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相知相伴在少年,相遇相逢已暮年。</p><p class="ql-block">一程山水一程梦,一段时光一段缘。</p><p class="ql-block"> 据说,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被称为“缘起”,“缘起”是佛教教义的总源头,佛教很多东西都是从“缘起论”衍生出来,诸法因缘而生,因缘而灭,围绕着缘,从而产生了因、缘、果的关系,一切皆有缘由,有缘而来,无缘而去,可见缘在佛教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我也信缘,但体会不深,我不是佛教徒,没有皈依佛门,也不是俗家弟子,连初一十五吃斋的虔诚都没有,即使偶尔前往寺庙上香供奉,也是功利使然,祈祷平安顺利而已,对缘没有更多认识,没有感悟,更没有研究,以往经常听到人们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的说法,我只是一带而过,从无深思,直至我因读到了一个美编,而写这个美编的正是我儿时的伙伴汉奇,据此,我与汉奇在分别了五十多年后再次重逢,在这之后继而又陆续参加了因此而来的两次特殊聚会,我逐渐对缘,尤其是缘分有了些许的认识,感受到了缘分的不可思议。</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去年六月一日,我与汉奇和胜坚见面后,心情可谓五味杂陈,感慨万千,是开心,激动,还是.......,我自己也说不清楚,当时有一个冲动,就是把这种心情用文字表述一下,以抒发心中的感想,在这情感的驱使下,我写了一个美编《重逢》,发给了汉奇和胜坚,以文字的含蓄来表达我对往事的回味及对儿时好友的惦念。 </p><p class="ql-block"> 胜坚把我写的美编转发到了他们的小学群,由于汉奇所写的美编早在二O二一年就已经发表,一年后又再次做了补充,而我看到的时候已经是二O二三年了,这个美编里的故事早已在他们同学中耳熟能详,现在,居然因为美编补充后的一年之时,接着产生了我根据这个美编而重新找到了他的故事,又因为他们与我哥也很熟悉,而我又是汉奇儿时的好友,我猜测,这双重的关系也令他们感到惊讶和不可思议,自然而然,他们对我也产生了亲切感,纷纷发表感言,而这些感言,胜坚也及时转达给我,从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和关爱。原本以为事情就这样带过,怎料道,在去年八月的一天,胜坚电话告诉我,他们的班主任杜老师在海外将于九月回国,希望搞一个小聚会并邀请我参加,同时,汉奇也告诉我,他们的另一位张宝铨老师届时也会专程从深圳赶来赴会。我与杜老师素未谋面,也没有机缘聆过听她的教诲,当听到这消息时,我有点不知所措,更有点茫然,因为是前辈诚邀,我就答应了,我当时不知道中间有什么故事发生,何故他们的老师会邀请我,后来,随着事情的逐步进展以及汉奇在聚会后写的续篇中,我才慢慢梳理出一个大概。</p><p class="ql-block"> 原来,杜老师与她的学生们也分别了二十八年而没有音信,而她的弟子们对这位恩师也是念念不忘,经汉奇胜坚他们多方努力寻找,个中因由也迂回曲折,颇费周章,几经艰辛才与杜老师联系上,而胜坚与杜老师通过越洋电话联系上的时间比我与汉奇的重逢只是早了那么几天。这么有意思的事情一连串地出现,倒也是人生难遇,写小说也难找这样的题材,更为难得的是杜老师也是性情中人,她感念她的弟子时隔多年仍然对她心心念念,为了寻找她而费尽心思,继而她从我写的回忆里得知我与汉奇的情谊隔断了半个多世纪才因为一个美编得以重逢,这两件事使她感慨人生的情谊并非时光可以隔断,因于此,她提议来一次相关人员的大重逢,并热情地邀请了我,而汉奇学校的张宝铨老师因阿奇的美编而动情,又因我与阿奇重逢故事而动容,在杜老师提议相聚之日从专程从深圳驱车赶来参加聚会,这就更使聚会增加了热烈的气氛。虽然,相聚因故事而起,但纯真的情缘却是共鸣,如果没有从那个艰苦年代走过来的经历,没有一颗坚守淳朴友情的初始之心,是不会有这种感受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唐代诗人李白写过一首诗,其中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被广为流传,说的就是友情的深厚,难以度量。我又以为,杜老师牵头组织聚会畅谈友情的高潮过后将会回复平静,但,在去年的十二月下旬,我再次领略了何为好事连连,胜坚又一次电话告诉我,他们的同学陈振坤关志红夫妇将于今年三月份自海外返国探亲,届时将会宴请他的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聚会,因他夫妇与我哥我嫂都是同学,感情至深,以往每次回国总会相见,他也从我写的回忆知道了我,特此,他通过胜坚以电话的方式提前邀请我参加他们的聚会,在今年春节过后不久,为显重视,他夫妇俩就通过胜坚给我发来了微信的专函邀请:</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我与陈大哥夫妇从未见面,也无交往,只是以往偶尔听我哥提起过,印象不深,但他俩对我哥嫂感情深厚,情谊难忘,由彼及此,约我见面,说见我犹如见我哥,临近之时,又专函邀请,可见情意深重,盛意拳拳,令我除了感动,就是盛情难却了,我立即写了一个简短复函,通过胜坚发回给了两位学长,应邀赴约。</p><p class="ql-block"> 聚会当天,汉奇和胜坚一如以往的细心,早早就在地铁出口等着我,陪我一起前往餐厅,免得我有任何的唐突和一丝的不自然。