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老挝,这个坐落在东南亚的内陆国家,有着丰富的历史寺庙文化和壮美的自然风光——湍急的瀑布,迷人的山峰,深邃的峡谷…,还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琅勃拉邦古城、巴色瓦普寺和川圹石缸平原。《国家地理》杂志把它评为“2023年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老挝的原始自然生态景观,使它成为旅行者们追逐的宝地。</p> <p class="ql-block">2.18周日晴 今天开启6人老挝12日自由行(万象~巴色~四千美岛~巴色~万象~万荣~琅勃拉邦)。飞机准时到达广州,出关,转飞老挝首都万象。当地时间晚上7点左右坐上接车直奔宾馆。宾馆大楼估计是中国援建的,所有电器均为中国制造,房间挺大,还带厨房。首都万象,又名“永珍”。“永”是城市,“珍”是庙宇,即“庙宇林立的城市”。在万象不大的面积中,有着众多的庙宇,明天首先去香昆寺转转。</p> <p class="ql-block">2.19周一晴 九点出宾馆,在KOKKOK上约嘟嘟车去香昆寺。很顺利,一个多小时的行程,只收了9.9万老挝币,折合人民币30元。门票4万/人。香昆寺,其实不是寺庙,是个以佛教和印度教为主的雕塑主题公园,又名“佛像公园”。</p> <p class="ql-block">香昆寺历史不长,始于1958年,经过10年的时间建成,由泰国的高僧本勒·苏利拉所设计建造。或许是因为紧邻泰国和印度的原故,如今佛教已经成为老挝的国教。这里汇聚的200多座各式各样雕像,融合了佛教和印度教的思想以及泰国、印度等国家的艺术风格。或站,或坐,或躺,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跨越国界的神秘感。</p> <p class="ql-block">佛像公园入口处有一座球形的塔,被外界称为"天堂地狱塔”。这座塔的灵感来源于猴子,入口处是猴子的嘴巴,中间南瓜形状是猴子的肚子,顶部的天线代表着猴子的尾巴。</p> <p class="ql-block">从佛像口中弯腰进入,里面有3层,代表地狱、人间、天堂。每层台阶都很狭窄,曲曲折折,上下都得借助扶手。进入塔内是另一番景象,外侧是黄泥墙壁走廊,内侧则有个密室,摆放着代表这一层内容的各种雕塑,神态或恐怖、或安详。</p> <p class="ql-block">站在顶层可欣赏香昆寺的全貌。一片绿色,满眼佛像。造型奇特的雕塑,布满青苔,饱含了岁月的沧桑。雕塑包括湿婆、毗瑟孥阿朱那、观音、佛祖以及各种神灵形象。</p> <p class="ql-block">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香昆寺的标志性景观——卧佛。这尊长达50米的卧佛,细腻的雕刻展现了佛教中对于卧眠之佛的敬仰。右手托着头部,左手自然放在身上,身穿袈裟,紧闭双目,沉浸在冥想之中。给人一份神秘而宁静的美感。在老挝每个寺庙几乎都能看到卧佛,也许这代表着大众的一种生活态度吧!</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香昆寺之中,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时空。这里不仅是佛教的殿堂,更是一座蕴含着深厚文化的艺术殿堂。每一尊雕像都是艺术家用心雕琢的杰作,给人与众不同的审美体验。</p> <p class="ql-block">二小时后参观结束,app上一直约不到返程的车,而囊中羞涩没有底气与私家车讨价还价,公交成了唯一的选择,公交票1.8万/人。捉襟见肘的日子不好过,车上巧遇中国乘客,兑换了一些零花钱。终点下车,步行去找餐厅。</p> <p class="ql-block">根据导航,去了万象东南亚菜肴排第一的“Kualao Restaurant”。东南亚菜指的是东南亚以及南亚部分国家的特色菜。传统烹饪技法为煮炖、凉拌、烤炸,并添加大量蔬菜,口味上多酸辣甜。我们点了二个套餐,品尝了不同的菜系,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老挝米饭。独特的饭篓子小巧玲珑,大米细长透明,蒸煮后色泽莹润,粒粒分明,带有淡淡的清甜,让人爱不释口。餐馆就餐环境优美,菜品精致,不愧排名第一,名符其实👍,但价格也不菲,是我们整个行程最豪的一顿。</p> <p class="ql-block">老挝现在是旱季,每天气温最高可达35度左右。中午回宾馆休息,下午四点再次出门,步行去离宾馆最近的西蒙寺。西蒙寺,由于十分灵验,是万象市香火最旺盛的寺庙之一。据传建寺时有个叫SiMeuang的孕妇自愿献身奠基,故寺庙以她名字命名。1828年暹罗入侵者烧毀了大殿,但石坐佛幸免于难,现如今的西蒙寺是1915年重建的。</p> <p class="ql-block">西蒙寺不寻常地将主殿分为两间,前室是和尚修行和给予信众祝福的地方,后室放有华丽的神台,供奉着众多佛像,包括祖母绿玉佛和许愿石。</p> <p class="ql-block">凯旋门位于万象市中心,在总理府附近,与总统府遥遥相望。