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岳西县汤池中学简称汤中,今天许多从汤中毕业的莘莘学子们昵称她为汤大,汤中的前世今生我不甚了解,在此不想叙述和评论,我只想说说那些年——我在汤中就读那三年的人和事(1982-1985)。</p><p class="ql-block">当时的汤中是第一批由两年制改为三年制的高中,面向全县招生,我有幸来到这个离县城不远的高中就读。在这里,我有幸遇到了两群人——我可敬的老师们和我可爱的同学们。</p><p class="ql-block">我的老师们可分成两大类型,第一类是“文革”前大学毕业的,他们学富五车,治学严谨,学术功底深厚,犹如父辈厚重的肩膀给予我们安全的托举,他们的声名享誉县内外,比如有校长吴传育,副校长钱力华,数学老师潘天,语文老师童文豹,政治老师赵华利,历史老师程东林,地理老师徐声茂等;第二类是“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考取的本科毕业的老师们,他们几乎和我们一起进的汤中,这批老师的特点是朝气蓬勃有活力,风华正茂有个性,多才多艺有才情,他们的教学方法灵活不刻板,和我们学生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可爱可亲,他们中有金丽华,储成仿,储耀华,崔宇,汪双六,王中结等,这些老师后来几乎都走出了汤中,有了各自更高更好的人生成就和归宿。汤中三年,我们深受这两种类型老师的熏陶,所以我们的性格中既具有开拓精神,也不乏沉稳干练,每个人毕业后都开创了属于自己较为精彩的人生。</p><p class="ql-block">人们普遍认为今天的高中生活是艰苦的,我认为他们的苦不在吃穿住行生活层面,而是苦在精神上,他们苦在从早到晚十几个小时的的学习刷题上,苦在无止无休的排名和喋喋不休的苦口婆心的告诫中,他们缺少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缺少自由支配的时间,少了阅读,少了淘气,少了活动,甚至少了犯错误的机会。庆幸的是我们高中三年几乎没有这些烦恼,我们有梨园,我们有温泉大众澡堂,我们有龙井水库的春游踏青,我们有学校附近的糖包子店,我们甚至还有去河边偷老百姓的菜和红薯回宿舍自烧自吃的周末,我们有无须老师看堂的早晚自习,我们有下课后可以去听的老师们主讲的各类专题讲座,我们有帮助学校附近老红军挑水的公益活动,我们还有笛子,有口琴,有二胡,有篮球,有校外的麦地,有河边的小路以及可以一起畅享未来的老师同学们饭后的散步聊天……</p><p class="ql-block">客观讲,八十年代的汤中物质生活是较为艰苦的,尤其是住宿条件非常差,我们刚去的时候住的是“牛棚”,后来因为要建新的教学大楼,我们住的那排宿舍拆除了,我们的宿舍被重新安排到一低矮潮湿的二层小楼的底层。尽管这里比之前的房子防风性能要好了很多,但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新情况让我们夜不能寐,最后闹到没经过学校同意私自强行换宿舍的地步,由此,学校还处分了我们班几位所谓带头闹事的同学。因为这两层小楼低矮潮湿,宿舍一头有个不是小便处的小便处,所以,卫生条件非常差,宿舍里滋生了一种虫子,扁平状黑褐色,指甲盖那么大小,和一种叫屁弹虫的臭虫很相似,我们称之为“皮瑟”,白天这些虫子躲藏在我们睡觉的天地床的缝隙里,等我们睡熟时,它们就出来咬我们,这种虫子有毒,咬到哪里那里就奇痒无比,起个小包,一抓就容易感染,我们恨之入骨,就拿小洋刀插入床档的缝隙里去杀它们,一刀进去,拉出来时刀片上满满的是血,我不知道这血到底是臭虫的还是我们自己的,今天回想起这些,依然让人头皮发麻,我们就在这样的宿舍里一直住到毕业。</p><p class="ql-block">我一直认为人在面临困难的时候是有极强忍耐力和生命力的,而且,物质条件越艰苦,它越能激发人们的战斗力,愈发激起人们为生存去奋斗的勇气和力量。相反,物质生活条件太过优越,更容易让人懈怠和不思进取,古人就有了这方面的认识,所以才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告诫。汤中艰苦的生活条件并没有消磨我们学习的意志,三年后,我们作为汤中第一届改制班的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在那个录取率不到20%的年代,我们这届的同学用三至四年的时间,几乎都上了大学,许多同学毕业后都开创出了自己辉煌的事业。