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大凉山(尾声)

定哥视觉

<p class="ql-block"><b> 图/文:李定明</b></p> <p class="ql-block">《追忆大凉山》的前五篇照片均系本人于2019年7月所摄,至今快五年了。原本打算和朋友们一起搞个专题展示,后因疫情影响,计划没能赶得上变化,但大凉山的印象让我始终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尽管摄影于我而言,一直是个懵懂的学生,但我总觉得“丑媳妇总得见婆婆”一般。于是,我鼓足勇气,用自己的“拙”品,向大家诠释我的大凉山印象,权且作为自己对大凉山的追忆。</p> <p class="ql-block">说到大凉山,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于多数人而言,大凉山正如它的名字一般,总带着陌生和遥远,还有一丝朦胧的神秘感。</p><p class="ql-block">我给大家带来这组照片,为的是让大家通过我的镜头去感受一下大凉山的人文风情,让大家投入自己关切的目光,走进了这座绵延不绝的巍峨大山。</p> <p class="ql-block">凉山分为“大凉山”和“小凉山”。从地理位置上看,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的西南部,以黄茅埂为界,以西称为大凉山,以东称为小凉山。大凉山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内。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大凉山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幅员面积6万余平方公里,总人口473.04万人,境内有汉、彝、藏、蒙古、纳西等10多个世居民族。全州辖1市16县,其中木里为藏族自治县。首府西昌市位于成昆铁路中段,自古以来就是通往云南和东南亚的“南方丝绸之路”的重镇。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平均气温l7℃可同春城昆明(平均气温14℃)媲美,享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之誉。在凉山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海拔2000多米的山峦绵延不绝,构成了大凉山的基本风貌。以彝族为凉山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很多都住在这样的大山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第六篇 扶贫攻坚 大凉山脱贫致富</b></p> <p class="ql-block">凉山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中国最后废除奴隶制的地方。长期以来,这里的群众一直延续着从奴隶制社会遗留下来的陈规陋习。不少地方,群众的住房十分简陋、矮小,人畜混居一室,饮食起居都以“三锅庄”为中心,日为炊饮之所,夜为卧歇之地。1952年前,千里彝区尚处在奴隶制社会,以家支制度划分区域,形成了各自为政的独立局面,彝族人民几乎未走出过大山,过着“广撒一箩筐收获一背篼”的刀耕火种生活,长期在贫困线上挣扎。</p> <p class="ql-block">2002年,凉山对“三房”进行摸底调查,发现全州有14万多户、63万多人居住在“三房”中,如按当时凉山的总人口计算,几乎每7个人中就有1人居住在“三房”里。“山坳坳里搭‘三房’,三个石头支锅庄,无床无被席地睡,房破脊寒围火塘。”这句民谚一度成为大凉山极度贫困的真实写照。深度贫困,似拦路虎般横亘在“跑步奔小康”的凉山各族人民群众面前。</p> <p class="ql-block">难以抵御的是“种一片坡收一箩箩”的恶劣自然生产条件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一遇阴雨低温、冰雹、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极易发生返贫。凉山是“一步跨千年”的直过区,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是全国6个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到2015年尚有深度贫困县11个、1118个贫困村、49.07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高达11.03%,区域性、整体性贫困问题特别突出,属于“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在大自然赋予凉山富集资源的同时,也埋下了许多看似难以逾越的贫困根源。对凉山大多数县来说,由于自然的、历史的因素,加上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发展举步维艰,贫困死死地拖住了这些县想追赶、想跨越的步履。贫困的历史难题,压在肩头,沉重在心里。</p> <p class="ql-block">四年来,大凉山的变化可大了,在各级各部门大力帮扶下,大凉山修起了同心水窖,几乎所有村民组都通了自来水。随着生态的不断恢复,村里的水井流出了清洌的山泉。</p> <p class="ql-block">(以上四张照片系摄友邓正清提供)</p> <p class="ql-block">  (以上这组照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如今,凉山不再凉,大道进村庄,特产运出山,家家住楼房,路灯明晃晃……</p> <p class="ql-block"> 摄影师定哥近照</p><p class="ql-block">温馨提示:上述作品的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需转载,请事先征求作者本人意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