</p><p class="ql-block"> 来参加聚会的还有杜老师夫妇以及汉奇胜坚他们等一众同学二十余人,他们都对我的到来表示了热情的欢迎和温馨的关心,言语之间满含友爱关怀,我与他们也相谈甚欢,彼此有很多共同语言。他们都很不容易,经历了一段刻骨难忘的蹉跎岁月,但他们乐观豁达,待人随和,到今天都能安享晚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那种深厚的情谊,淳朴的真心,随着他们的一颦一笑如冬日暖阳,沁人心脾。</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现在物质是丰富了,但人性却变得光怪陆离,甚至屡屡出现为了利益无所不用其极的人和事,友谊的小船在当下的江湖里说翻就翻的事例屡见不鲜,当今尚能够保持纯洁友谊之人已经少之又少了,多年来的职场辗转,我不敢说阅人无数,但经历多了,养成了凭直觉就判断出感情的真伪。在以往艰苦年代,虽然物质匮乏,但社会生态良好,人与人之间相对友善,那时除了生计之外,一切都活得阳光、洒脱、自然,那时结下的情谊相对真诚单纯,而近几十年来,物质逐渐丰富,温饱早已不是必须,但社会生态却日益复杂,人与人之间关系微妙,家家都装防盗网,人人都有戒备心,而且还需要时时谨慎、小心、冷漠。在这环境下,你若想有所建树,你就无暇防范身边小人,你周边的人有些是和你下棋的,每走一步,都暗藏杀机,在你努力做事之际,不知何时会射来一支冷箭,你若想洁身自好,就只能把精力放在那蝇营狗苟趋利避害之中,哪怕不求胜算只求自保,但那大好的光阴却又这么无奈地消耗了。因此,现在这种纯真的情谊非常珍贵,能够参加这种纯友谊的聚会,我真的有点感动莫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五</p><p class="ql-block"> 生活中的不期而遇,都是命运给予的惊喜,遇见的都是天意,拥有的都是幸运。经过这么一连串与汉奇和他的同学老师们的交往,我又再次感受了那种久违的纯洁友谊,这可是一种稀罕的情谊,这种没有掩饰没有目的的情谊着实使人陶醉。有人说,人与人的交往会有三次相知,第一次知面,第二次知人,第三次知心,而这一而再,再而三的聚会令我获益匪浅,除了感受到深厚的友谊之外,还深刻感受了缘分之美妙。长久以来,我不能清楚地说出缘分的由来,我觉得或许是与运气有关吧,缘分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有一些较真者,把量子纠缠与缘分扯上了,我功夫不够,难以置评,但感觉是实在的,我平常喜欢独处,独处时能够使我可以选择性忘记一些事情,也能够思考更多问题,我思考着以往没有思考过的缘,我现在所经历的或许就是佛教那因缘果的关系,设想,如果没有汉奇在他的美编中特意提到了我,就不会产生以后的故事,可见汉奇非常重友情,而我也一直对他印象深刻,他的行为曾影响了我,激发了我的动手和自学动力,只是时光一晃半世纪,原以为昔日的情谊只能存在虚无缥缈间,怎料到重逢的奇迹出现,两人的彼此惦念,这就是因,而且缺一不可;汉奇美编的叙事生动而文采过人,以至引起了众多的共鸣和传阅,最终辗转通过我同学梁健之手飘到我面前,才有了后来重逢的一幕,我与汉奇相识于孩童时代,却重逢于儿童节当日,这其中没有人为的刻意,一切是那么巧妙自然,杜老师和张宝铨老师的关怀以及陈振坤夫妇的诚邀,也是出于心底里的善良和对友谊的纯洁偏爱,才使我得以参加了一次又一次的聚会,缘分就是来得这么自然而然,这期间,一切都发生得那么顺理成章,那么的不经意却又那么的奇妙,整个过程是那么的流畅自然,这是缘分之使然还是人性本善良的自然?我相信兼而有之,但缘是主要。至于果是什么,当然不需要去解析了,那就是人间自有真情在,宜将寸心报春晖。我相信,日后,这种无价的情谊必将继续下去,在这种温馨的情谊之中,会有更多的新篇章。所以,我怀着感激的心情来接受它,享受它,也更加深信了佛教劝人为善的道理,心有善念,将有善缘,必有善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六</p><p class="ql-block"> 罗曼.罗兰有一名句:朋友,是照亮我们黑夜的一束光。我没有读过罗曼·罗兰的著作,没有考究这句话的真伪,但我认同这种说法,但西方的语言太简单了,还是我们中国的一句古诗更为精辟,那就是: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万千世界,虽然也是朋友,但只有知心的才值得拥有,在当下,朋友有许多,知心有几人?随着岁月的增长,能遇上可以敞开心扉说话的人越来越少,能够真情流露的更是罕见,而始终保持善良纯洁感情的朋友,可遇不可求,在这纷纷扬扬的世界里,物质易找,真情难求。</p><p class="ql-block"> 岁月催人老,人生如过客,从前看不懂的事,如今都懂了,真正跟你有缘的人,兜兜转转,还是会遇见,而跟你无缘或是缘分浅的,只会是擦肩。时光瞬间就过去了大半辈,转眼间,我们都已青丝为白发,蓦然回首,只剩人世沧桑。</p><p class="ql-block"> 现在已是阳春三月,羊城早已花红草绿,繁花锦绣,春意盎然,在这宜人的春天里, 让我们享受当下吧,祈望一切所愿皆至,让余生充满快乐。 </p><p class="ql-block"> <b>结识皆是缘分,也是幸运,祝福各位师长师兄师姐们,一生喜乐,平安顺遂!</b></p><p class="ql-block">2024年3月1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