这一切成绩的取得,都得益于在汤中三年的磨炼、老师们的言传身教和谆谆教诲。</p><p class="ql-block">汤中三年的学习和生活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时至今日,同学们聚在一起时还津津乐道。</p><p class="ql-block">有一年放寒假,恰逢下大雪,道路积雪很厚,交通中断不能通车,如果换做是今天,那么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一定会想尽各种办法来解决学生滞留的问题,在我的印象中,当时的我们是被忽视的,我们归心似箭啊,我记得第二天天还没亮,同学们各自踏上了回家的路程。我们店前白帽方向的同学结伴而行,从汤中出发,经斯桥穿莲云硃屋,然后沿着318国道翻越黄沙岭、茅凹、经横河、南河,到达河图竹坪,然后大家在那里分别,奔向各自的家,从清晨出发到达竹坪全程大约60公里,天色近晚,可我离老家还有20多公里的路程,我实在是疲惫不堪,只好在竹坪招待所住下,在厚达几厘米积雪的公路上步行约60公里的路程,我当时穿的还是那种解放鞋,鞋子里面都是雪水,可想而知一天下来狼狈的程度,我记得当时竹坪招待所还是木板楼房,我住在第二层,到达房间后用热水泡完脚,狠狠地睡了一晚,第二天一觉醒来,天空放晴,一天的疲惫也顿消,年轻真好,起床后我不慌不忙吃过早点再往家赶……</p><p class="ql-block">汤中的学习生活不像今天那么内卷,早晚自习老师几乎是不看堂的,这样既给了我们自由的空间,也培养了我们自主的学习习惯。我们是第一届改制高中,高一高二都不分文理科,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各科都要学,高二会考完以后,在一位老师暗中“怂恿”下,我们闹着找学校后才分科,分完文理科,我才意识到要高考考大学了,同学们都纷纷想尽办法努力学习准备高考,我算是智力不太好又比较懵懂的一个,85年高考落榜了,高考结束后我回到家度过学生生涯中第一个难熬的暑假,经历了从焦躁期待到最终失望懊悔的煎熬过程,家中父母也只能暗自叹息,他们还要把失望情绪深埋心底,积极地面对我劝说我准备复读。</p><p class="ql-block">人生的每一次经历都是财富,三年下来我尽管高考落榜,可至今我还是很感激在汤中那三年的学习和生活。我忘不了春天学校西头梨园里的满树梨花和附近山岗绿油油的麦地,那里留下了我们晨读的声和影,我忘不了学校东边温泉老街散发着硫磺气味的大众浴室和流淌着红糖包子的包子店以及那爱开玩笑的高个包子佬,我忘不了大哥徐声茂老师夫妇对我的关爱和他借给我学骑的自行车,难忘同学们春游龙井爬山比赛的汗水和乍暖还寒下河游泳的河水,我也难忘汤中挤油炸时弄得身上沾着稀饭和弥漫着馒头诱人麦香味的食堂……</p><p class="ql-block">熬过了那年的“酷暑”,在父母亲的劝说下,九月开学季,我带着家人的殷殷期盼,踏过刚收割完稻子的田埂,再次奔赴县城去二中复读。这一年,我感觉自己才开始懂得什么是读书,什么是高考了,回想过去汤中三年如梦幻般的生活,多少有些懊悔,每当收到已经步入大学校门同学来信的鼓励时,我也暗下决心,好好干他一年,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终于收到了安庆师范学院扩招的录取通知书。然而,父母刚刚舒展开的眉头又皱了起来,两千多元的培养费就像我家门前那座高山,死死的挡住我们瞭望外面世界的双睛一样。两千多元啊,86年的两千多元是什么概念呢?我是88年参加工作的,当年月工资60多元,一年才700元左右,所以两千多元相当于三年工资,对于我家来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新的抉择和困难再一次摆在我和父母亲的面前……</p><p class="ql-block">86年农村刚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久,在这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我家人口多劳动力少,一直是缺粮户,虽说改革开放了,对于地处大山里人多地少又没有什么经济来源的老家来说,致富之路短时间内还是难于上青天。要不要上学?去哪儿弄到这两千多元钱?这两个问题让我父亲整天愁眉不展唉声叹气,我的母亲一直是个洞察事理、在困难面前从不低头的人,经过多方打听和权衡,她很快下定决心做出决定,学一定要上,钱,去想办法。在我家,我母亲向来是决策者,我父亲是执行者,各有特长各有分工,母亲决策果断,父亲有韧性且执行力强。