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 他把车牌摘掉、打开汽车的引擎盖,那辆布朗克斯区的汽车在10分钟内就遭到了破坏,最初的“破坏者”是一个三口之家,父母带着年幼的孩子卸走了车上的冷却器和电池。接着仅仅一天之内汽车上几乎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被拆了个精光,然后就是各种随意的破坏:车窗砸碎、内饰撕坏等,最后车壳也变成了孩子们的游乐场。</p><p class="ql-block">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辆车,整整一个星期竟然没有任何人对它“下手”。并且在下雨时一位路人还把引擎盖放下来,以免引擎被弄湿。后来津巴多将车移动到斯坦福校园内,并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抡了个大洞,结果没多久路过的行人立刻加入到破坏车辆之中,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这辆汽车就被翻了个底朝天,彻底毁坏了。</p><p class="ql-block">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破窗效应”,指的是当一个环境中出现不良现象或违法行为没有被及时制止和纠正时,会导致更多的同类现象或违法行为出现,甚至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后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当人们看到一个窗户被打破时,他们的脑部会进入到一种不安种激动的状态中,这种状态会产生荷尔蒙和某种化学物质的分泌,从而释放出内心的快感,使他产生跟随的冲动从而获得更多的快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人的本性是追求快乐原则,由破坏甚至伤害引起的快感与兴奋,又总比用慈爱和创造引起的兴奋要容易得多,因为破坏引起的兴奋无需人们倾注心血、忍受挫折。</span></p><p class="ql-block">心理学家认为:“破窗效应”是人类本能的一种表现。人们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果周围的环境是混乱的破坏的,人们容易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而加入到这种环境中。人们也容易受到群体的影响,当周围的人都在做破坏活动时,人们易受感染也会加入其中。“破窗效应”的发生使社会的规范约束被削弱,引发更多的不幸和灾难,而这个人性中的“破窗效应”显然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韩非子·喻老》曰:“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一扇破窗”常常是事情恶化的起点,这一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甚至也常常可以看到。比如</span>健身者如果放纵自己一天不去健身,就会有第二天、第三天,久而久之便放弃了健身这件事。又比如有人抽烟喝酒,习以为常之后烟瘾越来越大、酒瘾发作则嗜酒如命,烟徒酒徒劳命又伤财。所以面对“第一扇破窗”的时候,我们不要让自己有放纵的任何理由,不要轻易打破自己的“第一扇窗”。常须:<span style="font-size: 18px;">自省吾身,常思己过,善修其身。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span></p><p class="ql-block">“破窗效应”的危害在于它会导致人们日常生活的混乱、甚至破坏社会良好秩序从而引起犯罪行为的猖獗和蔓延,所以警惕人性中的“破窗效应”真的很重要。</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