始建于1957年,当时老挝王国结束了被法国殖民的历史,成为了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为了庆祝国家复兴的伟大时刻和纪念在抗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老挝王室在市中心仿造巴黎凯旋门建造了这座大型纪念碑。建造过程历时11年,直到1968年才完工。 </p> <p class="ql-block">1975年,老挝人民革命党解放全国,万象市群众庆祝胜利的游行从这里通过,为纪念这一历史性事件而将其称为凯旋门。从此凯旋门不再是挥别殖民历史的象征,而成了红色政权立足老挝的时代标志。这座高45米,宽24米的大型纪念碑,带有浓重的佛教色彩。在拱门基座和拱顶上,满是佛教气息的精美雕刻和装饰,展示了老挝传统的民族文化艺术和建筑特色。</p> <p class="ql-block">2000年前后,在中国政府的援助下,老挝重修了整个凯旋门广场,拓宽道路,重置园林景观,并增加了音乐喷泉。这座纪念碑尽管只经历了60多年的岁月,却是老挝政权数度更迭的见证者。现在与万象这座繁忙却质朴的城市融为一体,成为了万象市的地标之一。</p> <p class="ql-block">结束游览,前往夜市寻食。永珍集市很大,按照位置和类型有三个部分:湄公河夜市(各种当地小商品、集中美食摊);永珍早市(工艺品、农产品、小吃摊、早点)和 永珍夜市(更现代化更多年轻人的夜市美食摊)。既然已是夜晚,还未晚餐,永珍夜市肯定是我们的首选。下了嘟嘟车,琳瑯满目的食品迎面扑来。烤生蚝大虾、老挝生腌、各种凉拌、芒果糯米饭…可选择的食物太多了!还有韩国烤肉、饮料摊,冰啤酒。边走边逛边吃,可怜的是负责买单的包,忙得晕头转向。半夜醒来收到通知,明天中午飞机改为晚上起飞。</p> <p class="ql-block">2.20周二晴 被迫临时更改今天的行程,开启万象市区半日游,将昨天未走的景点一网打尽。首先去距市区最远的老挝国家博物馆(Lao National Museum)。该馆是了解老挝从古到今的最佳去处,前身是“皇宫博物馆”,始建于1904年,1909年完工。建立之初,被用作国王的府邸、办公室以及皇家收藏室。1975年12月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西萨旺·凡达纳国王(1959-1975)被迫退位,博物馆及其所有皇家收藏被收为国有,“皇家博物馆”也于1993年正式更名为“老挝国家博物馆”。博物馆共分三层。</p> <p class="ql-block">第一层展示的是老挝史前历史文化,第二层为老挝最鼎盛时代的澜沧王国,第三层是老挝独立成为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国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馆内有约1.2万件老挝的重要文物。这些藏品不仅包括佛像、国王收藏或民间捐赠的文物,也有艺术品及其档案及文献资料。老挝国家博物馆还收购了一些艺术家的私人画作,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馆内的收藏品。</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金色塔銮寺是老挝标志性建筑之一,始建于公元 737 年。由于这座塔是国王所建,老挝人习惯于称它为“塔銮”。塔銮在 18 世纪时曾多次遭到破坏,现存的塔是1930年重新修建的。作为佛教圣地,每年11月间都会在此举行盛会,是民间规模最大的庙会,也是全国最隆重、最盛大的宗教节日。该塔是佛教文化艺术的结晶,被视为老挝的国宝,国徽上部便是主塔形象,可见塔銮在国民心中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有幸遇到寺庙举行法事活动。老挝百姓对寺庙和出家人是非常尊重的,进寺庙一律要脱鞋。我们不信教,但愿意向众人一样,将腿搁一侧席地而坐,感受一下佛教虔诚的气息和氛围…</p> <p class="ql-block">沿着万象的主干道和中轴线一直朝西就来到总统府。总统府在维修,白色围挡遮拦严密,无法看到内部建筑。早期此地用作法国殖民时期的总督府,现在大门口依旧标识着PALAIS PRESIDENTIEL,“总统府”估计是因此译文而得名。老挝是社会主义国家,没有总统,当地百姓称之为“主席府”。大门不远处有个边门,没有卫兵,远远拍摄到了另一座白色的大楼,不知是否是临时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总统府斜对面,就是西萨格寺 ,寺庙不大,绕一圈也就15分钟,大门不收门票。此寺建于 1824 年帕昭阿努翁王朝时期,是历代国王加冕和高级官员宣誓效忠的场所,也是已故僧王的住地。那时萨格寺是一座宫殿式寺院,仿泰国佛寺的格局,雄伟壮观,庄严肃穆。寺内主要建筑有讲经殿、藏经阁、佛廊等。据说因为西萨格寺的建筑风格和泰国寺庙非常相似,成了万象唯一免遭战乱破坏、保存完好的寺庙。</p> <p class="ql-block">走进会发现,这座寺庙当之无愧是最古老的寺庙,被岁月侵蚀、残破不堪的样子处处可见。斑驳的佛塔、破旧的殿宇、残破的壁画,无不透露着沧桑感。</p> <p class="ql-block">玉佛寺入口在西萨格寺入口的斜对面。玉佛系稀世珍宝,原存放在清迈王国。