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清水江果真是名符其实的清澈见底的一条江,充溢着灵性,像碧绿翡翠的巨蟒逶迤行进在贵州东南部的崇山峻岭之间,或时如轻柔绵软的纱巾拂开烟岚,曼妙旖旎于坦荡宽敞的浅滩,抚平涟漪浮动的曙光;或时如辽阔草原的野马群,迎风飘逸着长长鬃毛和高翘尾巴,在烈日下奋蹄奔腾于高险峡谷深处;或时如江南少女悠闲摇荡在荷叶田田中的乌蓬船,渔舟唱晚驶向天边的红霞,继而静静地流淌着一弯新月,永不停息地向前倾泻。</p><p class="ql-block"> 这条可以追朔到旧石器时代原始农耕文化的河流,把上千年的人类文明积淀并定格在黔湘渝交界处。它的灵性孕育了3颗联珠,次第溅落成贵州省松桃县的迓驾镇,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的茶峒镇和重庆市秀山县的洪安镇。3颗珠宝由翡翠色的飘带牢牢连接在一起,模糊了其间的行政区划线,人们也就把这一方水土称之为“一脚踏三省”。这就是著名作家沈从文笔下《边城》中,具有浓郁的湘西少数民族风情的小镇——茶峒。</p><p class="ql-block"> 世间万物总是相辅相成、相互庇佑的。作家笔下的小溪清澈且极具灵性,滋养得一方水土充满灵性,让优秀作家的灵感一触即发,进而催生出《边城》这部有灵气的作品,成就了作家的文学创作辉煌,蜚声文坛。从另一端说来,正因为有了著名作家写了《边城》,才让这个社会经济,人文环境多元化发展的边城小镇更具灵性,驰名中外。</p><p class="ql-block"> 《边城》里的故事,美丽动人,故事里的人和事令人倍感亲切: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边,住着老船夫和外孙女翠翠,还有一条大黄狗。小溪是川湘往来必经通道,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公家安排一只方头渡船,使用人力来回拉动以便利交通,这办法尽管原始而笨拙,但也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简捷实用的好手段,算得上没有办法的办法了。祖孙俩人就成天带着大黄狗在这“拉拉渡”拉船载人渡物,靠维薄薪酬维持生活。</p><p class="ql-block"> 在城中吊脚楼上居住着掌管茶峒码头的船总叫顺顺,有俩个儿子,老大名叫天保,老二名叫傩送。俩兄弟都喜欢上翠翠,可翠翠喜欢的是老二傩送,兄长天保托媒人提亲后,才知道老二也喜欢翠翠,于是商定兄弟俩采用轮流唱山歌的方式表达感情,让翠翠自己从中选择。老二是唱歌好手,兄长不会唱歌,就约定俩兄弟一起去碧溪边唱歌,大哥的轮次也由老二代唱。唱了一夜山歌后,大哥驾船远行做生意不幸遇险身亡,老二再也没去唱了……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老船夫死了,老二傩送因为兄长的不幸死亡而忧伤,最终驾船远行,再也没回来。</p><p class="ql-block"> 往事如烟却又悠长绵远地存在着,此为之不朽。沈从文笔下的翠翠和傩送、天保之间的爱情故事,将20世纪30年代的茶峒自然景物和生活风习,错综有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时间如清水江那清澈见底的流水静谧流淌到今天,那凭水依山的小城古镇,河街上的吊脚楼,吊脚楼上当年沈从文旅居写作《边城》的小屋,“拉拉渡口”引缆索的渡船,船渡到对岸的翠翠岛,翠翠岛上含情脉脉伫立眺望的翠翠,翠翠脚边曲颈舔着翠翠裙裾的大黄狗,还有关系茶峒“风水”的白塔,更有幽深青翠逼人的竹篁,竹篁中交递鸣叫的山雀等等,一切都依然顾我地自然而又清丽地存在着,且用其强大的生命力,魔法般吸引着一浪高过一浪的,因小说《边城》慕名而来的游客寻踪觅迹,如穆斯林的朝拜者,吮吸着湘西未受现代文明所侵蚀的独特之美。</p><p class="ql-block"> 边城悠悠!边城的人如翠翠,可爱、质朴;边城的风光明净、秀丽;边城的故事如《边城》,凄美、动听。</p><p class="ql-block"> 唉,翠翠喜欢的那人也许真的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