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不辍 芳华尽灼— 对母校的回忆和祝福

万千

<p class="ql-block"> 时光轻煮雨,岁月巧缝花。曾几何时,在青春年代,我们快步疾行,途经沧桑,无暇停歇流连或沉浸于倒回,重看云卷云舒,追忆花开花落 —— 对母校二附中,我人生中的一个驿站,我把她轻轻地暂时放下,去应对人生中接踵而来的现实挑战。这看似渐行渐远的曾经,实则有着在生命中珍藏一世的风景。当年华老去,生活可轻描淡写拈得一份悠闲时,记忆深处积淀的岁月花絮,会不时地翻飞涌动,触动心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17年底,中学同学王建兰曾陪我去二附中老校址探访,学校是在金沙江路155号,隔着紧锁的铁门,我们触目所见的母校旧址,已然是故垒西边,楼空园残,不禁令人联想到影视剧中所呈现的被废弃的深宫后院。后来,通过同学发在微信中的照片和视频,我得知那些教学楼最终被彻底拆除,心里不免有些暗自伤怀…… 曾经的母校旧址,从物理的角度来说,消失后便再难寻觅踪影,但在我的记忆中,将永远为她保留一席之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就读二附中的四年,处于同龄人都不会忘却的特殊时代 — 1969~1973年。当时,我们完全得益于地缘关系进入二附中学习 —— 都住在师大一村而就近从师大附小升入了二附中。我们班里,很多同学都是从幼儿园甚至托儿所一路走来,一起玩耍和成长的发小。在二附中学习的四年中,同学们彼此的亲密无间,现在想起来,依然温馨难忘;也许它就是我们在那个时期的一个独特印记 :每天,我们去二附中上学,会从一村(生活区)的先锋路进入师大校园,沿着赤水桥、光华路一直往北走到二附中大操场,从那里进入二附中。</p> <p class="ql-block">我们上学所经过的赤水桥和光华路</p> <p class="ql-block">  这一路上,同学们大多会选择与自己住得近且关系密切的人,结伴而行,三五成群一起走着,热闹劲就可想而知了。放学回家时,不一定完全重复上学时的搭伴而行,而是会根据回家后做功课的内容或怎么玩而选择与谁同行回家。记得我在二附中时,虽然在班级女生中属身高之最的一分子,但因眼睛近视而被安排坐到了前排。我的同桌小左同学对数学是心有灵犀(她父亲是多年后任二附中校长的王鸿仁老师),她能迅速理解接受老师的讲课,做作业时毫不含糊。而我在做数学作业时,却常会力不从心。有时放学了,我就跟着小左和与她邻近的几个同学一起走回一村,到她们的家里一起回顾老师上课的要点,然后各自独立完成作业……</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中学时代,由于社会动荡,几乎所有文学书籍都被视作禁书,无法公开借阅。但因为我们同学都住在一村,每个人都有来自家庭和邻居及朋友的借书人脉,于是,大家就私下里彼此互相借小说阅读,几天读完一本,再还给对方,交换另一本。我也是在那种传阅中,读到了《安娜 ·卡列尼娜》、《红与黑》、《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三国演义》、《红楼梦》、《林海雪原》等许多中外名著。不知不觉中,我由此大大丰富了自己语文的词汇量及文学知识的储备量。我们班级几个爱好文学的同学,平时会在一起玩,玩的时候会很自然地交流自己阅读的内容及感想。在中学毕业后几十年的一次同学聚会上,有同学竟然还记得我在中学时, 用自己的零用钱买的一本短篇小说的书名,甚至还复述出我曾经兴之所至随口而出的诗句。那时的课外阅读,对我的中学语文学习,无疑起着推波助澜、润物无声的作用。担任我们班语文课教学的严秀英老师,对于我这样对语文有兴趣,却有几分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状态的中学生,大胆打破常规,创造机会,因材施教,让我和班里语文学习较好的同学(记得有刘皎同学),在课后参加年级语文教学组的专题研习活动。置身于老师的圈子里学习听讲,我多少有点受宠若惊,但真正令我满足的是,我竟然第一次听到了那么多语文课本上看不到的关于语文的知识和理论。我奋笔疾书做着笔记,恨不得像海绵吸水般地一下子把在活动中的所闻所见,全都记录下来。