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意”还是“你应该”?

泉心泉意

<p class="ql-block">  这两天看倪师的天纪,偶然听到他讲解坤卦,觉得非常的有意思。了解坤卦对一段关系的本质会有更深的思考和感悟。</p><p class="ql-block"> 坤,代表母亲,代表大地,也代表柔顺。像大地一样厚德载物,无怨无悔,从不抱怨。默默做事,不求回报,这种含章之美主打一个“我愿意”。</p><p class="ql-block"> 刚结婚的夫妻在婚礼现场,主持人问新郎新娘,今后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是否都愿意与对方携手共度一生?每对夫妻都毫不犹豫的说“我愿意”,那一刻,确实双方都有“我愿意”的精神,但出了婚礼现场,多少夫妻就把“我愿意”变成了“你应该”,导致婚后生活战火不断。</p> <p class="ql-block">  很多关系,一旦产生了“你应该”的想法,这段关系就注定不会太和谐,不管是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还是朋友关系,都一样。因为一开始这个念就是错的,你对别人所做的事情带有条件,你要求对方要有回应,且回应还必须达到你心目中的标准,一旦得不到回应或者回应达不到你的设想,你就会陷入后悔,后悔对对方的付出,有些还可能会毁而生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心理学上有一个很重要的人际关系法则:你做什么事情,是你的自由;别人做什么样的事回应于你,是别人的自由。</p><p class="ql-block"> 在一段关系中,你热情地付出,内心又很希望别人看到你的付出,然后给予你回应,当对方一旦没有按照你的设想去回应的时候,你就会心生怨恨,这个人怎么能这样啊?他怎么能不按牌理出牌呢?虽然真相很残酷,但事实就是这样,别人的确有不按牌理出牌的权利。</p><p class="ql-block"> 我们很多人在一段关系当中,对于自己面对的伙伴是什么样的人,会做怎样的事,常常是带有想象,我们希望他/她能怎么怎么样,所以我们习惯性为一段关系设立一条规则:你应该怎么怎么样。 但是这条规则是我们自己单方面设立的,对方她/他可以选择不遵守这条规则。</p> <p class="ql-block">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只能对自己负责,不要试图去改变任何人,这只会给自己增加烦恼。</p><p class="ql-block"> 如果我们对生活、对身边人总有很多的不满和抱怨,那么是该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是不是陷入了“你应该”的思维里了。</p><p class="ql-block"> 如何远离抱怨,放下愤怒,把目光放回自己身上,老祖宗早就用卦告诉我们,要有坤卦那种“我愿意”的含章之美,我对你好,我爱你是因为我心甘情愿,你做不做什么都没关系,我都乐意为你做任何事情。</p><p class="ql-block"> 一句话,就是我怎么对你那是我的事情,你怎么对我那是你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写到这里,我突然间想到了我婆婆,我觉得她在这方面做得特别好。</p><p class="ql-block"> 很多婆媳关系不和的家庭,无非就是婆婆和媳妇之间有了太多的“你应该”“你不应该”。但我婆婆她似乎没有这种想法。她总是一个人默默的做着一切,像我们这种大家庭,光是每天张罗十几口人的一日三餐,都有非常多的事情要做,我们年轻人都觉得累得不行,更何况是一个常年腰腿疼的老年人,但婆婆真的能从早做到晚,没有丝毫抱怨。我很佩服她的坚韧,有时候看着不忍心,主动想要帮忙,她还不让,说放着她来做,不要弄脏我们的衣服,这老太太就是这么可爱。当然,这种时候都是她说她的,我做我的。</p><p class="ql-block"> 这两年婆婆年纪大了,我们几个也坚持分工合作,各自分担了部分家务活,但遇上儿媳妇有个头疼脑热,她就坚决不让我们动手。我记得我犯眩晕眩那一年,婆婆真是一点不舍得我干活,我一动手她就开始赶我回房休息,怕我累着,完全不会像有些婆婆那样讲儿媳妇矫情啊,偷懒之类的。我觉得这就是坤德,她在用自己的努力维持这一个大家庭的和睦,我很少见有婆婆能做到她这样子。所以我对她做任何事情也都是遵循“我愿意”的原则,就想单纯对她好。我爱人经常笑我,为婆婆做了不少,但是嘴巴不够甜,做了不会说。</p> <p class="ql-block">  比起光说不做,只做不说不是更好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