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行(二)

阿鳗

湘湖<br>杭州的西湖,天下闻名。距西湖不远的钱塘江右岸,杭州还有一个大湖,湘湖。湘湖南临钱塘江的三江口,北接萧绍古运河,西面城山,东侧柴岭山,绵延十几里,湖南北长达9公里,东西宽1-3公里,湖形似一个宝葫芦。湘湖的美,美在自然的湖光山色,美在深厚的文化底蕴,长期客居西湖的明末才子张岱曾称“湘湖如处子,视娗羞涩,犹及见其未嫁时也。” 过去交通不便,去湘湖要过江,外地游人来杭州,多去西湖,少有人去湘湖。现在交通便利,有多路公交车经过,地铁1号线的终点站就是湘湖站,西湖与湘湖,组成新版“西湘记”,一同演绎杭州天下景。 杭州的地铁站附近有免费的共享单车,几公里的路程,若不赶时间,可以骑单车,慢慢前往。旅行赏景,目的地固然重要,路上一掠而过的街景,更能体验到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前常到外地跑马拉松,用脚步丈量一个城市,除了锻炼自己的意志与体能,也是了解一个城市风貌最快的途径。<br>我从博奥路地铁站附近,想骑辆单车前去湘湖,免费的单车有固定桩和非固定桩两种,固定桩的锁卡在前叉上,要卡在设定的固定桩位上,否则无法锁闭。非固定桩只要停在指定的停车区域内落后轮的锁即可。初次使用,不太熟悉流程,没注意,扫了一个单车后轮锁,锁开,但前面固定桩取不出来,想再锁住,怎么也锁不住,无奈电话打到客服,客服说固定桩的后轮都没有锁,我解释半天,说这个还真有后锁,客服让我稍等,马上联系附近的工作人员去处理。几分钟后,一服务人员就到现场,立马给解决,效率真高。 <p class="ql-block">骑着单车,沿博奥路一路下行,原来的乡村已不见踪迹,替代是一个接一个的花园小区或别墅,到湘湖岭前,风情大道西侧遇一古寺,复兴寺,大雄宝殿及后面四层的藏经阁,高出围墙,从外面看,高大雄伟,藏经阁的每层飞檐,外翘十分夸张,造形优美。山门不大,且为东门,不与寺内主体建筑在一条线上,东门应为后来因道路或水路变化而改,推着自行车不方便,在山门外望了望寺内,没去进香。复兴寺原为一土地祠,后变为佛寺,里面佛道共融,香火挺旺。</p> <p class="ql-block">过湘湖岭隧道,右转从下村文化园进入湖西越王路,路沿湖岸曲折而设,相隔不远,有小路通往水边步行路,湖边的步行路,不允许单车进入,慢慢骑行在越王路上,走马观花赏景,远处青山逶迤,碧绿如黛,湖水浩渺,湖中小岛及湘堤郁郁葱葱,几只游船给平静的湖面,带来微微的波澜,江南的湖光山色就是养眼。路边上偶有几株梅花,竞相开放,湖边良好的植被,净化出清新的空气,吸一口沁人心脾,十分惬意。</p> 行之越王城广场,把车停在牌坊附近,到湖边码头拍个照,刚站在湖边,路上下来一个管理人员,告之此处不能停自行车,不远处有停车场,杭州的景区虽然免费,但管理十分到位,包括以后到西湖山顶的保淑塔,湘湖山顶越王城,都能体会到这一点,从点看面,就能反映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 湘湖水域面积很大,绕湖一周约20公里,湖中东西有几个过湖的堤,从北向南依次为湘堤,越堤,跨湖桥,杨堤等,堤上有风格不同的桥梁若干,似串串绿色项链,镶嵌湖水中,把湖分成几段水域,既是景观带,也是观景台。 考虑到路远,没去停车,沿越王路继续南行,经过德惠祠、道南书院,停车门前一游。这组重修的建筑,是为纪念杨时而立,杨时后面游武夷山谈理学大儒朱熹时,我专门详细介绍,这里简单一提,杨时就是“程门立雪”中立雪求学者之一,他以师礼见颢于颍昌,归闽时,程灏送至路口,望着杨时南归的身影,留下一句 “吾道南矣”。