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6日,这一天对于众多人来说或许平常,但对我们——那些曾跨越战火、从对越自卫还击战,异国他乡战场归来的老兵而言,却是刻骨铭心。 四十五载春秋前,那场大规模的跨境作战画下了句号,我有幸随部队自越南战场归来,重新投入祖国母亲的怀抱。 时光荏苒,转眼四十五载已逝,但那段硝烟弥漫、生死交织的日子,仍深深烙印在每位参战老兵的心间。 战争的阴霾,如同厚重的云层,始终笼罩在我们的心头,使我们难以忘怀那场血与火的较量,难以忘怀生死之间的抉择。 那些战斗的画面,那些悲壮的牺牲,都仿佛一幅幅生动的画卷,时常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成为永恒的记忆。 此刻,我的脑海中充满了异国他乡战场上的回忆。 那里,没有浪漫,只有残酷与痛苦,悲伤与憎恨。 我所在的55军165师493团,肩负着穿插作战的重任。 而在临战前组建的担架排任务,更是在战火中抢救伤员,将受伤的战友紧急送往战地救护卫生队进行初步救治,再由后勤运输部门和民兵运回祖国,此外,我们还要负责收集牺牲战友的遗体,在战斗间隙搬运弹药。 在越南的那段日子,我们每天都在用肩膀扛起沉重的责任, 无论肩膀是否红肿疼痛,我们都毫无怨言地继续前行。 在异国他乡战场的每一天,我们都在翻山越岭,穿越密林,时常遭遇敌人的伏击,子弹常在耳边、身旁呼啸而过,我们在战场上学会了如何躲避炮弹。 我是 班里的战斗小组长,我从小就喜欢看战争电影,因此将一些在电影中学到的作战知识,传授给战友们, 我们班的战友都是来自农村,他们在农村没有条件看到那些当年只在内部放映的战争影片。 在我们493团担架排里,我的个子最高,所以每次在抢救伤员或搬运战友遗体翻山越岭途中,我总是站在单架后面用力抬, 我们竭尽全力,希望能为受伤的战友们争取到更多的生存机会, 然而,在战场上,我们时常面临着无法挽回的悲痛, 我多次眼睁睁地看着已经用三角巾急救包包扎好的伤口,却无法止住鲜血一滴又一滴地从担架上掉落流淌下来,看着受伤战友生命危险,有的战友在清醒时还会喊出“救我”的语言,我们只能抬着担架气喘如牛地拼命奔跑、拼命翻山越岭,争分夺秒尽快把伤员赶往战地救护卫生队,可是路途遥远,在抬运途中不少战友因失血过多而离去。 尽管 我们深知对于受伤的战友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但在那个特殊时期,我们的空军没有出动直升飞机跨境抢运伤员,这使得很多伤员无法得到及时救治而壮烈牺牲。 尽管如此,我们493团担架排的战友们在林茂排长的带领下,仍然积极执行任务,每天我们都奋力抢救伤员和搬运牺牲战友的遗体。 我们只有身上穿着的一套65式军服,天天都沾满战友的鲜血;我们穿着防刺鞋和袜子在潮湿的环境中度过;我们在没有洗脸、刷牙和洗澡的条件下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28个日夜,这些艰难困苦,对于没有经历过的人来说,是无法想象的。 在林茂排长的领导下,我们493团担架排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荣获了集体二等功。 如今,当我们再次相聚时,仍然无法忘记战场上的那一幕幕悲惨景象:精疲力竭地抬着受伤战友赶到战地卫生队时,战友的鲜血已经流尽;归拢那些被炸得血肉模糊的战友遗体;在荒山野岭中通过浓烈的气味寻找到牺牲已久的战友遗体……这些回忆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我们的心中。 当我们奉命撤军回到祖国时,我们在山中的小溪里洗澡、洗军服时,军服中化出了已经干固的无数战友血液,竟然把溪水都染成了红色!<br>当我们追忆起这些往事,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 我们能够活着回到祖国都是幸运的,可是无数一起跨出国门的战友却没有活着回来,他们的热血与生命已经与边境大地连为一体,永远沉睡在庄严肃目的烈士陵园中。 战争,撕裂了无数个家庭,让无数个家庭痛失亲人,从而,使无数个家庭陷入痛苦深渊。 我深刻记得,当我们部队从广西边防前线,撤军回到广东省龙川县营房的时候,随军家属副团长夫人悲痛欲绝、撕心裂肺地哭喊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灵,咱们493团副团长在异国他乡牺牲了,永远不能活着回来与家人团聚了。 如今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们仍然追忆着那段峥嵘岁月,感慨万分。<br> 在我们复员退伍的那一年,我们还年轻,我们靠自己努力抚平战争带给我们的心灵和身体创伤,如今年纪大了,那些往事却自然而然地浮现在眼前。 回顾整个对越跨境作战历程,我们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巨大的代价,特别是我们这些刚刚参军一个多月的新兵们,没有经过正规训练就匆匆上了战场。 我们是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尊严的一代军人! 在此:<br>祝愿所有参战老兵们身体健康、长寿! 祝愿:参战退役军人的特别优待机制能够早日得到实施! 为国捐躯的英烈们永垂不朽! 原55军165师493团战士 朱小方 2024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