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我的一个特殊节日

永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今年的农历(甲辰)正月十八,对我来说,是个特殊的节日。这一天是我们初中同学聚会日,几十年来同学们都非常珍惜。同学们“法定”每年正月十八为同学聚会日,曾经立下约定,即使最后剩下两个人,也要在这一天見上一面,叙叙同学情。犹其今年的正月十八,更有着特殊的意义,是我们同学六十周年,一个甲子。</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时光荏苒,一晃60年过去了,当年(1964年)全旗(科右前旗)最优秀的学子,考进乌兰浩特一中(初中三班),从那时起,我们就是同学,这份同学情,在我们心里定格了永远的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初中三班,全班共有54名同学,当时来自科右前旗的各乡镇公社,和乌兰浩特的四面八方。现如今分散在全国各地,有的病魔缠身,有的去了天国。今天到场是居住在,乌兰浩特市的部分同学,还算不错一共来了十二位同学,最小年龄74岁,最大年龄78岁,别看年己过古稀,个个还是精神抖擞,虽然脸上布满了岁月的沧桑,头上頂起了银色的白发,但谈笑声还是当年的情景,刹那间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学生年代,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情,就像打翻了一坛老酒,浓浓的,醇醇的,热情火辣辣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按照惯例,开场白由年龄最大的赵明文同学说起,他事先已有准备,说:“年龄大了,丢三落四,还是照稿唸吧!”说着从兜里掏出,事先准备的稿子,推了推眼镜,开始了他的演说。</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1964年的9月1号,我们正式成为了同学,我们这些同学,是当时学生堆里的佼佼者,可以说是百里挑一,有的学校只考上几个人,有的公社只考上一两个人,能到乌兰浩特一中上学,是我们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当年的我们,青春少年,风华正茂,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求索,一次次紧张的考试,一次次欢乐的农场劳动,在教室、在宿舍、在食堂、在操场、在图书馆,在支农的田间,到处都留下了,我们青春的身影。</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经历那段特殊时期,文化大革命,革命大窜联,复课闹革命,上山下乡的洗礼,使同学的感情更加醇厚,不是亲人胜亲人。席间同学们争说往事,激情而热烈,从班主任老师说起,到课任老师,从1号同学到54号同学,点名到姓,唤起了当年的记忆,一个个活生生音容笑貌,历历在目,青春再现了那个年代,轶事不穷,故事连篇,甚至连同学们给起的外号,都记得一清二楚,想不起大字名,叫一声外号,同学们就知道是谁了,笑声乐声把我们带回了从前。</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60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往事如烟,感慨万千!正如郑文波同学,为同学60年聚会,填写了一首《清平乐》词那样;分别六秩,翁妪激情溢。沧海桑田驹过隙,万语千言难止。席间遥想当年,几多往事如烟。诚笃举觞祝禧,充胸感慨平添。</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