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见闻——遛狗

王俊杰

<p class="ql-block">  澳洲见闻——遛狗</p><p class="ql-block"> 王俊杰</p><p class="ql-block"> 2024.03.18</p><p class="ql-block"> 在澳洲的公园散步,经常看到很多人遛狗。狗脖子上拴着链子;狗的耳朵上打上金属环;狗的个头有大有小,应该是品种不少;个头较大的狗嘴上还带着笼头;狗的主人大多自带装狗粪的物什儿,公园里的垃圾桶边上也配备装狗粪的塑料垃圾袋;狗的主人和狗还不断的用英语交流,煞是亲密,人畜双方好像都能心领神会,沟通顺畅。乍一看,觉得这确是一道风景。细一了解,澳洲人普遍认为,宠物狗能感知环境,能体验到悲伤、痛苦和欢乐,能给主人提供最好的“陪伴”和“笑容”,是人们纾解压力甚至是寻求寄托的对象,人们将宠物狗当家人看待。法律给宠物确定的定义是可感知周围世界的“有意识动物”。为了善待包括狗、猫、兔子、豚鼠、雪貂等在内的宠物,各州都制定有保护动物的法律。</p> <p class="ql-block">  就饲养宠物狗而言,各州规范大同小异。比如:如果你住公寓,首先要问清楚社区是否允许养狗。在狗龄2个半到3个月期间,对狗进行基础行为培训。在狗龄6个月大之前给狗注册登记。在狗龄12个月之前,给狗做绝育手术。定期给狗吃驱虫药,涂抹防跳蚤的药,定期打疫苗针。如果在一个场所养超过两条狗,则需要申请许可证(狗主人是犬类繁育人除外)。由于宠物看病很贵,一般需要给狗买保险。圈养狗的围栏高度、坚固程度有要求。狗主人家在住所的每个入口都必须随时展示警告牌,同时标明狗主人的24 小时联系电话,如果公众可以进入到狗主人的住所,狗主人必须一直具有控制狗的能力。如果狗在车辆内,必须将狗固定在车辆的座位上。自由遛狗区会有明确标识,说明在哪些地方必须要栓狗绳,哪些地方可以选择不拴,但是在指定的自由遛狗区域之外,必须一直用狗绳拴好。狗的主人不得超过24小时不遛狗。在封闭的空间养狗,狗的主人必须给与足够的食物、水。遛狗时必须携带处理狗屎的袋子,并处理好“狗便便”。不得参与诸如打狗、斗狗等对狗施加暴力的行为。宠物狗不得狗吠扰民。不按照这些规定养狗,会受到200澳元以上48000澳元以下不等的罚款,直至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当出现狗袭击人时,狗主人要进行赔偿。袭击人或者有疾患的狗,当地政府或者狗主人要安排兽医对狗进行安乐死等等。</p> <p class="ql-block">  狗的来源主要是宠物领养中心、私人卖家或者宠物店购买。一条狗的平均寿命15年左右。在澳洲养一条宠物狗,狗粮、美容、保健品、兽医护理和寄宿费的平均成本为每年约1500澳元。在澳洲养一条宠物狗,既要有充足的养狗时间和精力,具备养狗的环境,有一定的财力支撑,还要有与宠物狗进行交流的博爱之心。</p> <p class="ql-block">  由澳洲人养狗、遛狗忽而想到,上世纪初上海法租界的复兴公园门口所立六条禁止性规定中,为什么要写上华人不得入内和脚踏车及狗不得入内这两条。后来,更有其它租界的公园卑鄙的直接写为“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将国人与狗并列在一起,折射的是国家腐朽无能和被列强蹂躏。毫无疑问,这是对国人莫大的羞辱。在铭记历史的同时,我们要奋发图强,不让屈辱历史重演。除此之外,还反思当下居住在城市中有能力养狗遛狗的人家,大多应该是相对富裕的家庭,人文素养应该也是比较高的。尽管社会文明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可是,仍有部分人遛狗时随处梳理狗毛、让狗随地便溺、让狗到处乱窜。假如哪位不小心踩了一脚臭狗屎,甚或被狗惊吓直至撕咬,舒展轻松的心情必然会荡然无存乃至皮肉被伤害受苦。再回想上个世纪初人们的生活卫生习惯,客观的思考一下,外滩复兴公园门口所立六条禁止性规定的本意还真值得思考琢磨。养狗遛狗无可厚非,但需践行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不给他人造成不悦、破坏人文和自然环境。透过养狗、遛狗现象,从一个角度可以反应社会大众物质生活富裕状况和精神文明程度的高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