1547年琅勃拉邦国王赛塔提腊统治了清迈,当时清迈战火连绵,赛塔提腊国王为保存好玉佛,将其带回琅勃拉邦。1560年赛塔提腊国王迁都万象,下令在此建造寺庙,用于存放从琅勃拉邦移来的玉佛,故而得名“玉佛寺”。玉佛在老挝218年后被暹罗侵略者夺走,现在安放在泰国的玉佛寺内,因而这座寺庙就只剩其名了。庙宇整体建筑风格和其他寺庙没有太大区别,现在安放的是从其他寺庙转存过来的一些藏品。1987年老挝政府将玉佛寺定为国家文物博物馆。馆内禁止拍照。</p> <p class="ql-block">玉佛寺基座的长廊有众多佛座,四周是高大的圆柱。门窗上刻着繁复的雕饰,金碧辉煌,彰显着一段曾经璀璨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游玩结束,返回宾馆。在附近的购物中心地下一楼吃自助火锅。和老挝传统用炭火加热的方法不同,这里的火锅用电。看着柜台上丰富的菜品,胃口大开。有鱼、虾、牛肉、鱿鱼、豆腐、蔬菜等各种食品,应有尽有,还有大受欢迎的冰激凌🍧。食材新鲜,性价比高。四点去机场,晚八点准时起飞,一小时后抵达巴色国际机场。</p> <p class="ql-block">2.21周三晴 宾馆包早餐,但是定量定品种,需提前预订。今天出发去四千美岛,开启一段二日自驾游的旅程。男士去机场取车,女士们在宾馆等候。先各自忙自己的事,九点多了车一直未来,终于等不住了,跑出房间,将行李拖到门口。让人安静下来的消磨方式就是打牌,车终于到了。放下扑克,将行李搬上车,出发!有车的感觉就是不一样。考虑到四千美岛地处偏远,越往南走,经济发展越落后,先给车子喂饱,是上上策。因沟通费力,加了二次才把油箱加满。</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第一个景点是瓦普庙(WatPhou)。景点在湄公河对岸,因为第一次摆渡,对收费标准一无所知,直接对话码头工人,开价40万,觉得有点狮子大开口,就跑去问其他车上的本地人,收到信息是15万。给船工15万,不收,再跑去确认,本地人改口了。可以理解,毕竟我们是“外国人”,给20万了事。</p> <p class="ql-block">瓦普神庙是老挝著名的佛教古刹,西邻普高山脉,东邻湄公河,是占巴塞平原上一处重要文化景观。2001年瓦普庙和相关附近古民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遗产反映了13世纪以高棉王国为代表的老挝文化和建筑的发展概况。</p> <p class="ql-block">瓦普神庙的建造和老挝的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公元1235年老挝的占巴塞与泰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经过几十天的抗衡,交战双方伤亡惨重。两国国王看胜负难决,合约双方各建一座佛塔,谁先完成,谁就是胜利者。结果是泰国所建的帕侬塔先于瓦普庙建成,从而成为这场特殊战争的胜利者。战争结束了,可不久老挝的占巴塞国王却去世了。老挝人为纪念国王的爱国精神决定把这未完成的塔建完,一年后这座老挝著名的佛教古刹终于建成,这就是瓦普庙。</p> <p class="ql-block">瓦普(wat),老挝语为“石头”。瓦普庙坐落在普高山山腰,规模宏大。从下往上走,石阶长达数百米,全部用雕有各种图案的石块砌成。由于景区年久失修,现除半山腰的一座佛殿较为完整,其余皆为断壁残垣。</p> <p class="ql-block">在数百米的石级旁,有一尊石像,不少人在此烧香叩拜,不知是否就是那位占巴塞国王?</p> <p class="ql-block">佛殿建在被称为“圣屋之顶”的一块巨石下的两个石洞之间的平坡上,内外石壁均雕有美丽图像,雕刻精致瑰丽,造像细腻生动。佛殿内有好几座佛像,中间那尊颇为高大,常有信徒来此祭拜。</p> <p class="ql-block">由于历史久远,人们已经无从考证瓦普神庙的确切建筑年代了,但老挝人民有一个传统的节日叫瓦普节。据说这个节日就是为纪念瓦普庙的修建而设的。每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人们都要在瓦普庙内举行盛大的庙会。也许正赶上庙宇举行活动,也许走的是偏门,无需购买门票,便可直达庙宇。顶着烈日暴晒,把景区跑个遍。</p> <p class="ql-block">三点离开前往四千美岛。中途遇到了一段特别颠簸的黄沙路。看着路边的街景,很难设想居然有人会在这里世代繁衍。坑坑洼洼的乡村路,车辆驶过,带起滚滚烟尘,宛如经历了一场“沙尘暴”。一直在前面行驶的当地001号吉普车,让我们好好领略了沙尘在空气中弥漫、一切都笼罩在混沌之中的感受。超越后的瞬间,道路变得平坦明亮,一路向阳!占巴塞平原沙尘漫天飞舞的独特景观,让人记忆深刻。</p> <p class="ql-block">五点再次回到湄公河,夕阳西下,离今晚入住酒店还有80多公里,岸边未见任何摆渡船,着急得去附近店铺询问,得到的信息是有船,但不确定登船时间。原打算边吃晚餐边等轮渡,突然见对岸有船启动,便直奔岸边上车等待。还算走运,半小时内上船起航。这次有经验,先在岸边咨询好价格,直接将钱支付给船老大。傍晚时分车到达离东阔岛最近的中港村 。</p> <p class="ql-block">渡口乘船前往东阔岛(Dong Khon)。在湄公河流入柬埔寨之前,占巴塞省是老挝湄公河的最后一段流经地。