参加这样的活动,对我的语文学习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直到今天,我还记得在南楼走廊上,师生共同研习的场面与景象;还记得那天洒落在走廊和我身上的明媚阳光;还记得我身披落日熔金的晚霞,回家时一路的雀跃欢畅……</p> <p class="ql-block">  二附中教过我们或没有教过我们的老师,有不少也是住在师大一村,如我们的英语课老师周建英、物理课老师陈延沛、语文课老师刘钝文;74届的班主任万琳老师、其他年级的数学老师荣丽珍,等等。作为学生的我,与老师们同住一个生活社区,对老师们的起居环境非常熟悉,亦亲眼目睹他们在严肃认真教学以外的日常平凡生活。如上提及的老师中,有的当时是住在条件设施简陋的东楼、中楼和西楼,楼里每家都是单间住房,走廊炊饭,合用卫生,生活上的不便自不待说;当时,周建英老师和刘钝文老师的女儿都还很小,我买菜时,常会与提篮买菜的老师们不期而遇……在我的印象中,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和奔走在生活中的老师, 虽同为一人,却是有着反差的。站在讲台上的老师,是有着强大气场的,这气场来自于他们扎实的知识和不渝的信念;而在生活中辛苦奔忙的老师, 虽因栉风沐雨难掩疲惫,但他们有如自带气泵和定位的气球,有着明确的自我放飞的方向。正是由于老师们长年心无旁骛,坚守教学,不辱使命,砥砺深耕,才获得了教学上的瞩目成就和特别荣誉。就以上述提及的老师为例,刘钝文老师和荣丽珍老师,曾分别担纲各自所在的年级组和教研组的副组长;陈延沛老师和周建英老师,后来都荣膺特级教师;万琳老师被评为全国模范班主任。</p> <p class="ql-block">  今年2月初,从同学王建兰老师发给我的微信中惊获,二附中建校时的元老前辈荣丽珍老师,于2月3日与世长辞。荣老师虽然没有直接担任过我们班级的数学教学,但她对我曾有一段特别的教诲和帮助,她当之无愧是我的恩师。这里,请允许我留一些笔墨,追思和缅怀亲爱的荣老师。</p> <p class="ql-block">2017年在师大校园与荣老师不期而遇,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我和荣老师,曾是可以隔空相望的邻居。印象中,那时住在东西大楼斜对面平房的我,目光越过家门口的空地向左看,夏日里会望见荣老师的父亲,在东西大楼二楼的长廊阳台上小酌怡情,荣老师的妈妈会在那里纳凉和凭栏眺望。因为与荣老师有这么一层邻居关系,在1977年底重新恢复高考的考前备战期,为了把握这来之不易的高考机会,应对“千军万马争渡桥”的挑战,能蓄力而发,马到成功,我便求助于荣老师帮我补习数学。荣老师全然答应了,我也由此走进她家,享受着一对一的“面授机宜”和免费教学。荣老师凭着她丰富的教学经验,抓住重点、要点、难点和我的薄弱点,循序渐进,因势利导,把我这个数学基础薄弱,且已荒废学业多年的学生,迅速带出了盲区,踏上了希望的通途 , 最终我在高考中未被数学所困,有幸成为“77级大学生”,这个具有一个时代符号意义的群体之一员。每每想到自己人生的这一重大转折,我都会感谢邓公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同时感恩荣老师对我的切实帮助。荣老师的人品和师德,可谓善良刚毅,为人低调,宠辱不惊,屡践致远,令所有认识和熟悉她的人,都敬仰和赞叹…… 如今,恩师溘然长逝,学生不胜唏嘘。我虽未能越洋与恩师作最后的辞别,仍望在此方寸之间,略表学生对恩师的敬意、感激和缅怀。愿荣老师一路走好,天堂安息! </p> <p class="ql-block">  母校的老师中,我们的语文课老师兼班主任严秀英老师,无疑是陪伴我们最多最长的老师了。这陪伴非同寻常,因为它有着超乎课堂的空间广度,和跨越时代的时间长度。</p> <p class="ql-block">  中学时,我们曾经历过特殊时代里的下乡学农劳动,那时,严老师与炊事班的同学一起烧饭做菜,她做的红烧肉,浓汁赤酱,肉质嫩滑,肥而不腻,令同学们食指大动,吃起来欲罢不能。对这红烧肉的深刻记忆,让同学们在几十年后与老师的聚会上,还不忘向老师讨教烹饪秘籍。毕业后,同学们各自东西几十年,为事业和家庭的不断奋力拼搏,曾一度减少甚至中断了彼此的交往和联系。网络时代的微信,让同学们又走到了一起,严老师也加入了我们班的微信群,不仅与同学们在群里保持积极地互动,还经常应邀参加我们班的师生聚会。去年是我中学毕业的第50年,我回沪探亲时,终于在同学聚会上,与严老师完成了半个世纪后的重逢。