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山广场始建于1913年,当时称中央广场。1919年称浪速广场。国民党统治时期(1925-1948年)更名为中山广场。沈阳解放(1948年11月)后仍沿用此名,文化大革命时期称为红旗广场。1981年又恢复了中山广场的名称。</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群雕是由鲁迅美术学院集体创作。.(历时三年,于1970年国庆节落成)坐落于中山广场中心区。.塑像总高20米,毛泽东像高10.60米,基座高8.10米,宽11.80米,长22.50米,群像高3.50米,为沈阳市一大标志性建筑。塑像整体呈船型,由毛泽东主席全身塑像和58个工农兵英雄群体塑像组成。共分八组,包括建党以来,武装夺取政权,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建设等主题纪念群雕,象征着中国革命的航船在毛泽东主席的指引下走向胜利。</p> <p class="ql-block">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这组正面雕像,表现的是工农兵形象,共七人,代表着我国当时的人口数约七亿人口数。这组雕塑表现出我国人民紧跟伟大领袖毛主席奋勇前进。</p> <p class="ql-block">我们先从后面来看,因为这是开始的部分,这组雕像表现的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一个人物右手拿着一本书《共产党宣言》左手紧紧握工人的手,工人的手又和农民的手高高举起紧紧握在一起。体现了共产党走工农联合统一战线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这组雕像表现的是湘南农民起义,朱德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建立了第一支中国工农红军,还有省港大罢工,大罢工影响面非常大。这部分就是著名的井冈山黄洋界保卫战,这次战役红军在群众的支援下,打退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保卫了井冈山保卫了根据地。</p> <p class="ql-block">黄洋界上面那个雕塑就是朱毛大会师,也意味着红军长征的开始。上方的浮雕是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军队的地位。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p> <p class="ql-block">再看这组雕塑,叫抗日风火,这是著名的地雷战,民兵带领群众自己研制石头地雷,用来炸鬼子,还有晋中平原的八路军游击队利用“青纱帐”打游击的故事,前面的是游击队长,后面是八路军新四军,冲锋陷阵英勇杀敌。</p><p class="ql-block">上面是延安大学生产运动,那个扛锄头那位是传说中的张思德。</p> <p class="ql-block">这组雕塑叫“埋葬蒋家王朝”,表现的是解放军在老百姓的帮助下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p><p class="ql-block">老艄公划船帮助解放军渡江,这是一个英雄连长冲锋陷阵的形象,手拿卡宾枪,腰别驳壳枪,这名战士双手抱着炸药包,在机枪的掩护下炸掉了敌人的碉堡。后面的雕塑是当年母亲送孩子参军的画面。后面还有吹冲锋号的战士和那个高举着国徽,表示新中国从此建立了。</p> <p class="ql-block">再看另一侧雕塑,这是抗美援朝雕像和社会主义初期恢复生产,农民开始合作化建立人民公社。1955年毛泽东做了关于农村合作化的报告,这个雕塑表现的就是当时的情景。后面的雕塑,一个工人手里拿着一张报纸,人民日报一篇文章的题目,去掉了。为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精力发现工业。</p> <p class="ql-block">后面那个是鞍钢工人的形象,手里高举“鞍钢宪法”,在毛主席的倡导下鞍钢企业管理基本经验在全国推广。</p><p class="ql-block">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全国人民学解放军,山西大寨在陈永贵带领下,自力更生修梯田,工业的一面旗帜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石油王进喜在及其艰苦的条件下打出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p> <p class="ql-block">后面的是两名解放军,手拿毛泽东选集的是雷锋,在他旁边的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王杰。</p> <p class="ql-block">这组雕塑表现的是文革期间的“战斗情景”这红卫兵手拿刷了,另一只手提小桶,显然是准备张贴什么?</p> <p class="ql-block">后面高举红灯的是样板戏《红灯记》中地下党李玉和的英雄形象。</p> <p class="ql-block">在前方那个“花蓝”是后改的,原来是一块牌匾,由于种种原因也去掉了,最前方的工人左手的红宝书也不见了。</p> <p class="ql-block">原雕塑</p> <p class="ql-block">原雕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