广阔的水域里蕴藏着众多的小岛、小渚和沙洲,数量过千,因而被亲切地称为“四千美岛”。船漂走在湄公河上,微风拂面,让人心旷神怡、悠然自得。夜幕中湖面四周变得异常安静,只能听到船动撩拨水面的声音。晚入住东阔岛。</p> <p class="ql-block">2.22周四晴 宾馆早餐的环境非常不错。紧邻河边,目光所及之处,皆是绿色。四千美岛只有少数几个大岛上有人居住。东孔岛(Don Khong)位于北面,东德岛(Don Det)与东阔岛(Don Khon)一桥之隔,三岛是众多群岛中最适合旅游的地方。我们入住的宾馆就在连接东德岛的大桥旁。</p> <p class="ql-block">连接东德岛与东阔岛的石桥是这里的地标式建筑。据说法国殖民时期,这座桥上跑的是火车,但眼前,一切与铁路有关的设施早已无处寻觅。唯一能见证那段历史的就是桥旁还停放着一辆古老的火车头,这也许是旧时铁路最后的一件遗留物了。</p> <p class="ql-block">四千美岛是一个单纯的、与世独立的地方,船是与外界的唯一桥梁。因交通运输能力有限,游客不多,一个典型的世外桃源。岛上游玩可以步行,也可以乘嘟嘟车,但我们选择了自行车。早餐后骑上各自的“小毛驴”,租金3万/辆,骑过桥就是东德岛。这是一座美丽宁静的小岛,一路行驶在乡村的水泥路上,吸着新鲜空气,踩着踏板,仿佛回到过去的时光!年轻时的记忆,就这样不经意间回荡在脑海中…。这是一段老挝之行最值得回味的时光。偶尔停下拍拍照,将美好的瞬间永恒地定格在镜头中。在东德岛码头依依不舍地折回…</p> <p class="ql-block">椰树和棕桐是这里常见的行道树。树下是各种餐馆、咖啡店、度假屋以及家庭式竹楼客栈。各家门店前都有精心设计的绿色植物和悬空布置的立体花罐,透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欢迎宾客来此逗留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岛上的孩子们,生活在湄公河的原始乡村里,有着最简单的快乐。他们玩闹嬉笑着,纯真地奔跑着,没有太多的物质欲望,没有过多的要求。守着一幢木屋、两条吊床,享受着新鲜的空气和快乐的心情。慢悠悠的生活节奏,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也许就是四干美岛的吸引众多游客前来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一小时后返回东阔岛,河边最热闹的街景与东德岛大同小异。下午要去孔恩瀑布,结束后还得驱车返回巴色,时间不宽裕了。归还自行车后,直接上了宾馆帮我们订的小船,返回中港村。小船飘泊在湄公河上,视野开阔,河面吹来的徐徐清风,顿时消去了浓浓暑意。河畔棕榈婆娑、房屋林立,随着镜头从眼前一一而过。昨天欣赏的是湄公河的夜景,今天看看两岸的白天模样,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取车沿着13号公路前往孔恩瀑布景点。半小时后到达景区,购票入内,3万/人。进入景区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寺庙,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寺庙祭奠的不是神,而是一棵叫做manikhoth的树。根据景区介绍,这棵树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特体形,树根直指天空,树尖却插入大地,散布的树枝指向东北南却不朝西。两千年来,任由湄公河水的持续冲刷,这棵树都顽强地挺立于湄公河中。老挝人对这棵树有着强烈的崇拜,尤其是生活在四千美岛的居民,强烈的相信这棵树掌管着他们的生死,称之为“神树”。2012年此树不幸枯萎凋零于河中。人们发现后就将其从河中迁出并安放于孔恩瀑布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就是瀑布。孔恩瀑布是湄公河上最大的瀑布,也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之一。驻足近观,这瀑布的落差不大,大约只有二十来米,但浊浪滔滔,倾泻而下。现在是旱季,水量不如雨季,但依旧奔腾呼啸,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河流被高高低低的断岩分裂得支离破碎,无数水流穿过断岩之间的缝隙,顽强地向下游流去。水过之处浪花四处飞溅,如飞舞的层层梯田。</p> <p class="ql-block">这里远离城市,没有工业污染,瀑布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青白色,清澈透明。</p> <p class="ql-block">瀑布周围原始的热带雨林,郁郁葱葱的树木,盛开的奇花异草,奔腾不息的水声。在这里可以充分地感受到大自然生机盎然、蓬勃向上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开车返回巴色,路遇老挝公路段检查,煞有其事拿着租车公司给我们的表格,说是我们租用的车年检过期。我们不识老挝语,信以为真,被迫缴纳了20万罚款。老挝虽然比较贫穷,但是老百姓受佛教思想影响,没有仇富心理,心态平和,满足现状。