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弟子 王学彪 恭撰</p> <p class="ql-block">公元一九二二年 1岁</p><p class="ql-block"> 农历四月三十,能公出生于山东省济宁市南旺镇张家高顶村,俗姓张,名夫本。由于家境贫困,其父在其出生不久便外出谋生,从此下落不明。其母氏笃信佛教,含辛茹苦抚育孤子。</p><p class="ql-block"> ● 公元一九二三年 2 岁</p><p class="ql-block"> 能公随其母去家乡蜀山寺烧香,听住持隆献法师诵《心经》一遍,便能喃喃复诵全文。隆献法师大为惊异,叹为奇才,并预言:此子若出家,定为法门龙象。</p><p class="ql-block"> ● 公元一九二五年 4岁</p><p class="ql-block"> 是年,能公母亲不幸染病去世,年龄幼小的能公被其叔父收养。在叔父家放牛牧羊,看护堂妹、堂弟,生活极其困苦。</p><p class="ql-block"> ● 公元一九二九年 8岁</p><p class="ql-block"> 叔父见能公聪慧异常,求人将其送入私塾读书。私塾五年,能公勤奋刻苦,小自三字经,千字文,大至四书五经皆能烂熟于胸。课余,受家庭影响,对佛学经籍更是兴趣浓厚,喜读不辍。</p><p class="ql-block"> ● 公元一九三二年 11岁</p><p class="ql-block"> 继续在私塾读书。</p><p class="ql-block"> ● 公元一九三三年 12 岁</p><p class="ql-block"> 是年,能公堂妹不幸溺水夭亡,兄妹情深,伤痛欲绝,悟知生命无常,身受是苦,遂生厌离心,欲发心出家。不久,能公征得叔父同意后,投济宁南旺蜀山寺依隆献法师披剃出家,按临济宗谱系,取法名能阐,成为一驱乌沙弥。</p><p class="ql-block"> 时年十二岁的能公勤奋好学,聪明老成,一边在寺内做些杂役,一边学习经论仪轨。尤其是钟、鼓、鱼、磬等法器,一遍能通,自言前世应为僧人。</p><p class="ql-block"> ● 公元一九三五年 14岁</p><p class="ql-block"> 四月,求学北京的师叔隆安(保贤)法师回蜀山寺拜礼祖庭,闻听天台巨擘,一代宗师倓虚大师在济南净居寺讲《弥陀经》,保贤法师便携能公前往听讲。会后,叔侄二人拜会倓老法师,倓老法师见二人,发心纯正,求法心切,便将其收入门下,带回青岛堪山寺。保贤入湛山佛学院学习。能公因乖巧聪慧,倓老便将其命为侍者,留随身边。</p><p class="ql-block"> ● 公元一九三六年 15岁</p><p class="ql-block"> 倓虚大师于青岛湛山佛学院倡导“坐地参学”,派人前往福建迎请慈舟法师来青岛讲学。</p><p class="ql-block"> 正月底,慈舟法师到达青岛湛山寺,开讲《四分律戒本》《比丘戒相》,并提倡结夏安居,湛山教风为之丕变。年幼的能公参会听讲,以此熟知律部。</p> <p class="ql-block"> <b>弘一法師與湛山寺僧眾合影(二排右四為弘一律師、右五為倓虛法師、右二保賢法師;前排左二為能公)</b></p><p class="ql-block"> ● 公元一九三七年 16歲</p><p class="ql-block"> 初夏,倓虛大師派夢參法師迎請弘一律師至青島湛山寺,講演《四分律隨機羯磨》,能公隨眾聽講,進一步熟習律學。</p><p class="ql-block"> 八月,弘一律師離青南返,臨行前贈送湛山寺僧眾每人一副「以戒為師」的書法,並合影留念。時能公躬逢其盛,身列其中。</p><p class="ql-block"> ● 公元一九四一年 20歲</p><p class="ql-block"> 八月,北京拈花寺傳授三壇大戒,戒和尚為拈花寺退居方丈全朗老法師。能公徵得恩師倓虛老法師同意,離開青島前往求受具足戒。隨後,受周叔迦居士的迎請,倓虛老法師亦前往北京弘法。