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从湘乐街道由西向东行进,到达东头“丁”字路口时,左拐前行右转弯出东城门后,沿石盘公路继续向前行进约30m左右,道路的南面就是恢宏大气,人杰地灵,具有68年办学历史的宁县第三中学(县教育局直属完全中学,科级单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学校面北而开的大门,右侧是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矮墙,上面用华文宋体镌刻着“宁县三中”校名,左侧是方便行人出入的单扇电动小门,看门老头就住在小门后面的平房内,中间是供车辆出入的大型电动推拉门,门口悬挂的校牌是由原甘肃省委书记,甘肃省地方史志编撰委员会主任王秉祥(宁县九岘乡人)同志亲笔题写的,行楷字体,一气呵成,点画遒劲有力,结体行云流水,布局恢弘大气,把欧体的险绝与二王的飘逸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出入的师生和家长心生敬佩。校内六幢高楼和两排平房林立,办公、教学、餐饮、住宿分局域管理。这就是陪伴我度过二十多个春秋,目前仍在坚守的地方,硕果累累的秋季,我和同事们一起欢笑着迎来懵懂无知的学童,热情似火的夏季,我们又送出了一批批青春靓丽的高中学子和薄技在身的职专学生。尽管学校生活枯燥单调,每天三点一线,起早贪黑,忙忙碌碌,年复一年,周而复始,机械重复,看似一成不变,但随着人生阅历的不断增加,工作性质的交替转换,静下心来,细细思量,有收获的喜悦,也有错失的遗憾。知命之年的我顿觉生活聒静而恬淡。闲暇之余,总想为自己魂牵梦绕的这个地方做点什么。我奔着知己知彼的心理,在学校图书馆翻阅了大量的书籍,探寻和了解湘乐这块风水宝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沿革,但遗憾的是在学校图书馆,只找到了一本旧版《宁县志》(1995版)和庆阳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李兴义老师主编的地方教材《红色热土 美丽庆阳》,由于手头资料较少,意犹未尽,我又先后在宁县图书馆和庆阳市图书馆借阅了相关史志。摘抄整理了许多详实的资料。</p><p class="ql-block"> 晚饭后外出散步消食时,又与许多年龄较大的村民就湘乐古城的轶闻趣事,进行了交谈,有村民讲到,前几年在湘乐古城内宋塔周围横倒放有数十条大型石碑,上面镌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他们没有仔细辨认过,可能与湘乐古城和宋塔有关,但现在石碑已经荡然无存,不知去向。对于以上所述的问题,我颇感兴趣,工作之余,经常出去实地走一走,看一看,总想为湘乐古城进行代言,努力讲好湘乐故事,帮助有志之士揭开湘乐古城的神密面纱。</p> <p class="ql-block"> 湘乐人文历史深厚,县制自秦朝(公元前221年)李斯推行郡县制时设立,署衙十分简陋,没有像样的城廓,到西汉时仍是县治延续,属并州。王莽篡汉后改“襄洛”为“上党亭”。东汉时由于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南侵,战乱频仍,好多土地被游牧民族占领,朝庭无力回收,鞭长莫及,导致湘乐县废置。历史进入北魏,在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孝文帝又置襄乐郡,辖襄乐、复施二县。《魏书》上记载:“襄乐,前汉属上郡,后汉、晋罢,后复属”。南北朝时期,为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西魏曾在湘乐设置燕州,一直到后周时才被废弃。《太平寰宇记》在记述这段历史的时候写到:“襄乐县,东八十里,旧二乡,今四乡,汉襄乐县,北魏孝文帝改“洛”为“乐”,县城仍在西魏燕州城也”。周地图记:“西魏文帝大统十六年(公元550年),置燕州,因筑此城”。清一统志又云:“燕原在宁州东北六十里襄乐镇。西魏置燕州于此”。隋大业初又置豳州及北地郡,领六县,襄乐县即为其一。</p> <p class="ql-block"> 湘乐古城为背北面南的扇形结构,城墙全部为土质夯筑,古县城高大雄伟,建筑奇特。背面紧靠北山,新修的石盘公路依山婉延上行可到达宇村塬;东临湘乐川,沿旧石盘公路可达盘客塬,可延伸到罗山府、午亭子;古城东北角为直角,东、北两面城墙为规则的南北、东西走向,也是该古城墙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部分。东面古城墙长约23Om,残高3—5m不等。北面城墙紧邻北山,长约27Om,残高也在2—6m之间,并有保存较为完好的城垛3个,当地人称之为“炮台”。东面和北面城墙都有不同程度的修葺痕迹,尤其北边城墙,各个不同时期修补痕迹非常明显,肉眼可见的夯土层厚度大约在8—20cm之间。北面城墙下的护城河至今仍在,现被附近居民作为蔬菜基地。东北两面城墙内含有黑陶、红陶残片和大量粗、细布纹瓦片。东边城墙中部约60m,在2015年暑假被宁县信用合作联社湘乐农村信用社扩建时整体铲除;南面城墙受襄乐河的影响,修成了弧形。西边城墙因公路拓宽和湘乐公社修建猪场时损毁严重,仅存湘乐砖塔西侧不足60m的一段,整体保存断断续续,高低不一。残存最高处约3m,宽约2m。南面弧形城墙完全依据湘乐河北岸河床走向修筑,除东南角和正南有少量残存外,大体已不复存在,古城隔河与药王山呼应,沿公路盘山而上可直达石鼓和春荣。湘乐古城共开东、西、南三个城门,东门位置在今湘乐东西街道的东头处,现已为民居,沿公路可直达金村塬。西门在东西街道的西头出口处,今已无存,沿庞家川公路向西南方向行进30Km左右可以到达宁县城,也可通往春荣塬和南义塬。南门在东南角,即今湘乐镇派出所门前位置,与东山隔河相望,在北宋时期,东山上建有玉泉观,香火袅袅,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在解放战争时期,因东山视野开阔,进退自如,曾一度为新宁县政府驻地。出南门沿平道川经九岘、正宁可以到达关中地区。</p> <p class="ql-block"> 在唐代,襄乐县属关内道宁州统辖,地位比较高。《元和郡县志》对唐代襄乐县的情况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述:“襄乐县,西南到州六十里,属上郡。后周属北地郡。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属宁州,唐朝因之”。北宋时定都开封,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襄乐县虽属宁州彭原郡,但地理优势明显下降。北宋灭亡后,女真族金政权占领了庆阳一带,虽然襄乐县仍属宁州彭原郡,但整个宁州的地位也下降了。蒙古族建立元王朝以后,定都大都(北京),庆阳在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地位继续下降,蒙古贵族推行的“达鲁花赤”制度,实行大行省、大州县,而于至元七年并襄乐、安定﹑定平三县入宁州,宁州仅领真宁一县,从此襄乐县废止,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p><p class="ql-block"> 湘乐曾是陇东历史上设县最早,延续时间最长﹑农耕文明最为发达的县份之一。从秦朝(公元前221年)开始设县,到元代至元七年(1270年)废置,在15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隶属虽然几经变迁,但却长时间延续了下来,在隋唐以来又成为陇东农业文明最为发达的地域。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应当铭记历史,敬仰先烈,教育子孙后代,推介和宣传好湘乐人文历史和风土人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