但管理层给我们的印象完全不同。</p> <p class="ql-block">回到巴色直接去华普庙 ——巴色的大佛寺,建于2011年,由日本援建。山下横跨湄公河的帕克斯大桥也是日本援建的,百度上称之为“日本老挝友谊大桥”。寺庙坐落在一座美丽的小山上,可以直接开车登顶。站在山上,可近眺湄公河,远瞰整座城市。当太阳徐徐落下,巨大的金色佛像和其背后1008尊造型不一的小佛像,在夕阳下泛着金光,发出夺目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我、包和孙三人步行下山。一边观赏着夕阳,一边伴随着夕阳的影子,走过一段又长又陡的阶梯。Talat Dao Heuang是老挝全国最大、品种最多的市场之一,在这里可以买到当地各种美味的水果、蔬菜,以及生活品。半小时后,鸡、肉、蔬菜一大袋,满载而归。小火慢炖,原汁原味,一顿狂扫,片甲不留。这是行程中性价比最高的一顿晚餐,只是辛苦了做饭的同行们。同时也特别感激度假村酒店所提供的烹饪场所、器皿及相关的佐料。</p> <p class="ql-block">2.23周五晴 今天没有景点安排。玩牌、玩手机,各玩各的。中午12:15前往巴色机场,下午的飞机飞回万象。晚上将明天上午乘坐火车的二维码发群,胡发现她的名字不全,当时输名字就发现这问题。曾把自己的名字输了二遍,确认无误,可界面上只显示6个字母,故认为是app设计有问题。</p> <p class="ql-block">2.24周六晴 上午宾馆早餐后退房,和严分别在手机上约了二辆车前往万象火车站。我和胡因二维码上拼音字母不全,不让进站,只好去售票处取票。我的纸质车票打印成功,可胡取票失败,经咨询只能退了重购。为了步调一致,我的车票也进行了退购。下一趟火车是10:35,为了赶时间,奢侈地享受了一次豪华一等座的待遇。中老铁路以及中国援建老挝唯一一条高速公路的开通,大大地促进了两国的友好关系。现在很多老挝人都会简单的中文,特别是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在整个车票退换过程中,中文沟通非常顺畅。</p> <p class="ql-block">站台上拍了“澜沧号”动车组的英姿。“澜沧号”的命名,源于老挝的古称“澜沧”王国和流经中老两国的澜沧江,寓意着两国一衣带水的友好关系。车体采用老挝国旗“红、蓝、白”三色,座椅采用人体工程学设计,每组座椅下方,均设有标准的电源插座。列车信息广播和服务标识,均采用中文、老挝文、英文三种语言。火车的终点是琅勃拉邦,万荣只是其中一个停靠站。11:43到站,宾馆的车刚到,接上我们直奔宾馆。</p> <p class="ql-block">宾馆处于一处风景秀丽、幽静的地方,房前屋后的三角梅开得正旺。在一片绿荫环绕下,白色联排别墅群,显得格外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傍晚我和孙搭宾馆的车去街上买晚餐。做行程计划时,原打算在万荣租车或包车去老挝世遗景点——石岗平原,可网上没有获得任何有关信息。到了这里发现不仅没有车可租,连公交都没有。出酒店外出购物观光,都要依赖宾馆自备的交通工具。万荣是老挝万象省下辖县,可实地完全不像定义中的县市,只是一个只有两条街的小镇,但欧美韩国人很多。听接待我们的宾馆工作人员介绍,韩国有档节目在万荣拍摄,吸引了很多韩国人来这边旅游和定居。</p> <p class="ql-block">2.25周日多云 万荣,是一座与万象、巴色迥然不同的城镇。 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一座座小山峰,俊秀陡峭,仪态万千,奔流的南松河穿城而过。特殊的地形,催生出了许多户外活动项目,如热气球、滑翔伞、溶洞漂流、皮划艇、蓝湖跳水等,被称之为“户外天堂”。今天将体验一下天堂的各种户外活动。 当嘟嘟车驶进景区的时候,发现户外天堂一词,远不能概括这座小镇的特质。众多的岩洞、田园式风光和传统的村落,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第一个项目是乘坐轮胎漂流水下溶洞。刚入水感觉有点冷,溶洞不大,空间很窄,只适合乘坐轮胎入内。黑幽幽的洞内,头上的小镜灯发出的灯光,勉强可以看清前方。脖子上挂着的手机,形同虚设,与身体一起泡在水里。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手抓着绳子,慢慢移动。溶洞不大,也没有特别之处,但坐着轮胎漂在水面的体验,还是值得一试。</p> <p class="ql-block">第二个项目是丛林飞跃。先在地面穿戴好设备,爬上一段窄窄的楼梯,在平台上排队等待。借助缆绳的落差,严第一个飞到下一个平台。孙第二个,由于平台工作人员没有抓住孙,孙又滑回缆绳轨道。我第三个,工作人员已将我准备就绪,可迟迟不放我过去。一看孙还占着轨道,工作人员就一直死死拽着我的绳子,我只能原地打转。恐惧心理最终战胜了好奇心,坚决要求终止飞跃。包见我如此,也放弃了,两人原路返回。</p> <p class="ql-block">瞧,他们英姿飒爽的身影,自由自在地在树林间滑行穿梭,羡慕不已。再给一次机会,也许会克服胆怯,尝试一下😊!</p> <p class="ql-block">中餐后前往下一个项目——乘坐皮划艇体验南松河的激流险滩。