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历程

佩全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个凡人,是没资格评价伟人的。但崇拜不能盲目,我便想一探究竟,孙中山先生伟大在哪里。</p><p class="ql-block"> <b>反清思想萌芽</b></p><p class="ql-block"> 1866年,孙中山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后家境有所好转。1875年,9岁的孙中山入村塾读书,接受传统教育。当时,由于经常听太平天国的故事,孙中山对洪秀全等反清人士非常崇拜。反清意识开始萌芽。13岁时,孙中山随母赴檀香山,开始系统地接受西方式的近代教育。17岁时,孙中山自檀香山归国。他对祖国的贫困落后颇感不满,倡议村里采取教育、防盗、街灯、清道、防病、破除封建迷信等一些兴革乡政的措施。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他开始产生以西方成熟经验改造中国的思想。和鲁迅先生一样,最初学医。26岁时,孙中山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随后在澳门、广州等地一面行医,一面结交反清秘密会社,广寻同道中人,探索改造中国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b>组织武装起义</b></p><p class="ql-block"> 首先,他也和康梁一样,想到的是改良清政府。28岁时,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改革主张,但未被接受。热忱的建议未被采纳,深知清政府改良无望的他便义无反顾的投身到反清的革命斗争中去。同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意在驱除鞑虏、振兴中华。力争拯斯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孙中山以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思想为理论工具,致力于将汉族“国族”化;利用“黄帝崇拜”的思想,强化汉族的血缘认同;利用“华夷之辨”学说,将“满人”敌对化,最终将“排满”的行为“正当化”。第二年10月,兴中会密谋在广州起义失败后,被迫亡命海外。因此也<b>被清政府通缉。</b></p><p class="ql-block"><b> 问政取经</b></p><p class="ql-block"> 30岁时,孙中山在伦敦被清公使馆诱捕,经英国友人的营救脱险。孙中山不同于明的遗民一类人的反清复明,他虽然也喊出驱除鞑虏的口号,但他只是想推翻各个阶层都已腐朽不堪,无可救药的清政府。却不想回到帝制的老路上去,他要为中国寻找一条符合大多数人心愿的前途。此后,孙中山详细考察欧美各国的经济、政治状况,研究多种流派的政治学说,借鉴它们的成功探索,产生了具有特色的民生主义理论,三民主义思想由此初步形成。</p><p class="ql-block"> <b>主张渐趋完善</b></p><p class="ql-block"> 前景明朗,信心百倍。31岁时,孙中山赴日本,结交其朝野人士。扩大革命队伍。1900年,34岁的孙中山派郑士良在广东惠州发动起义。义军奋战半月,后因饷械不继而失败。戊戌变法以后,孙中山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曾商谈过建立联合阵线,但因改良派坚持保皇、反对革命,合作未能实现。1904年,38岁的孙中山重抵檀香山,重新成立兴中会,强调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以及满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所造成的民族危机的严重性,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主张,此时,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已渐趋成熟。就是要驱除腐朽的满清政府以及外来侵略者,让中国重归中国人掌管。(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敢有为石敬瑭、吴三桂之所为者,天下共击之。这里的中国人指汉族人)创立“合众政府”,应该是受美国的影响。美国的中文全称是“美利坚合众国”,其实“合众”本意应该是“联邦”的意思建立由中国人组成的联邦政府。</p><p class="ql-block"> <b>" 三民主义″成形</b></p><p class="ql-block"> 1905年,39岁的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创建中国同盟会,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即民族革命,包括“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亮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民权主义,即政治革命,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政治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民国。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为国民共享。)这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第一次以文字形式出现在历史舞台。 三民主义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他为起义制定战略方针,并在海外奔走,为起义筹募经费,广泛传播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使更多的人投身于反清革命。