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情满怀上讲台

关巍

<p class="ql-block">  “在座的各位青年才俊、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p><p class="ql-block"> 作为国防工业战线上的一员老兵,今天十分荣幸地向大家推介我们企业——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公司。在中国航发,黎明恰如她的名字,代表着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光明和胜利。黎明,是行业的龙头企业,我在这里已工作近40个年头,每每讲起工厂中的一人一事、一草一木,如数家珍,豪情满怀。”</p><p class="ql-block"> 这是近年来我在每一所“双一流”高校的每一场校园招聘宣讲的开场白。</p><p class="ql-block"> 两年前,“退二线”的我重回人力资源部,重拾熟悉的工作,和同志们一起奔走于各高校,招揽优秀人才,助力航发发展。</p><p class="ql-block"> 说老实话,校招工作不轻松。我在过去一年就有近70天的时间公出在外,一座座城市、一所所高校地跑,双休日都是在出行的路上,宣讲、面试,答疑、解惑,动员、签约;我还受聘担任了西工大、哈工大、大理工等7所高校“学生职业发展导师”,举办了多场讲座;即使在疫情期间,也是线上线下忙得不亦乐乎。</p><p class="ql-block"> 说老实话,校招工作责任大。校园招聘,既关系公司的发展未来,型号的科研生产需求,也关系到每一名学子、每一位员工的个人成长。兼而顾之,才能实现“双赢”、“多赢”。想一想,我们在建厂之初,国家从全国各地选调了8883名技术专家、能工巧匠,组建了黎明厂的初创团队,70年我们昂首走过,成就大业,创造辉煌,正是靠着一拨拨、一代代的优秀管理人才、优秀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不懈努力,砥砺前行,终成中国航发事业的“共和国脊梁”。</p><p class="ql-block"> 还记得我刚进厂的那个时候,黎明公司真的不容易,正在生存发展的谷底徘徊。我在彼时的锻铸厂11车间,从一名一线员工做起,近40年风雨兼程,一路走来,个人的成长始终与公司的改革发展紧紧绑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成为了公司走出低谷、跃上葱茏的参与者、亲历者和见证者。</p><p class="ql-block"> 所以,我觉得,我有资格讲好黎明发展的故事,也有义务讲好黎明发展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每次来到高校,面对一张张青春向上的脸庞,一股股生机勃发的力量,我要豪情满怀上讲台,讲好航发故事,讲好黎明故事。</p><p class="ql-block"> “好马配好鞍,好船配好帆。各位C9、G7高校的学子们,是有着军工情怀和青春热血的当代青年,是当之无愧的时代骄子。你们要不负青春,不负所学,要建功立业,成长成才,就要选好企业,选对平台。”</p><p class="ql-block">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无论你是J16,还是J20,中国航发黎明就是助力你长航距展翅高飞的加油机,是你澎湃热血、实现梦想的大平台。我一定要和同学们讲清楚,为什么我们是行业龙头,一是体量,二是历史,三是产品,四是技术。我们是中国航发27家成员单位之一,作为一家企业,无论员工总数,还是销售收入和利润都占有集团总数较大的比重,这是我们的体量。今年3月31日,我们即将迎来70年厂庆,这是我们光辉的历史。如果你有兴趣打开历史,往前追溯,我们还是一家地地道道的‘百年老店’。今天,我们的产品已然是国防中坚力量,为主战机种提供了主要动力。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要让中国的飞机用上强劲的‘中国心’。这也体现了我们的技术领先。”</p><p class="ql-block"> 每每讲起这些,总是抑制不住心潮澎湃。我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好“三改一加强”,打通发动机“大修线”,开始我们爬坡过坎、走出低谷的助跑、起飞。我们奋战在航空发动机主战场,干好太行发动机的主产品和航发核心主业,依托党建“铸心”的政治优势保驾护航,不断加力、爬升,祖国蔚蓝的天空上有我们大写的“黎明”。虽然临近退休,我依然要站好“最后一班岗”。我想,即使有一天退休了,我的心里也始终以“我是航发黎明人”为傲,即使无需我再为黎明发展做些什么,我也在心底里默默地为黎明加油,祝愿“黎明明天会更好”!</p><p class="ql-block"> 豪情满怀上讲台,讲好航发故事,讲好黎明故事,这也是我们一家三代航发人的共同心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