南松河,源自于万荣城郊的松山,蜿蜒曲折,穿过城市的心脏,就像一条玉带,将整个城市巧妙地串联起来,成为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南松河的河面比较宽阔,有激流,也有浅滩。在这里,可以享受徒步、骑行、漂流等运动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二胡一船,女胡刚上皮划艇没踩稳,就落入水中,河滩非常浅,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很快返回皮划艇。包和严第二艘。我和孙还有带领我们游玩的工作人员,三人一船。我坐船首,偶尔装模作样划一下,主要任务观赏两岸风景。其他二艘皮划艇靠自己的一臂之力前行,加油哦!</p> <p class="ql-block">河水流速时快时慢,遇到石块挡道,平静的河水瞬间激流涌动,激起的浪花,溢进船内。遇到浅滩,河床上的各种鹅卵石,清晰可见。在漂流过程中,近处的激流与远处的悠悠风光,形成了强烈的反差。</p> <p class="ql-block">包与严的皮划艇遇石块,失衡导致翻船,两人都落入水中。严为了抢救包的手机,游动中不慎将眼镜落入水中。找回的概率几乎为零,可对于带眼镜的人来说,没有了眼镜会有诸多不便。终于靠岸了…</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个户外活动,是蓝色泻湖跳水。老挝是一个内陆国家,被越南、泰国、柬埔寨和中国围在中间,没有海岸线,却有许多深山峡谷中的湖泊。蓝色泄湖,又叫坦普坎湖,因为湖里的水来自坦普坎溶洞。从溶洞流出的水,在山脚处汇聚而泻入湖中。湖水中富含铜离子,呈蓝色,故名“蓝色泻湖”。</p> <p class="ql-block">蓝色泻湖,大小共有6个,用1~6序号标记。最成熟和最受欢迎的是1号,开发相对完善,除欣赏泻湖美景外,还能玩到较多的娱乐项目。一号湖边一棵枝叶繁茂的百年老榕树,将巨大的枝干弯曲着伸向湖面,形成了一个约高10米的天然跳水台,看似不宽的水域却有着约5米的深度。另一棵大树枝干上系有秋千,可以坐在秋千上,将脚伸向蓝色的湖水中。来这里体验跳水的有欧美老外,也有日韩游客。</p> <p class="ql-block">不断有游客,从几米高的跳台上蹦下来,姿态各异,但十足勇敢。因为是流淌的活水,湖里畅游着很多野生鱼群,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还有一大帮围观的游客。严跳了二次,二胡也各跳了一下,男胡开始有点犹豫了,在老婆的激励之下,释放出全身的运动多巴胺,勇敢地插入水中,厉害👍!严在空中伸展双臂,划出一道笔直的线条,摆个酷酷的姿势跃入水中,完美💥!</p> <p class="ql-block">蓝色泻湖曾入选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来自各国的人们在这里与大自然亲切交融,享受阳光蓝天碧水,愉悦身心,挑战自我。四个项目都体验完了,带着满足的心情返回宾馆。</p> <p class="ql-block">2.26周一晴 一早就被窗外的轰轰声吵醒,万荣的一天从热气球开始,追逐日出的人们已经坐着热气球飘过酒店的窗口。起床带上手机冲出房间,巨大的热气球就在眼前。初到万荣,我觉得它不是一个风情小城,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地区烙印。这几日待下来,发现这里更像是一片自由的小天地,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热气球飞在天空,唯美壮观,如绚丽盛开的花朵,让人眼前一亮。酒店背靠群山,绕酒店而过的南松河,清浅平静,林木葱翠,倒影连绵。</p> <p class="ql-block">早餐依旧在宾馆,餐后在花园般的酒店各处拍照留影。镜头中的每个人都展现出自己最鲜活的一面。我们无法阻挡岁月的流逝,但心若年轻,岁月不老。</p> <p class="ql-block">9:30去火车站,进站口遇到了众多的年轻背包客。12:08抵达琅勃拉邦。琅勃拉邦火车站是中老铁路的重要站点之一,位于老挝千年古都的郊外,距离市区不足13公里。火车站的建筑风格简洁现代,民族特色明显。</p> <p class="ql-block">琅勃拉邦是老挝的历史名城,也是老挝的佛教中心。这里曾是老挝数个朝代的都城所在地,一千多年来的国王御座均设于此,还有679座具有保存价值的古老建筑物。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保存较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这里古寺众多,既有繁花盛开的古刹,也有精雕细刻的庙宇,也不乏典雅高贵的寺庙,堪称东南亚地区的寺庙博物馆。而在这座寺庙众多、佛塔林立的古都中,又数香通寺最为闪耀。</p> <p class="ql-block">香通寺也叫做琅勃拉邦皇宫寺院,是赛特哈塞莱斯王于1560年兴建的皇家建筑,直到1975年前都是王室私有资产。和国内的其它王宫建筑一样,香通寺也坐落在以湄公河为轴心的边界上,是这座古色古香的生态之城最重要的地标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寺庙占地面积不大,主要由主殿、卧佛殿、藏经阁、殡仪堂和若干佛塔组成。