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生活需要修修补补。</p><p class="ql-block">近几年,那些揿着喇叭,踏着三轮车的手艺人,似乎在逐渐消失。本来嘛,小区里那些磨剪刀的,通水管的,换钢精锅底的,还有修煤气灶的,修棕棚的,修藤椅的喇叭声,接二连三的响着,可现在已很少听到了。只是车上装着或旧冰箱或旧空调,甚至几条旧棉花絮的,那收旧货的三轮车,还时有所见,在飞快地兜着转。</p><p class="ql-block">有一天,一个修藤椅的老师傅在给人家修椅,老伴想到家里也有把藤椅,有好几处编的藤,断的断,缺的缺,已很难坐了,要另用板垫着。她就拿去叫师傅修,师傅一看,椅子已多处破损,但骨架还很扎实,说还是重新编制一把合算。并说一天能编好,但要吃餐中饭。老伴就依了他,从早上到傍晚,除了吃饭时间,实足坐修了一天。他的藤是自己带去的,藤好加上编得紧密结实,生务十分顶真,可以说真要比新买的要牢。修这把藤椅时,我还未退休,几十年过去了!除了坐椅处断了几根藤外,另外都仍完好如初。后来也曾想叫老师傅再修修,但一直未见人来,也打听不到,心里想,可能是因年纪大了不出门了。</p><p class="ql-block">我们马路对面的燕甸园弄堂边,有个退休工人摆的修鞋摊,已有好多年了,钉鞋跟的,修拉链的,破了要缝缝补补的,生意还蛮多,师傅态度也和善耐心,总拿把椅子叫你坐着,有些退休工人还常去跟他坐坐聊聊。有时我去找他修东西时,他还会告诉你养生经验,他说为了保护颈椎,他女儿给他买了“热护颈”,很暖和的,也推荐我去买。他说走路时脚趾要抓住地面,即是人们常说的要“跟脚趾头走”,跟他聊聊总会有收益的。</p><p class="ql-block">生活需要修修补补,而人的精神、脾性、心态与生活习惯,何尚不需要修修补补呢?</p><p class="ql-block">想起一件事,有一次,一个老同学给我发了条微信,说我的美篇写得好,去山乡走走也很有益,甚至还说能活多少岁。而我因身体多病缠身,在多发性骨折疼痛中,强打精神想从文字中,得到点消释,真是过一天算一天,哪有什么长寿之奢望?其实,我把他的话理解反了,忍不住说了几句气话。而他听了说我脾气变了,也很不愉快。自此,他便断了与我的微信交流。</p><p class="ql-block">后来,还是老伴对我的指责,并历数老同学对我的关爱往事。一番情真意切的话,让我真诚地作了反思。终于取得了老同学的原谅,完好如初,而且微信也发得更多,更精彩了。他的医学知识蛮多的,他知道我睡眠不好,就告诉我服什么药,怎么服。心里便流淌着一股温暖和感激的热流。</p><p class="ql-block">我很喜欢这句话:</p><p class="ql-block">“人生需要有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