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周日,按惯例应该去市区景点转转的,但南京天公不作美,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只能老老实实待在家里休息。闲来无事喜欢写写小文章的老毛病又犯了,写什么呢?我已是花甲老人,离开故乡40多年了,还是写写故乡的回忆吧,也算是我还没有忘记来时的路。1963年1月,我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后改为县级市)。1981年赴外地求学后,从此便离开了生我养我的故乡,虽然偶尔也回故乡看看年迈的父母亲,但那也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地来去匆匆,不可能长住,所以对无为的印象还停留在学生时代之前的记忆中。据资料记载:无为市,安徽省辖县级市,由芜湖市代管,古称濡须,地处安徽省中南部,芜湖市西部,南濒长江,北与合肥市巢湖市、马鞍山市含山县相接,东与芜湖相邻,南与铜陵为界,西与铜陵市枞阳县、合肥市庐江县毗邻,地形以平原区和低山丘陵区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总面积2022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无为市下辖20个镇,户籍人口117.95万人、常住人口82.9万人。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析巢县、庐江县地置无为县,名取“思天下安于无事,无为而治”之意。2019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批复同意撤销无为县,设立县级无为市。</p> <p class="ql-block"> 我印象最深的故乡三个景点:一是绣溪公园,距我家很近,儿时经常去观光、玩耍、摘花。绣溪公园地处无为城西南,水面三十亩,中有古桥相连,桥下长堤横亘,园内古柏苍松,堤边垂柳飘飘,山川秀丽,景色如画,故名锦绣溪。解放后,“锦绣溪”更名为“绣溪公园”,政府陆续投资在公园内培植了大量花草,建立了动物园,添置了游船,垒起了假山,并修建了一座砖木结构的五角亭,1958年又在公园内芝山上开辟了烈士陵园,建立了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后又建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丰富了公园的内涵。此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宋代诗人杨杰曾赋诗一首以赞其美:“十里喧阗锦绣溪,秋千人健趁飞鸢。花明柳暗丹青国,日薄云浓水墨天。”</p> <p class="ql-block"> 其次是米公祠,因当时县图书馆设在此地,所以小时候经常来此看书或玩耍。米公祠,原名宝晋斋,位于无为市无城镇西北隅,为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任无为知军时所建。米芾(1051-1107年),字元章,祖籍由山西太原迁居湖北襄阳,人称“米襄阳”。北宋崇宁三年至大观元年(1104-1107年),米芾任无为知军。他为官清廉,勤政爱民,时人感其德政,在他去世后,于米公军邸的旧址上建米公祠以示纪念。现在的米公祠是后期重修的,比我儿时去的要扩大了不少,也增加了一些建筑。已有米公祠、宝晋斋、聚山阁、竹深处、古杏花泉井、投砚亭、墨池、拜石等历史景点。</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个便是黄金塔。离县城较远,儿时与小伙伴去过一次,还登上了塔身,印象是里面空间不大。几十年过去了,虽然再也没有去过,但黄金塔名声比较大,所以作为少有的景点一直记在我的脑海里。黄金塔,位于无城镇凤河行政村东侧的西河之畔,始建于北宋咸平元年(998年),明清以来有多次修葺,自20世纪80年代后,政府大力支持修复保护。黄金塔呈平面六边形,面阔3.4米,塔高37米,共9层,一二层、二三层之间为双层腰檐,腰檐层层仿木斗拱均为鸳鸯交手,底层半侧设佛龛室,二层内壁东、南、北侧各置一佛龛座,顶部有木质藻井。塔内原有一些建塔碑记,后均散佚。黄金塔是安徽省已知现存佛塔建筑之一,具有宋代仿木楼阁式夸塔的典型特征,是研究中国佛教建筑史的重要实物例证。</p> <p class="ql-block"> 故乡的美食有很多,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的美食当地人喜欢吃,外地人不一定会吃得习惯。首当其冲的便是无为板鸭了,那时家家户户都很困难,来客人了斩上一碟子板鸭算是最好的招待了。无为板鸭是一道传统特色美食,属于徽菜系,其始创于清朝年间,以巢湖麻鸭为原料,配以八角、花椒、丁香、小茴香等约30种中药和调料,先熏后卤,制作而成。它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有股烟熏味,二是骨髓里还带有粘稠的、红红的血色,三是鸭皮比较肥厚。</p> <p class="ql-block"> 其次便是李老奶奶花生米。故乡人常常将此作为当地的名优土特产,捎带给外地的亲朋好友,让他们品尝这再普通不过了的、具有独特风味的美食小吃。李老奶奶花生米产自严桥镇,是一种著名的传统食品,这种花生米以传统工艺加工而成,选自优质花生米为原料,手工剔除破片、霉坏小籽,用祖传配方精心配制而成,其产品具备“香酥甜脆”。李老奶奶花生米的制作工艺非常独特,选用无公害的花生加上独特的加工工艺制成的花生米香酥可口、营养丰富,在烘焙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保存了花生米原有的营养成分,具有“香酥、甜脆”等特点,深得广大消费者欢迎。</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种特色美食便是逢年过节经常会吃的襄安酥糖了。每次我回故乡探望老父亲,老人家都要委托大姐买一些给我带上。酥糖是中华传统名点之一,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最早源于唐代。酥糖多以面粉、绵白糖、熟纯芝麻仁、桂花等合制,经过加工成块状。襄安是商周遗址,位于无为西边的一座千年古镇,流传的酥糖制作工艺,已经有数百年历史之久。享有:“茶罢一块糖,咽而即消爽,细嚼丹桂美,甜酥留麻香”的美誉,为历代名人所称赞。一张小红纸包成长方形,拿在手上有种历史沉淀淀的感觉,浅尝一口,入口即溶、味香甜、质感松软。</p> <p class="ql-block"> 当然我这里所描述的只是九牛一毛,无为的名胜景点还有很多,如:泊山洞、新四军七师纪念馆、天井山森林公园等,只是我儿时没有去过,印象不够深刻。美食小吃还有油炸米饼(小饼)、蛋饼、送灶粑粑、喜茶饼子等等。想起来便让我垂涎欲滴,真是走得再远、离开时间再长,还是那句话:谁不说俺家乡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