其中的主殿是典型的琅勃拉邦式建筑,沿袭了传统的寺庙建筑风格,采用了层层叠叠的三重檐式屋顶,有一种柔和向上的美感。寺内的大殿中,有八根装饰华美的木柱,支撑着附有法轮的屋顶。粗大的木柱被黄金雕刻的精美图案层层裹住,闪闪发亮,和殿内供奉的释迦牟尼金身,相互辉映,华丽夺目。</p> <p class="ql-block">整个香通寺内,最为独特的是主殿后墙壁上的生命之树。据说,在正殿的位置上曾有一颗高达160米的麦同树,后来因各种原因麦同树倒下了。因此,建造者就在正殿的墙壁上用宝石和彩色的马赛克玻璃拼刻了一颗“麦同树”,让这株巨大的生命之树得以永生。寺庙面积虽小,但寺内的建筑设置都安排的井然有序,处处体现着王室的尊严和佛教的圣洁。香通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诉说着老挝的历史发展,也承载着佛教文化的历史发展。它不仅是一座寺庙,而更像是老挝历史发展的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寺庙里很多日常基层工作,多是由这里修行的孩童来完成,他们把寺庙当成了学习的地方。老挝人几乎全民信佛,老挝男人一生都会出家一次。</p> <p class="ql-block">走在琅勃拉邦的大街上,感觉到这是一座宁静的城市。一座座古老的建筑,其街道布局也保留了早期东南亚城市的雏形。在这里很少能看到轰鸣而过的机车或是听到喧嚣的大喇叭声,路上各种车辆都遵循交通规则的行驶,很少听到汽车发出的喇叭声。</p> <p class="ql-block">王宫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也称为皇宫博物馆,建于1904年,曾经是澜沧国王西萨旺·冯及其家族的住所。随着1975年共和国的成立,澜沧王室走向终结,最后一任国王西萨旺·瓦达纳流亡他国后不知所踪,王宫被改建为博物馆。现在,博物馆内收藏有许多澜沧王国的遗迹和国家级珍品,包括老挝国宝勃拉邦金佛。可惜,我们赶到已闭馆。</p> <p class="ql-block">普西山就在王宫对面,隔着洋人街。站在普西山上,放眼望去,低矮的民房中间,交错着众多的寺庙。千百年来,江水和青山依旧。琅勃拉邦,作为一个古都,坚守着自己亘古不变的底蕴和厚重。当夕阳缓缓沉入群山,晚霞散发出迷人的光芒。站在山顶,坐在佛塔脚下,看湄公河被夕阳染红。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不禁感叹琅勃拉邦的感召力和独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2.27周二晴 一早5点起床,5:30出门。来到琅勃拉邦,除了参观精美大气的寺庙和佛塔之外,一定要去感受一下当地最有特色的布施文化。布施是一种古老的佛教传统习俗,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清晨各个寺庙的僧人们会排着队,托着钵盂,赤足从寺庙出发,沿街向周围的居民化缘,接受居民的布施。布施原是佛教用语,意思是以食物、福利、财物等施与他人。僧侣向施主化缘,信众像僧侣布施,这是小乘佛教修行的一个重要法门。对于几乎全民佛教的老挝人来说,布施不仅是帮助他人,行善积德,也是能和佛门结缘的重要途径。因此,布施也成了很多老挝当地人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清晨天空还一片漆黑,布施的街道上就摆满了椅子和装糯米饭的容具。一般沿街的居民准备的都是糯米饭、粽子等容易充饥的食物,因为老挝的僧侣至今仍遵循过午不食的规定。当然,也有一些游客会布施一些饼干等包装食物。而所有的僧侣都不会挑剔,他们会接受一切的布施。我们一路上遇到一些专门做布施生意的商贩,用装好糯米饭或者小点心的竹筒或塑料盆,兜售给专程来体验布施的游客们。如果附近有寺庙的街面上还会摆放好凳子,供布施的人们享用。</p> <p class="ql-block">布施的时候,僧侣们会按照长幼顺序依次排队经过每个布施者的面前,方便接受他们的布施。对于僧侣来说,接受布施同样重要。因为老挝的佛寺里面没有厨房,从不生火,每日布施回来的食物就是他们一天的伙食。布施不仅是一场延续千年传统的仪式和一场虔诚的佛教信仰活动,随着琅勃拉邦旅游业的发展,也慢慢演变成一项旅游观光项目。</p> <p class="ql-block">在老挝人民的心中,僧侣不仅是修行者,也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恩师。老挝是一个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的国家,直到1902年法国殖民后才建立了第一所小学。在那之前,老挝的佛寺几乎承担了普通民众的教育任务。即便在今天,对于偏远地区的村庄来说,佛教教育仍然是老挝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老挝的民众来说,佛寺和僧侣不仅是他们深植入骨的千年信仰,也是教育他们读书识字,承担社会责任的指引者。正因为如此,僧侣的社会地位,尤其是长者会收到大众的尊重和敬仰。</p> <p class="ql-block">回宾馆早餐后前往光西瀑布。近一小时左右车程到达目的地。