杨时后来出任萧山县令,正是他任职期间,以山为界,筑土为塘,把一个自然小湖攺造成调节旱涝,灌溉农田的一个大湖,杨时是改造湘湖的第一功臣。湖中杨堤,也是后人纪念杨时而特意命名,造福于民的民心工程,千百年来,不会因时间的久远而被人遗忘,民心就是一杆公平称。 <p class="ql-block">顺路转过一个山谷,如直行继续南下,走杨堤,路程有点远,左转过跨湖桥去东岸。跨湖桥,位于湘湖中段,葫芦的腰部,东西最窄处,最早的桥建于明嘉靖年间,家住湘湖西岸的中书舍人孙学思,为方便与东岸姻亲吴家的往来,利用其影响力和财力,违反历代禁令,筑以长堤,在湖中建了一座桥。一桥卧波,缠于湘湖细腰,虽为湘湖景色添彩。但湘湖由此分为上、下两湖,从通航泄洪等水利作用来讲,百害无一利。</p> 现拆除了部分长堤,新建长达近百米的五孔石桥,上通车,下通航。桥呈弧形,中间一孔最高最宽,左右两侧对称各两孔,高宽顺次减小,造型大气壮美。桥面用厚重的石板铺成,桥护栏及桥用石,采用白色基调的花岗岩石,每个望柱上端雕刻形态各异的小狮子。为留住历史的遗存,在新桥南侧岸边复原一座单孔马蹄形石拱桥,延向湖内,做为景观不通行。新老两桥交叠,无声诉说历史的变迁。 新桥上,过往的车辆不多,伫立在桥上四周环望,南北湖水碧波荡漾,东西两山相对郁郁葱葱。桥西有一舟8000年的文化遗址,桥东山顶有2500年越王城古迹。正是“画桥南渡便天开,夹岸青山迢递来。遥望烟波空阔处,一行白鹭上春台。” 东岸的湘湖路,为城市的一条干道大路,车流量大,有多路公交车通行,骑行到窑里坞附近,看到公交车站旁有单车停车桩,停车落锁,APP弹出收费2元,原来骑行时间过长,超过了免费的时间,2元的费用不多,主要是方便。 绕湘湖转了半天,终于下到湖边的步游路,近距离接触湘湖。此段步游路,实际上是原来的围堤,沿岸有多处古码头及拉船的古纤道,沿岸北行,跨过一拱形石桥,来到湘浦观鱼区,曲折的回廊上,有亭有榭。 观鱼池中,有步云桥与回廊相连,步云桥小巧精致,为梁拱组合桥,中为单孔圆拱桥,南北两端为石梁桥,行在步云桥上,低头可观鱼,抬头可见亭榭桥错落有致,典型江南园林建筑。这里游人稀少,景色宜人,随便摆拍,不像西湖,各个景点人满为患。游 到此时,中午已过,在回廊上,简单打尖,略做修整,便结束行程,尽管仓促,但湘湖的美,让人留恋不舍。 离开杭州前夕,还有大半天的空闲时间,去西溪湿地有点远,半天时间也逛不完。想起湘湖的城顶山没上,高处观湖景,景色会更美,再去一次湘湖吧。 这天,丽日景和,春节过后,湘湖的游人比上次多。这次车车熟路,把单车停在城山广场的停车场,直接上山顶的越王城。 媳妇脚踝有点扭伤,在山下的广场等候,我独自上山。城顶山虽不高,但上升的路陡峭,计划半个小时打个来回。穿过仿建的越王城门,步入上山的台阶路,沿山上一条溪流边而设,溪水汇集于洗甲池中,注入湘湖,春季水流不大,一股细水在岩石间辗转腾挪,十分灵动,有了水的律动,山也活了起来。 升至半山腰,山崖越来越陡,台阶路无法再随水而走,为减缓坡度,“之”形迂回上升。转折处有新建四柱方亭,名为“古越亭”,立柱楹联“卧薪尝胆誓雪越耻,立马馈鱼智退吴兵”。楹联上“卧薪尝胆,馈鱼退兵”两则故事现场,正是城顶山。本想移步亭中,凭栏远眺,亭中有几个游客正在吞云吐雾,烟气呛人,没停脚步,转亭而过。 过亭后,上升稍缓,路边有石凳,稍事休息。临近山垭,路随山势陡了起来,向上瞭望,左右两条山脊陡然下降相汇,形成一孔道,天然的一道关门,名为马门,现建有牌坊形制的一石门。 过门下行,出现山顶一块小盆地,东西狭长,北东南三面有山似高大城墙环抱,山体植被茂密,盆地内有小湖,湖边有两组铜制战马雕像,为越王洗马池,过洗马池,上一台地,中有方形水塘,为范蠡养鱼池,传说中退兵的馈鱼来于此池。 