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圆明园兽首暨海外回流文物特展</p> <p class="ql-block">截至2023年10月,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鼠首、兔首、马首七尊铜像已回归祖国。</p> <p class="ql-block">猪首铜像是清乾隆年间的红铜铸像,原本是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然而,在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时,猪首铜像及其它铜像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经过143年的漂泊,猪首铜像于2004年被中国保利集团公司购回,并现收藏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猪首铜像是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之一,其它铜像也分散在世界各地。猪首铜像的归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它曾经的辉煌和历史的沧桑都在它的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现在,猪首铜像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虎首铜像更与中国传统的虎的造型大相径庭,如果不是额头上的“王”字,许多人都会误以为是一头狮子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只有在中国才将老虎尊为百兽之王,因此这件虎首铜像中西合璧的意义更为典型。虎头内部原来连接喷水管的榫卯处已经残破,外部有些许划痕,一副虎须也只剩下一小根。</p> <p class="ql-block">猴首铜像类似“美猴王”的形象,比其他兽首,中国味要浓得多。兽首铜像上的“毛发”都能一根根数清。最有精神处是眼睛,栩栩如生火眼金睛,神态活现。</p> <p class="ql-block">东汉细线纹博山炉,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 通高27.7厘米,重1.06千克。炉体饰云龙纹,镂出细缝隙,一侧时环钮,盖作锥形,下缘饰三角纹带,上有流云山峦,并开辟烟孔,顶立一鸟,拴上坐羽人,一跪于四辟邪的基座上。</p> <p class="ql-block">此杯整体呈杯形,上粗下细,斜直壁;直口,口内侧微敛;平底,底侧附三兽首形足。口上唇面以红铜嵌饰流云纹,口外侧及近底足部位以红铜嵌饰勾连云纹带。腹壁通饰相互缠绕的镂空蟠螭纹,蟠螭纹上饰细密的三角卷云纹。底侧壁饰勾连云纹。平底,中部有一大圆孔,外周有4 个扇形孔。三兽首形足用细缐圆卷纹饰成兽面。整个器体玲珑剔透,精致美观。</p> <p class="ql-block">神面卣,西周早期的青铜卣,为目前所见造型和装饰最怪异、艺术水平最高的一件。此件作品神在构思逻辑感强,细节呼应连贯,象、猫头鹰、牛、羊图腾灵动,可作为今人雕刻的模范。</p> <p class="ql-block">卣的器盖与器身两面皆为神面,神面头有双角,双睛圆鼓,直鼻小耳,大眼暴张,吡出两颗獠牙,在威猛之中又略带笑意。即使你变换位置,它的双眼仍紧紧盯着你,给人以摄人魂魄之感。器盖顶端站立一只枭,即猫头鹰。提梁由共用一尾的两条龙组成,龙尾上翘。提梁两端各有一个由象鼻、牛头、羊角组合而成的怪兽。器身中央部位伸出一个貘首,貘是一种食蚁兽,目前仅分布在马来西亚等东南亚热带地区。圈足部位则装饰有一头双身的龙,龙首居中前凸,龙身左右延展;恰与提梁上的双身龙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西周倗季凤鸟大尊,通高达49厘米,身长达41厘米,胎体厚重,质地精良。</p> <p class="ql-block">西周倗季凤鸟大尊,通体表现一只昂首挺立的凤鸟形象,其头顶花蕾状高冠,双睛圆鼓,勾喙前伸,双翅上展,长尾披垂,气宇轩昂,卓然不凡。