一入景区,便看到了光西熊救援中心。这是一个致力于拯救和保护濒危的亚洲黑熊的机构。</p> <p class="ql-block">瀑布就坐落在救援中心附近的丛林中。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钙化池碧水长流,层层叠叠的瀑布沿着丛林顺着山势奔流而下,形成多个泛着蓝绿色光泽的水潭,如一层层梯田。水潭绿得清澈见底,水中的小鱼自由游弋,身姿灵动,让你有投身其中的冲动。靠近瀑布底部,形成了一个足够大的自然泳池,众多游客在水中嬉戏。</p> <p class="ql-block">除了孙,我们五人都入池了。坐在瀑布下的泳池边,感受清凉的水滑过你的皮肤,聆听瀑布落水的声音。在这里,可以尽情的游泳和戏水,这里的水清澈无比,可以看到水底的每一颗石头和每一根树枝。树木根深叶茂,阵阵清凉之风,混合着植被的清香空气,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氧吧中…</p> <p class="ql-block">出了水池,继续沿着瀑布群向上。瀑布高约200多米,从上而下,犹如一幅流动的画卷。无论你站在哪个角度去欣赏,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磅礴气势和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四点多出门步行去湄公河边。窄窄的街道在微风的吹拂下,偶尔飘过檀香的气息。傍晚就在河边,感受古城的烟火,品味异乡的美食,欣赏着湄公河上太阳慢慢落下的那一刻…。</p> <p class="ql-block">餐后逛洋人街夜市。这里有各地的美食和小吃,和众多的食客。除了丰富的美食之外,这里还有各种各样独具特色的东南亚手工艺品、桑叶纸灯笼、纺织布和手工碗碟等,色彩靓丽,精彩夺目。挡不住诱惑,花了5千老挝币购买了一张纸画。</p> <p class="ql-block">回宾馆的路上,顺便去逛了一下琅布拉邦最古老的寺庙——维苏那拉特寺。始建于1513年,1887年一场大火将这座全木质结构的老庙一烧而光,1896年重建时改用了砖泥。尽管失去了不少古朴味道,但无论是从门楣或屋顶的翘檐仍可感受到寺庙原有的特质。著名的普拉邦佛像曾经两度存放在这座古寺。寺院中高34米的大莲花佛塔,传说与万象的塔銮相对应,塔銮象征男性,莲花大塔象征女性。佛塔内原来藏有的水晶佛和金佛像,现已转存于王宫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2.28周三晴 早上8:30分前往码头,今天坐船去帕乌石窟,也称千佛洞。坐在长长的船上,吹拂着凉爽的风,看看湄公河两岸美景,真是愜意。巴乌石窟,位于琅勃拉邦以北25公里的湄公河岸。早在几个世纪前就存在,因地质运动和雨水侵蚀,被崩塌的泥石封埋,后被外国游人发现,得以重修。石窟有两个山洞,上石窟坦蓬 (Tham Phoum)和下石窟坦丁 (Tham Ting)。</p> <p class="ql-block">下石窟坦丁溶洞里,摆满了各种风格大小不一的佛像,据介绍有2500个,估计是民间百姓在不同时期带入洞内。佛像大小各异,形态造像也各不相同,很多甚至都残破,挂满蜘蛛网,留下了厚重的岁月痕迹。在这样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密集地排列着大大小小的佛像,如同佛像收容所。</p> <p class="ql-block">到16世纪,佛教已经被老挝皇室所接受,从那时起直到1975年,这些洞穴一直受到赞助。每年,琅勃拉邦国王和人民都要到这些洞穴朝圣,作为新年宗教仪式的一部分。每年雨季来临前,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祈雨仪式,请佛保佑一年风调雨顺。当地居民也常来此进行祈拜。</p> <p class="ql-block">上石窟坦蓬洞入口处有一座佛像,洞内面积也不大。入口的左侧摆放着一个雕刻的木制水道和用于洗涤佛像的小水池。水糟的上端是一只天鹅,下端是一条龙,地面放着一些小摆设。洞穴里还有一面锣,敲打时声音洪亮又厚重,悦耳动听。上洞里也有一组组的雕塑,有超过1.5米高的,也有仅10厘米的,大小参差不齐。有部分受皇室委托进行制作,工艺相对精致一些。</p> <p class="ql-block">晚餐后去完成行程的最后一个项目——享受正宗的老挝传统按摩,即老式按摩。琅勃拉邦是个慢生活的城市,每条街上都有按摩店,老式按摩和其他按摩大同小异。按摩师按照穴位的顺序,依次进行按压。经络的疏通,可以让疲惫的肌肉得到舒缓,僵硬的身体得到放松。一小时后迈着轻盈步伐返回宾馆。</p> <p class="ql-block">2.29周四晴 八点半嘟嘟车到机场,办理登机出关。十点起飞泰国首都曼谷。转机、安检、候车、购物、玩牌,忙碌而充实。下午四点起飞萧山机场,晚上九点安全抵达。</p> <p class="ql-block">12日的行程,虽然短暂而匆忙,有时得自己驾车在灰尘漫天飞舞的泥土路上颠簸,有时面对突发事件得自己快速解决。然而路途的艰难与困苦,更增添了自由行的乐趣,与那种跟着导游旗帜走的旅行相比,我更喜欢前者。感谢同行拍摄和提供的美照,期待再次同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