</p><p class="ql-block"> 十一月十九日,應全朗老和尚之請,在京弘法的倓虛老法師為拈花寺新戒三百六十餘人說出家利益,垂示戒法功德,能公親聆教誨。</p><p class="ql-block"> 十二月初,倓虛老法師在中南海懷仁堂開講《始終心要》,能公隨侍恩師前往。</p><p class="ql-block"> 受戒完畢,經倓虛老法師推薦,能公考入中國佛教學院,跟隨周叔迦、蘇晉仁、王孑農等佛學大家學習,與修明、遠化、覺月、大力、滿謙等法師同學。</p><p class="ql-block"> ● 公元一九四二年 21歲</p><p class="ql-block"> 春,周叔迦在佛教學院課堂上作「惜時」演講,能公將其整理成《惜時》一文,發表於《佛學月刊》第一卷第十一期。</p><p class="ql-block"> ● 公元一九四四年 23歲</p><p class="ql-block"> 春,能公撰成《維摩詰經序研究》 一文,發表在《佛學月刊》第三卷九、十合期。</p><p class="ql-block"> 夏,能公畢業於中國佛教學院,離京返回青島湛山寺,在湛山寺擔任執事,繼續依止倓虛老法師,同時,跟隨師叔保賢法師學習法相唯識學。</p><p class="ql-block"> ● 公元一九四五年 24歲</p><p class="ql-block"> 春,能公於止觀禪堂打坐,定境現前,身心廓然,得偈雲:「寂寂常在定,默默觀心行,六根攝在心,心攝證圓通。」隨後,能公將此偈奉於倓公,得倓公嘉可,並嘆曰:「日後山東之佛教,有人照料了。」</p><p class="ql-block"> 秋,能公剃度師隆獻法師在濟寧玉露禪林傳戒,能公回鄉協助恩師處理法務,並在戒期擔任引禮師。</p><p class="ql-block"> ● 公元一九四六年 25歲</p><p class="ql-block"> 春,能公決意朝拜五台山文殊師利菩薩的道場。從青島出發,徒步西行,風餐露宿,歷時兩月方至五台山。</p><p class="ql-block"> 途經龍泉關,能公由於趕路心切,錯過宿處,迷了路,竟與餓狼相遇,此時能公內心澄淨,盤腿而坐,默念文殊師利菩薩名號,狼竟未加傷害,徑自離去。</p><p class="ql-block"> 不久,遇一俊俏童子一手提燈,一手挎籃前來為能公送飯,能公吃了些許,頓覺身心輕爽,自在無礙。再看童子,全然不見。後至五台山黛螺頂五方文殊殿,見孺童文殊像竟與昨晚的童子十分相像,能公瞻時,似含笑意。能公悟知文殊菩薩救難,感激萬分,信心倍增。</p><p class="ql-block"> 在五台山,能闡法師參訪了青黃諸寺各大高僧,收益頗多,盤桓數月而去。</p><p class="ql-block"> ● 公元一九四七年 26歲</p><p class="ql-block"> 春,受香港了因法師(湛山佛學院同學)書函邀請,能公與同學樂渡法師等三人决计前往香港游历。</p><p class="ql-block"> 五月,向寺中告假,师兄弟三人由青岛乘轮船到达上海。由于物价飞涨,旅资难筹,三人只好分头行动。随后,能公前往杭州,挂单招贤寺。</p><p class="ql-block"> 六月,能公南下朝礼普陀山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先后挂单法雨寺、普济寺,参访圆照、融通等诸法师。离别时,能公目睹观音身像放大光明,内心法喜充盈,热泪盈眶。为报菩萨显化之恩,遂发大愿:尽此身心,弘扬佛法,维护正教。</p><p class="ql-block"> 七月,离开普陀,能公继续南行,到达广州。时虚云长老在南华寺传戒,并主持修复光孝寺。能公前往参访虚云长老,并得其教诲。</p><p class="ql-block"> 八月,能公抵达香港,不料同学了因法师已圆寂,香港社会也处于动荡之中,佛教凋敝不振,投止无门,只好露宿街头,后闻听“道风山宗教研究院”,专重宗教比较研究,欢迎各种宗教人士入院,参加研究工作,能公遂申请入院,并在此意外碰到了好友乐渡法师。