</p><p class="ql-block"> <b>扩大影响唤醒民众</b></p><p class="ql-block"> 20世纪初,革命派与保皇派报刊展开了激烈的论战,论战主要在《民报》与《新民丛报》之间展开。此外,双方在海内外出版的20 多家报刊也同时投入论战,成为这场大论战的分战场。两报的论战从1906 年全面展开到1907 年《新民丛报》的停刊而结束,其他地区两派报刊的论战一直持续到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才终止。</p><p class="ql-block"> 孙中山经历几番失败,意识到要唤醒民众推翻帝制,就得借助报刊宣传发力,然而当时的情形是: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逃亡海外。1899年7月首先在加拿大创立了保皇会,随后又陆续在南洋、欧、美、澳洲等建立了170多个分支机构,从事保皇和君主立宪活动,被称为“保皇派”。保皇派在海外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创办报纸,进行保皇立宪宣传。自1898年至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保皇派在海外创办和控制的报刊有30多家。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在日本出版的《清议报》和《新民丛报》。</p><p class="ql-block"> 1905年同盟会成立。新成立的同盟会,原拟将华兴会的机关报《二十世纪之支那》月刊转为同盟会的机关报。但在移交前,这本杂志因刊登《日本政客之经营中国谈》一文,遭到日本当局封禁。于是决定另起炉灶,改以新创办的《民报》,作为自己的言论机关。 l 内容</p><p class="ql-block">1905年11月26日,(民报》在日本东京创刊。该刊是份大型时事性政论月刊,设有论说、时评、谈丛、纪事、译丛等栏目。宣传“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民报》的办刊宗旨。孙中山在亲自撰写的《发刊辞》中,第一次将其革命主张概括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后被简称为“三民主义”。《民报》的宣传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宣传以排满为中心的民族主义;二是宣传以建立共和政体为中心的民权主义;三是《民报》还对世界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对西方的新文化和新思潮,都作了大量的报道与介绍。 《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第一个机关报,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报刊,标志着中国近代新闻事业进入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角的新阶段,形成了国人办报的第二个高潮。</p><p class="ql-block">1)《民报》创刊前,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与保皇派之间已经有过一些小规模的笔战。</p><p class="ql-block">2)《民报》(1905年)创刊后,为了抵制保皇派报刊对革命的攻击和清除保皇派和君主立宪思想在受众中的影响,扫除革命发展的障碍,因此,民报一创刊就以“主帅”的身份,率先同《新民丛报》(1902年)展开论战。</p><p class="ql-block">大战的中心问题:是要不要用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一个民主共和的国家。大战的内容: ① 要不要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满清”统治。②要不要进行民权革命,建立共和政体。③ 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④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干涉,使中国招致瓜分。大战的结果:以《民报》的大获全胜而告终。民报获得胜利原因:①因为《民报》所坚持的革命道路比《新民丛报》所坚持的改良道路更加符合人民的意愿。②因为《民报》一方论战力量雄厚,由孙中山挂帅,参与论战的有二十多人;而《新》只有梁启超一人,尽管他是驰骋文坛的老将,但毕竟势单力薄,交战几个回合之后就招架不住了。③因为《民》以事实为依据,列举清朝政府的腐败、立宪的虚伪等读者看得见的事实,结论是只有推翻清政府才能救中国,令人信服。《新民丛报》认为革命必然引起社会动乱,必然招致帝国主义的干涉等等,都只是主观推测,难以说服读者。大战的意义:《民报》与《新民丛报》的大论战,以及继之而起的两派报刊在各地的思想论战,不仅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使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逐渐深入人心,而且还为辛亥革命做了组织上的准备,许多原来咫尺改良派的人转变了立场,纷纷退出保皇会而加入同盟会。此外,《民报》与《新民丛报》的大论战也促进了革命派报刊的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两派报刊的共同点:(1)都是为救国图存;(2)都促进了报业的发展;(3)都否认了中国现有的体制,主张学习西方;(4)都介绍了西学(5)在大论战的同时,革命派与改良派在香港、檀香山、旧金山等地的报刊之间也展开论战,如在香港的《中国日报 》和《商报》,在这场论战中,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p><p class="ql-block"> <b>反弃″排满″,主张"五族共和″</b></p><p class="ql-block"> 1907年12月,41岁的孙中山亲临前线参加起义。