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26朝阳璀璨,晨风习习,早餐后前往勐泐大佛寺,瞻仰金碧辉煌的大佛寺。勐泐大佛寺是在古代傣皇朝的“景飘佛寺”的原址上恢复重建的,该建筑在佛历2883年(即公元1848年,清咸丰年间)战争中被毁,距今已有169年。大佛寺于2005年开始重建,4A级景区,占地面积400亩,佛寺依山而建,落差达122.8米,呈坐佛形,为国内外所独有,佛寺以佛祖释迦牟尼的生平及佛寺活动为主线,巧妙融入到景观及建筑群体中,充分展示南传佛教的历史与传统文化色彩。</p> <p class="ql-block">勐泐大佛寺</p> <p class="ql-block">在勐泐大佛寺观看“莲花仙子”踩着“露娜”表演的舞蹈。背景是僧人表演的千手观音。</p> <p class="ql-block">“莲花仙子”与观众互动</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前往2017年被中央电视台评选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的曼远村。曼远村原名曼坝缅,是景洪市勐罕镇境内一个传统的傣族村落,距今已有1292年历史,全村现有农户81户436人。千年古树林立,绿草花香环绕,一座一座木制傣楼错落有致,组成了一个宁静悠远的小乡村。傣楼占地面积有四五百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四面通透,以前用于做饭、会客、圈养畜牲、放置柴草杂物等,现在大多用于放置小轿车、游客餐饮、娱乐。空调机对于他们来说基本不用。上层为居室,家庭生活私密之地,非请勿进!他们生活的舒适、休闲、和睦相处。上天赐予了他们广袤的土地,可种粮食、蔬果,还有橡胶树。呈现出来的是人与自然共生的结合,以及人文之美。它像是藏在深闺的一片净土。这里有古老而神秘的竜山文化,其独特的民族风俗,难怪当年被央视评选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之一。</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曼远村古井</p> <p class="ql-block">曼远傣族村民的家</p> <p class="ql-block">2.27早上从景洪市出发,驾车140多公里,(进入景迈山基本是弯弯曲曲的绕山路)来到景迈山原始森林中的千年古寨一翁基布朗族古寨。翁基布朗族古寨全寨共有80户、380人,其中布朗族295人。转了一圈,发觉翁基布朗族古村寨的历史非常久远,这里仍然保留和传承着完整的布朗族生态文化,原始风貌浓郁,自然风光秀丽,民族特色突出,被誉为“千年布朗古寨”并非虚有其名。古寨有寨门、寨心、佛寺、古柏、巨榕等景观。寨中的妇女都喜欢穿着自己民族的服饰,年纪大的还时不时抽上一口烟。</p><p class="ql-block">学术界公认,布朗族是云南最早种茶的民族之一,称他们为千年茶农,当之无愧!基古寨的居民以种茶为生,古老的山寨掩映在浓郁的绿色层林之中,蓝天碧草间的茶园如同一幅斑斓画卷,这里的茶叶不仅是当地的主要经济来源,也成为了“摇钱树”,让寨民的生活日益改善。</p> <p class="ql-block">寨心</p> <p class="ql-block">巨大而又茂盛的古柏,经研究鉴定树龄在2500余年以上,树根径围11米,胸径3.5米,树高20余米。</p> <p class="ql-block">佛寺</p> <p class="ql-block">大榕树</p> <p class="ql-block">制茶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布朗族阿婆</p> <p class="ql-block">阿婆闲时会抽抽烟</p> <p class="ql-block">挑拣茶叶</p> <p class="ql-block">“千年布朗古寨”隐藏在普洱景迈山中,民风淳朴景色优美,仿佛人间净土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2.28晨游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拉祜风情园。</p> <p class="ql-block">2.28上午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拉祜风情园出来,经219国道于中午到达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一进县城就让人感觉到这是一个非常休闲清静美丽的地方,该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是普洱市下辖的自治县,是通向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门户,为省级开放口岸。