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南行记6 泉州大开元寺

宝石宝石

<a href="https://www.meipian.cn/editor?mask_id=51raeyrw&amp;amp;getArticleListsParams=%7B%22page%22%3A%201,%20%22hasSureKeyword%22%3A%20%22%22,%20%22curListType%22%3A%20%22list%22%7D&amp;amp;from=mine"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前一篇 2023南行记5 汕头邮政总局 小公园</a> <b>前往泉州</b><br> 去泉州是预先计划好的行程,主要的目的是参观那里的一座古桥——洛阳桥。我已经在许多节目里看到洛阳桥的介绍,知道这是一座很有名的古桥。因此,借着这次机会造访泉州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br> 乘坐高铁从汕头到泉州,车在潮州换乘。第一次走快捷通道,无需出站,省去了安检的手续,非常方便。<br> <b>泉州大开元寺</b><br> 到达泉州已是中午,去洛阳桥恐怕来不及,所以先去了大开元寺。<br> 泉州大开元寺是中国南方最大的佛教寺庙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庙之一。寺庙占地面积达60多亩,建筑群布局严谨,层次分明。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等,每一座建筑都工艺精细、雕刻精美。<br> 山门——进入开元寺首先会看到宏伟的山门,上面有“勅大开元万寿禅寺”八个大字,是拍照留念的好地方。<br> 天王殿——穿过山门,可以看到天王殿,殿内供奉着护法天王的雕像。<br> 大雄宝殿——继续前行,来到寺庙的主殿。主殿外面挂着“桑莲法界”的匾额。相传这里原是黄姓财主桑园。某天,黄梦见一个和尚要他献园建寺,心中不愿,就与和尚相约:三天内园中桑树若能开出白莲花就献。不料三天后,满园桑树竞吐白色莲花,财主只得献园。寺成后乃名“莲花寺”。此寺亦因之雅称“桑莲法界”。莲花寺先后又易名为兴教寺、龙兴寺,到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唐玄宗诏天下各州各建一寺,以纪年为名,才改称“开元寺”。<br> 大雄宝殿为全寺的主体建筑,通高20米,面宽九间,进深六间,凡1000余平方米,气概非凡。相传建殿之日,地上有紫云飘绕,故又称“紫云大殿”。殿内有九十四根柱子,别称“百柱殿”。<br> 甘露戒坛——大雄宝殿后的甘露戒坛,建于宋天禧三年(1019)。据记载,是明末清初全国佛教寺庙中仅存的三处戒坛之一,另两处在杭州昭庆寺和北京戒台寺。戒坛是佛门弟子受戒之处,分五级,分层供奉卢舍那佛、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千手干眼观音等像。<br> 藏经楼——在大雄宝殿后面有一座藏经楼,这里收藏着大量的佛教经典和历代文物。<br> 开元寺西大门 开元寺示意图 开元寺介绍 开元寺内路标 开元寺正门 开元寺正门围墙(右) 开元寺正门围墙(左) 开元寺山门殿 山神(左) 山神(右) 重点文物单位碑 开元寺内的大龟 远看大雄宝殿 近看大雄宝殿 开元寺的大雄宝殿 在大雄宝殿前面 大雄宝殿 甘露戒坛 藏经阁 <b>东西二塔</b><br> 开元寺内有两座著名的石塔,即东塔和西塔,它们是宋代的建筑。二塔均为八角五级,巍峨壮丽,为石塔建筑的珍品。<br> 东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865),初为木塔。宋宝庆三年(1227)改建为砖塔,嘉熙二年至淳祐十年(1238~1250)重建,改为石塔。高48.24米,塔基须弥座上有浮雕的释迦牟尼本生故事30多幅。塔身的每一门龛有浮雕的佛像,雕工精细,神态生动。<br> 西塔始建于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初为木塔。北宋时改建为砖塔。南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1228~1237)改建为石塔,高44.06米。<br> 东塔——镇国塔 镇国塔局部 夕阳下的镇国塔 西塔——仁寿塔 暗影中的西塔 <b>弘一大师纪念堂</b><br> 寺院里建有“弘一大师纪念堂”。弘一大师俗名李叔同,一代高僧,博学多才,诗词、文章、书画、金石、戏剧、音乐无不通晓。晚年在闽南弘法达十四年之久,最后圆寂于泉州。<br> 弘一大师纪念堂 弘一大师雕像 近看弘一大师遗像 弘一大师的介绍文字 泉州佛教博物馆 寺院内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