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图/杨学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进知子罗,仿佛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了60、70年代。陈旧的建筑、斑驳的墙壁、残破的门窗,都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沧桑。每一块石头、每一片瓦砾,每一级台阶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p><p class="ql-block"> 这里,没有喧嚣的车马和繁华的街道,只有宁静和淡然。站在透着光能看到日夜星辰的屋檐下或是走在任何一条小巷里,感受着微风拂过脸颊,似乎都能听到岁月的低语。</p><p class="ql-block"> 曾经的人们在这里生活、工作、奋斗,(我妻子她们一家父母哥哥六人60年代至80年代时期就生活工作在这里),他们的欢声笑语和相互追逐打闹玩耍的身影仿佛还在空气中回荡。</p><p class="ql-block"> 记忆永远留在了时光的深处。尽管如今已荒废,但它依然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和更多的人去探寻、去品味。在这里,我找到了对老城那份难以言表的情感,那是对过去的怀念,也是对岁月的敬畏。即使岁月流逝,那份深情依旧如初。</p><p class="ql-block"> 真诚感谢怒江青年美术家晓洁老师友情出镜,让我们看到了青春与历史的交融,感受到了时光的流转,更唤起了我们对老城的深深眷恋和情感共鸣。</p> <p class="ql-block">再次感谢怒江青年美术家晓洁老师的友情出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