养鱼池后一组新修复建筑,便为越王祠。越王祠的门口,并不在这组建筑的中线上,门外缓坡上有一四柱钟亭,为原城山寺的配套建筑,越王城自宋代后,开始建有纪念越王的庙宇,明清成寺,殿宇林立,香客云集,“固陵闻钟”为湘湖一景。 后寺废,今复建为越王祠,祠内主殿前出廊面阔五间,正中高悬“精神万古”横匾,范蠡、勾践、文种三尊雕塑迎门并排而立,三面墙上有多组勾践故事画,游人到此,学史知史。勾践复国,成为“有志者事竟成”的样板。仔细看C位勾践雕塑下面的标注说明是“句践”,这不是错别字,而是有丰富的历史文化。 “句践”的“句”是“勾”的古字,“勾”则是后起字。景区选择采用更为规范的“句践”的写法,还原2500年前吴越争霸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是对历史的尊重。 出越王祠,过射箭场,左行上山脊寻古城墙。路遇一块一米见方的岩石,有上下两窍相通,窍内通泉,围不逾杯,深不盈尺,泉水甘甜清凉,曰佛眼泉。掬一把泉水,洗目清脑,神清气爽,快行几步,上到山脊。 一条土夯路沿山脊线蜿蜒,路两侧灌木丛生,外侧山崖陡立,难以攀缘,内侧坡缓,看似普通的一条小路,正是古越王城的城墙。历经2500年风雨,现还有墙体一千多米,经过文物部门对东部夯土城墙的剖析及城内考古发掘,考证越王城就是固陵城。 我沿南城墙西行,寻到外侧岩崖上有一天然巨石,站在巨石上,由于两侧山体的阻挡,虽不能观湘湖全景,但此地视野开阔,蓝天白云下,湘湖南接钱塘,湖岔密集,江水隐约可现,滨江高楼林立。脚下谷深林密,一只苍鹰从谷底飞出,盘旋掠过,展翅飞向远方。谷底新建的多栋别墅,青山绿树中格外显眼,不要过渡开发,留住湘湖的纯生态吧。 别墅的后山,有勾践卧薪尝胆处,沿北城墙下到山后,能绕过去,约3公里,考虑到山下还有人在等候,放弃此行。沿原路回走,再转到东城墙到马门,下到山下广场。<br>穿过广场,来到湖边步行路,这次走越堤到对岸。越堤,因与越王城山隔湖相望而得名,堤在湖中,有多个造形各异桥相连。人行堤上,如在画中,湘湖最美处,来湖必打卡。<br> 漫步湖堤,移步换景,景景不同。走过越堤的桥、亭,揽胜怀古,也是一场文化之旅。 祖道亭中,“黄钺初收,酒满难消臣虏恨;乌鸢乍起,风高不断国妃歌。”临水读读文种的祖道送别祝辞,感受“主臣同显,忍辱负重,不忘返国”的悲壮。听听越王妃观鸟觅食触景生情,“妾无罪兮负地,有何辜兮谴天 “的哀怨。 陶朱亭下,赞范蠡功成勇退,散尽钱财,隐身江湖,明哲保身。叹文种纵有复国九策之计,是功也是罪,难免一把赐剑了断今生。恨勾践“可与共患难,不可共处乐;可与履危,不可与安。”开杀戮功臣之先河。 仿古石拱廊采莲桥上,可以浮想夏日满塘荷花,采莲女哼着小曲,摇着小船,穿梭其中。此情此景可媲美“曲院风荷”。 长长的定澜桥,古朴典雅,简单的石块搭起,远看似浮在湖面上,水大时可水漫桥而过,利于水流。行在距水很近的石板上,微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 单孔的越王桥,跨度不大,但高陡利于行船。站在桥上,远望越王城山与临水祖道亭,仿佛在看一场鲜活的历史大剧。湖面上一艘游船划开平静的湖面,从远处驶来,静静的等待游船穿桥而过,驶向远方。人生的小船漂泊在历史的长河中,转瞬即逝,凤雨也好,阳光也罢,把握好航向,定位好自己,不可多求,方能平安顺遂。 湘湖的美景远不至这些,它也是淅东唐诗之路的重要节点,留点念想,等有机会再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