那天,同学王建兰把前几年就为我保存着的,严老师亲手为班里女生钩织的手机袋,带给了我。看着这个漂亮的手机袋,老师的一番情意,不言而喻,尽装入其中了。</p> <p class="ql-block">  就餐时,严老师坐在我的右侧,当年我的同桌小左同学坐在我的左侧。席间,严老师告诉我们,她是在女儿呱呱坠地56天后接手带我们这个班的,2023年是她女儿的人生第52年。严老师这两句话,犹如按下了时间倒流的快返键,瞬间把我的思绪拉回到50多年前,生出感慨万千……严老师将她的人生年华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她也陪伴我们走过了我们的青春年华。看着86岁的老师现在仍思维敏捷,身体康健,我们的心底滋长着几分欣慰几分甜。我们的班长胡伟伟为聚会准备了生日蛋糕,它既是为严老师补庆86岁寿辰,也是为我们自己,回顾青春韶华……</p> <p class="ql-block">  2023年的师生聚会是在金沙江路930号的“私房菜餐厅”,它与二附中最初的老校址相伴在金沙江路上,就餐的觥筹交错间,我难掩久别重逢的激动和兴奋,回家后依然心潮难平,于是我在朋友圈里写下了即兴小诗:</p><p class="ql-block"> 岁月穿梭走金沙,华年共忆剪红霞。</p><p class="ql-block"> 重逢互道相思意,梦里情牵五月花。</p> <p class="ql-block">  2018年10月6号,二附中在浦东祖冲之路一带的新校址,举办建校60周年校庆,特邀请校友回校庆祝,共襄盛举。当时,我因工作关系,无法脱身从大洋彼岸飞回来与大家共赴校庆,虽说颇有遗憾,但见与不见,我都深深地以心相随,热切关注。打个比方,这就像苹果手机的logo图案,那看似远离苹果的一小片,其实永远是苹果整体中的一份子,只不过它一直是静静地在远处,无声诠释着苹果之圆……当时,我从校庆的资料和照片中,看到建于新址的二附中,蓬勃向上,欣欣向荣,努力追求卓越,奋进创造辉煌,心中油然滋生出为母校自豪的喜悦。于是,要在以后回国探亲时,去母校的新校区看看,就成了我志在必行的一个心愿。 </p><p class="ql-block"> 2019年5月16日 ,我在两位中小学同学、也是二附中前员工王建兰和朱琳的陪同下,如愿以偿地参观了二附中的新校址。</p> <p class="ql-block">  仰仗着老校友的身份,我们不仅得以顺利进入学校参观,还出乎意料荣幸地获得了二附中的校徽作为纪念。当时二附中的工会主席,竟是被我的这两个同学“看着长大”的。那天,工会主席带着我们,去教工食堂一起共进午餐;荤素搭配、清淡美味的3菜1汤等(另还有加酸奶和花卷),让我们从舌尖上体验到的舒爽满足,连同切身感受到的母校日益美好的印象,合为一体,穿肠行肚,印在心间。</p> <p class="ql-block">  这一天的参观,属我们在校史馆停留的时间最长。当目光触及到墙上陈列的特级教师的照片时,首先跃入眼帘的,是曾给我们上过课的物理特级教师陈延沛老师,和英语特级教师周建英老师。我们参观时,这两位特级教师已经燃尽生命的蜡烛,乘青云驾鹤西去。我站在他们的照片陈列版块前,浮想联翩,感怀万千。在那个特定的时代里,尽管教学秩序不尽人意,但两位老师恪尽职守,发光发热,呕心沥血,精诚教学。正是有这样优秀的老师并薪火相传,继往开来,母校才得以弦歌不辍,芳华尽灼,从筚路蓝缕走向中天辉煌。</p> <p class="ql-block">  校史馆中,陈列着的二附中金沙江校址模型、枣阳路校址模型和现在的浦东新校址模型,将二附中的奋进历史和腾飞现实,形象地连接了起来,让我们不仅看到了母校的卓越发展,更为母校的不断进取开拓而倍感振奋和自豪。</p> <p class="ql-block">  最后,衷心祝福母校不断追求卓越,培育创新人才;开拓之路越走越宽,华夏名校越办越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浦东新校址的二附中校园</p> <p class="ql-block">  鸣谢:朱琳同学、王建兰同学和陈荷芳老师对拟就此文和参观母校,给予诸多帮助。在此特表示诚挚和衷心的感谢!</p><p class="ql-block"> 备注:本文系将昨日发表在二附中公众号《花无届》上的文章,略作修改,做成美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