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呈坎古村落(八卦村)

卫星

<p class="ql-block">  呈坎古镇坐落于安徽省黄山市,依山傍水,汇集着全国独一无二的明清建筑群,自古被视为风水宝地,是一个集自然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千年古镇。</p><p class="ql-block"> &nbsp; &nbsp;罗珠(公元前245年——公元前155年)</p><p class="ql-block">黄山市徽州区呈坎村(八卦村)罗姓始祖。世人尊称:罗珠公,字怀汉,号灵知,生子六,汉高祖5年,(公元前201年)罗珠出任江西九江协从灌婴侯,始筑南昌城,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罗珠奉命调进京任治粟内史主管农业。官拜相同大司农,乃西汉一代贤臣。汉高后5年(公元前182年)吕后临朝称制,纲常紊乱,罗珠谢病辞官不仕,隐居洪崖山,罗珠公逝于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丙戊九月十八日辰时,享寿九十一岁。</p><p class="ql-block"> 罗珠公是天下罗氏之祖。天下罗家无二派,自罗珠之始,家族繁衍,分支发展脉络清晰,家谱记载严谨有序。 </p><p class="ql-block"> 据史书记载, 萧何根据得到的秦朝留下的国情资料,立即(公元前202年初)启用了秦武陵县县吏罗珠为汉朝的治粟内史。治粟内史(秦汉时期相当于至今的财政部部长)罗珠负责管理经济发展,筹集税款,满足朝廷日益增长的财政需求。《史记》没有记载汉初的治粟内史是谁,更没有罗珠的名字,但记载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长乐宫建成(萧何负责筹建);咸阳改名长安,于是京城由洛阳迁都到长安。刘邦称帝两年便建造成皇宫—长乐宫,第三年(公元前199年)又开始建造更为壮丽宏伟的第二个皇宫—未央宫,第四年(公元前198年)未央宫建成。如果财政上没有足够的实力增长是不可想象的,单靠萧何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是做不到的。增加更多的财税收入,这就是治粟内史罗珠的职责。</p><p class="ql-block"> 东汉神秘八卦村叫呈坎,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这句话是南宋理学家朱熹说的,双贤指的是,罗颂,罗愿,两兄弟,哥哥罗颂在湖北做官,写了湖北的地方志(颍州集),弟弟罗愿研究易经,写了(新安志)还把三国时期的龙溪村改名为呈坎村有这样一句话,“登黄山天下无山,游呈坎一生无坎。”呈坎,这个偏徽州大地一隅的小山村,究竟是有什么样的魅力吸引得人们接踵而至?她蕴含了多大多深的谜团,让人们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为何历来被视为徽州的风水宝地,成为前人探索发现生命玄奥,感悟先哲圣言的神秘地带?</p><p class="ql-block"> 呈坎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古时名为龙溪。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自唐末江西南昌府罗天真、罗天秩堂兄弟俩举家迁此“择地筑室而居”改名呈坎以来,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世界迄今发现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八卦风水古村落。据统计,现呈坎村民有四千多人,罗姓家族占全村人口的35%以上。</p><p class="ql-block"> 呈坎是一个很特别的古村落,安徽徽州地区山多,虽地处江南,但不能谓之水乡,然呈坎则不同,依山傍水,至今仍保持着建村时的整体布局和街巷水系。现有宋、元、明、清的古建筑130多处。呈坎四周矗立着八座大山,溪水绕村而过,恰似天然八卦图。呈坎村分为内外八卦,内八卦则是这个村子形如八卦阵,外八卦则是由八座大山将村子围起来形成外八卦。呈坎村面对灵金山,背靠葛山,河东河西分别有上结山和下结山,龙山与龙盘南北相对,又以河为界,犹如两把太师椅相扣,古村正好处在藏风聚水的最佳位置——灵穴之中。《易经》中阳为呈,阴为坎,故取名为呈坎。当年罗氏兄弟举家迁居至此,依八卦风水理论改建村落,使得天然八卦与人文八卦有机融合。这里也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祖居地,他留下“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的赞誉。国画大师刘海粟也曾赞叹:“登黄山,不可不去呈坎。”</p><p class="ql-block"> 在村口可以看到一个很大的湖,这个湖叫永兴湖,寓意是永远兴旺发达,对于村子来说是聚水纳财的意思。而村子周围有山水环绕、五星朝供、负阴抱阳,非常形象地表达了“纳四水于村中,聚水如聚财”的传统古徽州文化理念。</p><p class="ql-block">漫步于村里青石铺就的小巷,仿佛穿越回了古代。历经1800多年的岁月沉淀,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街一巷无不散发着时光的味道,越久弥香。</p><p class="ql-block"> 呈坎村并不大,却有三街九十九巷,宛如走进八卦迷宫,整个街巷网状分割、星罗棋布,构成网状的经纬线就是水圳和各条街巷的道路。据说进入小镇一定要有当地人或者导游带领,否则外人进去容易迷路,想出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进入古村一定要记好导览图哦。这么好的风水宝地,也造就了自古以来就人才辈出的局面,东汉三国时期东吴孙权的统帅诸葛瑾、吕蒙平定山越人,孙姓在此定居,以后最有名的是呈坎罗氏第八世祖罗汝辑之子罗颂和罗愿,两个兄弟非常有出息,一个官居知州,一个荣登进士,后来两兄弟都进了孔庙的双贤祠。而他们的父亲罗汝辑早年也官居起居郎兼侍讲、大理寺丞和吏部尚书。这样一家父子都荣登进士,兄弟双称贤,也难怪宋朝理学家朱熹称赞呈坎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了。</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nbsp;&nbsp;</p><p class="ql-block">&nbsp;&nb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