经过努力,我父亲很快筹到了这笔巨款,很大一部分是从亲戚朋友家门那里借来的,一部分是家里卖树卖牛做棺材卖得来的,我清晰记得,父亲把这次巨款中10元面额的卷起来放到一个什么罐子里,其余的一元块票用布缝到内衣上,然后,陪同我一起乘车来到县城教委招生办,交了费用,办好手续。就这样,我的大学梦在跌跌撞撞中实现了,在父母亲无尽的期盼和呕心沥血中实现了,在哥哥姐姐亲戚朋友们的支持和帮助下实现了。</p><p class="ql-block">从大山里走向县城,再从县城走向安庆,我用了整整14年时间。第一次来安庆,走进安庆师范学院的大门,我并没有原想的那么激动,因为我们是扩招的,比其他同学开学迟些,所以,我也并没有经历迎接新生入学时那热热闹闹的场景,心底里多少有些失落,后来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渐渐融入到这个新的大家庭——安庆师范学院86级历史系。</p><p class="ql-block">我的大学生活很短暂,专科两年一眨眼就成过往了,当我还没有尽情享受够大学生活的激情和浪漫时,我的大学生活就匆匆结束了。尽管如此,这两年的学习和生活让我见识到了高等学府浓浓的学术氛围,领略到了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豪迈,遍览了80年代安庆宜城这个江边小城的秀丽风光,我也终于从一个大山里的放牛娃蜕变成一个蓄着齐耳长发、穿着喇叭裤、书生气十足的知识青年,从此以后,我结束了我的学生生涯,踏上了一段崭新的教书育人的人生旅途,开启了又一段曲折奋斗的新篇章……</p><p class="ql-block">后记: 回顾这十几年的求学经历,我的感受可用三个关键词来总结概括:曲折、感激、怀念。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再从高中到大学,每一步都不是那么平坦和一帆风顺,每每回想来时路,我不抱怨,我也不想说自己有多努力和多苦,我心存感激,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过去那些曾经给予我帮助的人们,这里有我的父母亲,有我的哥哥姐姐们,有我的亲戚、邻居和家门,有我父亲的朋友们,还有在我求学道路上给予我教诲的老师们。每一个人的成长都不是随随便便能成功的,它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如果说我这算是成功的话。今天记录下这些过去的经历,部分原因我是想借此来怀念我的父母亲。我父亲在我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1988年秋天就去世了,他的一生比较短暂,也很辛苦委屈甚至是屈辱,还没来得及享受一丁点我的回报,他就离我而去,母亲于前年秋天去世的,终年89岁,用我母亲的话说,我父亲没有享到我一点福,而她多少还享受到了一些。相对于父亲出力来说,母亲为我读书操碎了心,小学升初中前,她操心家庭出身不好会影响到我升学,读初中时全身的皮炎和牙疼,让她大费周折想尽办法为我治愈,读完高中上大学的波折,一次次让她夜不能寐。我母亲也是一个很在意彩头和兆头的农村妇女,每一次离家上学时,她都要暗暗观察我出门时遇到的第一个人是什么人,如果是男的,她就非常开心,相反,她就非常懊悔甚至有点恼火担心,尽管我告诉她不要这样去想,无奈,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坚持的信仰。母亲一直很疼爱我,家里有好吃的第一个想到的是我,在那极端困难的时候,家里缺肉缺油,母亲总是偷偷在我的碗里放个煎鸡蛋饼,在我吃的菜里多放点油,桌子上有好吃的不让哥哥姐姐们吃,小时候我不懂事,自顾自吃,心安理得。今天回想起这些往事,我既感激母亲的疼爱,又对哥哥姐姐们心存愧疚。上大学后,母亲节衣缩食,给我买了一块手表,我不记得是什么牌子的,当时花了50多元钱,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有一次学校放假回家,在岳西老汽车站那里吃饭时,我把手表给弄丢了,回家母亲发现后,心疼几天,但她始终没有责怪我,只是觉得太可惜了。我是个言语不多的人,爱在心底里想一些事情,母亲说我是肚子里打官司,的确如此,直至今日,依然故我。今天,我用文字记录下这一切,就算是我对那些给予过我帮助的人们表达我的的感激之情,也算是我对父亲母亲无限的怀念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