</p><p class="ql-block"> 后来发现研究院是基督教创办的带有很大“欺骗性”的宗教机构,很多学僧受诱惑,放弃了原有信仰,改信基督教。能公见此颇为愤慨,便与乐渡法师一起进行了一些抵制和揭批活动。同时,凭着坚定地佛教信仰,能公也对基督教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丰富了自己的视野,也为后来的弘法事业带来不小的方便。</p><p class="ql-block"> ● 公元一九四八年 27岁</p><p class="ql-block"> 能公作为为数不多的几个穿着僧服的虔诚佛教徒,在道风山继续研究宗教学。</p><p class="ql-block"> ● 公元一九四九年 28岁</p><p class="ql-block"> 四月,倓虚老法师受叶遐庵大居士邀请,离开青岛湛山寺,由上海飞抵香港,筹建华南学佛院。</p><p class="ql-block"> 能公闻听恩师来港,前往依止,奉恩师之命,能公栖身于华南学佛院,一面就读一面兼任助教。先后与圣怀、智开、大光、净真、妙智、智梵、法藏、宝灯、永惺、诚祥、性空、乐渡、圆智、济涛、畅怀等共修同学。</p><p class="ql-block"> 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p> <p class="ql-block">公元一九五零年 29岁</p><p class="ql-block"> 初,能公闻听大陆解放,思乡心切,遂向倓老告假,欲回家乡山东弘法,倓老挽留再三,见能公去意已决,遂为其传法授记,为天台宗四十五世嗣法传人,赐法号念道。临别前,倓老意味深长的说:“你的法缘在山东,不要离开山东,要善加珍重。”</p><p class="ql-block"> 8月,全国发起镇反运动,能公因从香港返回,竟被诬为特务,遭到羁押。</p><p class="ql-block"> ● 公元一九五一年 30岁</p><p class="ql-block"> 在狱中,能公遭受严刑拷问,但无罪交代,只能日日念佛,期盼脱厄。</p><p class="ql-block"> ● 公元一九五二年 31岁</p><p class="ql-block"> 初,经过调查,发现能公确系清白和尚,便强令其接受思想改造。</p><p class="ql-block"> 秋,能公被遣还原籍,勒令还俗,能公遂借居在济宁市任城区二十里铺苏村,改名朱夫本,参加农业劳动。</p><p class="ql-block"> ● 公元一九六三年 42岁</p><p class="ql-block"> 6 月22日,能公恩师倓虚长老在香港弘法精舍示寂,享年八十九岁。</p><p class="ql-block"> ● 公元一九六八年 47岁</p><p class="ql-block"> 春,能公剃度师隆献法师于济宁汶上柳林闸安详示寂,享年八十二岁。</p><p class="ql-block"> ● 公元一九七六年 55岁</p><p class="ql-block"> 以上二十余年,能公在历次运动中遭受批斗无数,被迫易服,却始终随缘自牧,达观乐命,不弃信仰,在家乡勤恳劳作,种地喂牛,并凭借自己的文化知识为乡邻服务。</p><p class="ql-block"> ● 公元一九七八年 57岁</p><p class="ql-block"> 10月,邓小平访问日本,邀请奈良唐招提寺长老森本孝顺访华,大陆佛教开始复苏。</p><p class="ql-block"> ● 公元一九八零年 59岁</p><p class="ql-block"> 12月,中国佛教协会第三届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赵朴初当选为会长。佛教各项事业在佛协领导下渐渐复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