各次起义都因缺乏群众基础、组织不够严密而失败,但革命党人的前仆后继给清政府施以沉重的打击,给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特别是1911年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在全国引起了巨大震动。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演讲中逐渐抛弃了“排满”、“仇满”等内容。 “惟是兄弟曾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而)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他遇到了自己从未面对和考虑过的民族分裂危机。外蒙古宣告独立,内蒙古、新疆和西藏等地出现了一系列的“排汉”浪潮。不客气地说,新生政权陷入进了分崩离析的危急时刻。(1911年7月,以八世哲布尊丹巴为首的外蒙古僧俗封建主集团,在沙俄的煽动和支持下,宣布外蒙古“独立”。)面对新的形势,孙中山不得不主动放弃偏激的“排满”思想。</p><p class="ql-block">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45岁的孙中山被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于第二年元旦,在南京宣布就职,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溥仪宣布退位,267年的清朝统治和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孙中山建立了共和国,并颁布了带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清政府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中华民国面对清朝广阔的疆域,诸多的民族,队伍要扩容,思想自然也要扩容。1912年元旦,孙中山发表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提出了“五族共和”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与此同时,“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宣言书的内容予以确认,“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通过《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宣告了“中华民国就是清朝领土和主权的正统继承者”的事实,“五族共和”理论为新国家的成立提供了正当性的依据。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的强大压力与革命党本身的涣散无力,孙中山被迫在清帝退位后,于1912年2月13日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让位于袁世凯,4月1日正式解职。</p> <p class="ql-block"> <b>放弃″五族共和",推行"中华民族主义″</b></p><p class="ql-block"> 此后一年多,孙中山积极宣传民生主义,号召实行平均地权,提倡兴办实业;还亲自担任了全国铁路督办,力图筹借外资修筑铁路干线。同年8月,同盟会改组成国民党,孙中山被推举为理事长。1913年3月,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暗杀,孙中山认为是袁世凯所为,主张武力讨袁。7月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度流亡日本。二次革命(1913.07—1913.09)”失败后,孙中山提出了新的“国族理论”,宣告与“五族共和”理论正式切割。“自光复之后,就有世袭底官僚,顽固底旧党,复辟底宗社党,凑合一起,叫做五族共和。岂知根本错误就在这个地方。”何谓“国族理论”?他在《民族主义》中阐述道:“我说民族就是国族,何以在中国是适当,在外国便不适当呢?因为中国自秦汉而后,都是一个民族造成一个国家。”“同一血统、同一言语文字、同一宗教、同一习惯,完全是一个民族。”一言概之,孙中山将民族、国族与国家三种认同合为一体。“国族”是“民族”和“国家”的合体,“民族主义就是国族主义”,“(汉族)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以诚,合为一炉而治之,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在上世纪初期古老的中华帝国面临内忧外患之际,中国的民族主义持续高涨,而引入“民族”、“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等一套相应话语体系的正是他。梁启超真正完成了“中华民族”一词从形式到内容的革命性创造。这就是,中华民族指中国境内的所有民族,汉满蒙回藏等为一家,是多元混合的。梁启超所提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观点,不仅矫正了革命党人内部存在的狭隘的排满民族主义思想,而且也为革命党人、立宪派人士及满清开明贵族所接受,为消除民族歧视、促进各民族关系和谐、实现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发挥了积极的理论指导作用。尤其是梁启超对“中华民族”内涵的界定,开创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构建的新起点,就其基本精神而言,已接近于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正是由于有梁启超的民族理论先行,使得孙中山先生能在二次革命失败以后,迅速的改变观念,东山再起。如何建设“中华民族”?孙中山认为,首当其冲是“同化国内各民族”。“(现在)就中国的民族来说,总数是四万万人,当中参加的不过几百万蒙古人,百多万满族人,几百万西藏人,百几十万回教之突厥人”,“盖藏、蒙、回、满,皆无自卫能力。发扬光大民族主义,而使藏、蒙、回、满,同化于我汉族,建设一最大之民族国家者”。