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是边地历史上的“茶盐古道”之一,有“边地绿宝石”“龙血树故乡”的称号。</p><p class="ql-block">孟连县城分古城新城两部分,古城依山傍水(南垒河),保存了不少佛教场所,说明当地人对佛教的信奉。新城地势较为平坦,道路宽敞,绿化环境不错,民风朴实。这里的饮食以傣味为主(即酸辣为主),其次是云南米线,炒菜吃饭的地方极少,广东人虽然在这里“揾食”比较艰难,但可以让你享受到慢生活的滋味。</p> <p class="ql-block">孟连宣抚司署</p> <p class="ql-block">2.29中午到达地处东经98°52′~99°43′,北纬23°04′~23°40′之间的阿佤山区,也称“葫芦王地”~沧源佤族自治县,其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县,地处祖国最西南边陲。沧源佤族自治县隶属云南省临沧市。由于天气比较炎热,我们避开了中午时段,傍晚时分前往4A景区葫芦小镇观光。小镇建筑风格保留佤族民居独有的建筑特点,外形特征为红色弧形屋顶及屋角装饰交叉角。小镇兼具农田、山体、水体景观,环境优美,风格独特。</p> <p class="ql-block">3.1上午进山爬了600多级的台阶参观沧源崖画,其是我国所发现的最古老的崖画之一。1965年、1978年和1981年先后发现崖画地点11处,主要位于沧源县勐省、勐来两乡,布在东西长约20公里的范围内。我们只看了1号的崖画约60平米。据测定,崖画产生于三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主要用于记事,涉及生活、生产、河流、建筑等方面。作为门外汉,只图眼缘。对于华夏先民的这种聪明智慧,除了敬佩,还是敬佩!</p> <p class="ql-block"> 看完崖画之后,便到邻近的天坑景区游览。沧源天坑一共有七个,分布在沧源崖画谷风景区的半山腰,10多公里的山路上,我们游览的只是其中一个处于半开放状态的天坑,其余尚未开发。</p><p class="ql-block">沧源天坑被垂直的峭壁环绕,数据显示,它的直径达到184米,深约235米,是目前云南境内发现的最大的天坑。沧源天坑由于深度很大,高度差异造成温度和湿度的不同,进而导致坑内的植物形成梯度分布。坑内有芭蕉和桫椤,还有一些常绿的阔叶树。目前天坑景点门票35元/人(含玻璃桥上观天坑),70岁以上老人免费。适逢遇上四位热情的佤族妇女,一起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3.1下午来到了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的翁丁村,是佤山群落中最独特的地方。“翁”为水,“丁”为接,翁丁意为连接之水。这里生活着传承了4000多年的佤族人民,保留着原始的民居建筑及其独有的佤族文化。2021年,一场大火,把翁丁村夷为废墟,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国家出资选址为每一户佤族翁丁人重建家园,而原来的翁丁寨子按原貌重建,并打造成为“翁丁原始部落”国家4A级旅游景区。当我们一步入进寨之前的景区门口,就受到当地人击鼓歌舞的欢迎,点黑痣,观赏了情歌表演,游览了“原始部落”的民居、粮仓、佤王府等,品尝了佤族粑粑,与村民共舞,感受了一翻佤族翁丁部落人带来的欢乐!</p> <p class="ql-block">寨子德高望重的老人为客人额上点砂痣</p> <p class="ql-block">寨子的迎宾舞</p> <p class="ql-block">进寨子的路</p> <p class="ql-block">寨门</p> <p class="ql-block">寨子全貌,与被烧前是一样的</p> <p class="ql-block">寨子里的小路</p> <p class="ql-block">寨子里年纪最大的佤族阿婆</p> <p class="ql-block">佤族妇女</p> <p class="ql-block">寨子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村寨里定时喷水降温消防</p> <p class="ql-block">翁丁原始部落的村民逐渐形成了一个很独特的生活方式:白天的时候回到老的寨子里工作,接待游客,到了晚上就回到新修建的村子里休息。经过建设后的翁丁村,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村民为游客表演节目</p> <p class="ql-block">与游客互动</p> <p class="ql-block">重建后的翁丁原始部落仍让人感受到了原始佤族民居建筑风格和原始佤族风土人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