害罪,被追究刑事责任:校园欺凌情节严重的,构成故意伤害罪。</p> 欺凌者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p class="ql-block"> 校园欺凌事件的欺凌者侵犯受欺凌者合法权益,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校园欺凌事件中的受害学生受到人身损害的,可以向侵权人主张赔偿责任,也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如财产受到损害的,有权向侵权人主张受损财产的赔偿责任。</p> 校园欺凌经典案例 如何应对校园欺凌 <p class="ql-block"> 一、欺凌者</p><p class="ql-block"> 学会善待他人,远离犯罪深渊,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p><p class="ql-block"> 二、旁观者</p><p class="ql-block"> 学会互帮互助,在确保自己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向受欺凌者伸出援助之手。</p><p class="ql-block"> 三、被欺凌者</p><p class="ql-block"> (1)学会保护自己</p><p class="ql-block"> 欺凌发生时,尽量避免和施暴者发生直接的肢体冲突,人身安全最重要,不要随意激怒对方。采取迁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问。必要时,向身边人呼救求助,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从而尽快脱身。一个人遇到突发欺凌状况,要尽快离开。 </p><p class="ql-block"> (2)及时沟通汇报</p><p class="ql-block"> 告诉不等于告状。及时向家长、老师、警方求助,他们有足够的经验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摩擦。</p><p class="ql-block"> (3)注意日常防范</p><p class="ql-block"> 增强法治意识、安全意识,以免受到不法侵害。</p><p class="ql-block"> 四、家长</p><p class="ql-block"> (1)主动沟通交流</p><p class="ql-block"> 重视身心健康教育,加强对孩子的沟通与陪伴,在交流中获取他们的信任。</p><p class="ql-block"> (2)密切家校联系</p><p class="ql-block"> 重视与老师、学校的联系,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家校合力促进矛盾的化解。</p><p class="ql-block"> (3)加强教育引导</p><p class="ql-block"> 家长可以结合常见的校园欺凌现象来教育孩子,引导他们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和自我保护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4)树立良好榜样</p><p class="ql-block"> 在日常家庭教育中避免用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为孩子提供和谐、健康的家庭成长环境。</p> <p class="ql-block"> 不要让青春成为眼泪</p><p class="ql-block"> 不要让前途毁于暴力</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手拉手一起努力</p><p class="ql-block"> 坚决杜绝校园欺凌与暴力</p><p class="ql-block"> 创建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p><p class="ql-block"> 携手守护每一朵鲜花</p><p class="ql-block"> 让他们尽情地盛开</p><p class="ql-block"> 愿所有人的青春</p><p class="ql-block"> 都被温柔以待</p> <p class="ql-block">本文编辑:张宏庭</p><p class="ql-block">本文监制:王 健</p><p class="ql-block">最初审核:王 雪</p><p class="ql-block">最终审核:姚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