</p><p class="ql-block">那么“同化国内各民族”,需要哪些方法和手段?孙中山认为提出了两种办法。首先是依赖“自然力”。“最大力就是血统,次大力是谋生方法,后面依次是语言、宗教、风俗习惯”,通过“自然力”,把上千万少数民族“很自然”、“很王道”地“同化”。其次是“恢复固有的道德和民族精神”。“首是忠孝,次是仁爱,其次是信义,其次是和平”,“这种特别的好道德,便是我们的民族精神”。简单地说,就是将传统的道德作为民族融合的黏合剂,将各个分散的单元“粘合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1914年6月,48岁的孙中山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希望恢复和发扬同盟会的精神,于1915年5月初回到国内,继续为捍卫共和制度而斗争。1917年7月,51岁的孙中山联合西南军阀,在广州建立军政府,被推举为大元帅,进行护法战争,但因在军政府内备受军阀、政客的排挤,于第二年辞去大元帅职务。并对以往的革命经验进行总结,提出了改造和建设中国的宏伟计划。</p><p class="ql-block"> <b>联俄联共扶助工农</b></p><p class="ql-block">护法运动(1918)失败后,孙中山主动接受共产国际的帮助,并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方针。</p><p class="ql-block"> <b>反对帝国主义及军阀之革命获得胜利以后,当组织自由统一的中华民国</b></p><p class="ql-block">与此同时,他的民族思想再一次发生了变化。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孙中山主持下举行。除了把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目标纳入政纲外,同时还提出“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承认中国以内各民族之自决权,于反对帝国主义及军阀之革命获得胜利以后,当组织自由统一的(各民族自由联合的)中华民国”。简单地说,孙中山民族思想的变化有两点:首先是承认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平等。“然民族无平等之结合,民权无确立之制度,民生无均衡之组织”,是造成“革命战争循环不已,盛衰起伏,视为固然,而末由睹长治久安之效”的重要原因。因此,“故知革命之目的,非仅仅在于颠覆满洲而已,乃在于满洲颠覆以后,得从事于改造中国。依当时之趋向,民族方面,由一民族之专横宰制过渡于诸民族之平等结合。”其次是“以民族自治取代民族同化”。“对于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以本国现有民族构成大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的国家”。孙中山民族思想的转变,主要是受到了共产国际提出的“民族自决权”思想的影响。这里的“民族自决权”,包含两层意义,一是国内各民族对于“外部帝国主义的自决”,即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二是在中国“各民族都有权实行自治”。但是,孙中山着重强调,“承认”国内其他民族的“民族自决权”,是有前提条件的。即在“中国以内”的民族自决,而非脱离中国的民族分裂或独立,“于反对帝国主义及军阀之革命获得胜利以后,当组织自由统一的中华民国”。显然,这和共产国际提出的民族自决理论,有着非常大的差异。要知道,列宁眼中的“民族自决”“除了从政治自决,即从分离和成立独立国家的权利这个意义上来解释而外,我们决不能作别的解释”。坦诚说,共产国际的观点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自决权是中国各民族一起从帝国主义压迫中获得自决的权利,不是独立、分裂的权利。一言概之,“民族自决权”不能成为瓦解多民族国家独立与完整的理论利器。但是,国民党“一大”对民族主义的重新阐述,是否意味着孙中山对“国族理论”进行了彻底的修正? 1924年1月27日,孙中山开始了每周一次的“三民主义”宣讲,对其“(新)民族主义”进行了解释。“英文中民族的名词是哪逊(即nation),哪逊这一词有两种解释:一是民族、一是国家。….(在中国),我说民族主义就是国族主义….我说民族就是国族”。显然,这里的“民族”和“国族”都是指汉族。在随后的演讲中,孙中山认为,“要救中国,想(让)中国民族永远存在,必须要提倡民族主义”。因为“民族主义这个东西,是国家图发达和种族图生存的宝贝,到今日(中国)已经失去了这个宝贝”。为了恢复这个“宝贝”,他甚至提出了“中国文化发源于珠江流域而非黄河流域”的观点。“....但是考究历史,尧、舜、禹、汤、文、武时候,都不是生在珠江流域,都是生在西北,珠江流域在汉朝还是蛮夷,所以中国文化是由西北方来的,是由外国来的。中国人说人民是百姓,外国人说西方古时有一种百姓民族,后来移到中国….这就是适者生存的天然公理。....”最终,孙中山提出了所谓这种“家族—宗族—国族”的“民族思想观”。即依靠中国“坚固的家族和宗族团体”,即遵循源自先秦时代“家族”、“宗族”、“国族”的脉络,使“家族”、“宗族”这些中国社会中的“小团体”结合成“大团体”,“便可由宗族主义扩充到国族主义”。在今天看来,中国版的“民族自治”理论,要比共产国际版更符合国情,但并未获得孙中山内心上的认可。</p><p class="ql-block"> <b>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b></p><p class="ql-block">伟人逝世1925年3月12日,59岁的孙中山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逝世前,在国事遗嘱中,他总结了40年的革命经验,得出结论说:“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号召。</p> <p class="ql-block">大量引用参考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