凤鸟的背部设置圆拱形器盖,盖上也挺立一只小凤鸟,其头顶圭形冠,昂首尖喙,双翅贴伏,长尾下垂,一副神情,怡然的样子。大小凤鸟通身均装饰鳞状羽纹,繁复而美观。尊盖内侧有两行8字铭文:“倗季乍祖考宝尊彝”,明确标明其为商周时期有名的倗氏家族某位成员所作的青铜礼器。</p> <p class="ql-block">凤鸟的背部设置圆拱形器盖,盖上也挺立一只小凤鸟,其头顶圭形冠,昂首尖喙,双翅贴伏,长尾下垂,一副神情,怡然的样子。大小凤鸟通身均装饰鳞状羽纹,繁复而美观。尊盖内侧有两行8字铭文:“倗季乍祖考宝尊彝</p> <p class="ql-block">商代青铜器,原件口径28.2厘米,通高33.5厘米,重6.1千克。</p> <p class="ql-block">鼎口上立圜顶耳,折沿方唇,腹略深微鼓,圜底转曲圆和,三柱足粗短。口沿下饰一周圆涡纹和凤鸟纹相间的主纹带,以两足中央的圆涡纹为中心,两侧对列双尾凤鸟纹,下饰占据大半个器腹的三角形连续垂叶纹,内饰蝉纹。为烹饪器。</p> <p class="ql-block">立兔形尊盖内有两行13字铭文,大意是说,一位名叫“典”的贵族,为了纪念周王赏赐而制作的。2900多年</p> <p class="ql-block">三瓣嘴、短尾巴,标志性的一对大耳朵高高竖起。它站在那里,绷紧了神经,像是周围的风吹草动,引起了它的警觉。更有趣的是,在大兔子的背上,还卧着一只小兔子——那是器盖上的钮,方便提起来倒酒。</p> <p class="ql-block">遂公盨是西周中期的一件食具,距今约2900年。保利文化集团总经理蒋迎春说,遂公盨原本有盖,现已缺失,它的真正价值体现在内底所铸98字铭文上。铭文开篇记述了“大禹治水”的故事,后篇论述的内容却是“为政以德”。盨上所铸铭文字体优美,行款疏朗,且字字珠玑,几无废言。铭文开篇即言,“天命禹敷土,随(堕)山,浚川……”记述了大禹采用削平一些山岗、堵塞洪水和疏导河流的方法,治平了水患,并划定九州,还根据各地土地条件的不同规定各自的贡赋。在洪水消退后,那些躲避洪水而逃到丘陵山岗之上的民众下山,重新定居平原之上。由于有功于民众,大禹得以成为民众之王、民众之“父母”。随后,铭文又以阐述德与德政,并教诲民众以德行事。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李学勤先生认为,这件铜盨为遂国国君所制,遂国是中国古史传说中“三皇五帝”之一的舜的后人建立的。此前,关于大禹治水最早的记载出现在战国时期。“长期以来一直有关于禹和夏朝是否存在的争议,个别外国学者甚至怀疑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但是如果没有大禹,便没有大禹之子夏启创建的夏,更没有“华夏”之说。”蒋迎春说,遂公盨铭的发现,将有关大禹治水的文献记载一下子提早了六七百年,是目前所知时代最早也最为详实的关于大禹的可靠文字记录,充分表明早在2900年前人们就在广泛传颂着大禹的功绩,而夏为“三代”之首的观念,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深入人心。德是中国传统伦理中一项重要内容,德治的思想贯穿了整个封建中国。遂公盨铭文中前后6处出现“德”,而且内涵颇为宽泛,如要求民众既要注重自身的修身养性,做人要“齐明中正”,还要孝顺父母、兄弟友善、婚姻和谐,注重对祖先和神灵的祭祀。君王及官吏要有德于民,顾念天下黎民百姓,只有这样,百姓才能“好其德”,君王统治才能长治久安,天下才能安定。蒋迎春说,这不仅是“周人尚德”的实证,还表明2900年前中国关于“德”的思想已相当丰富、系统,“德治”观念已经形成,而且让人们了解到中国德治思想的渊源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的主张,其实只是对周人思想的总结与概括。整篇铭文堪称一篇政论性质的散文,其文辞、体例在两周金文中前所未见,却与现存《尚书》等古代文献十分接近。蒋迎春说,这对探讨中国古书及文章的起源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而这篇铭文被学者们称誉为“两周金文之最”。至今国际上已先后召开4次遂公盨研讨会,可见其历史价值非比寻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