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日,绍兴三日记游(一)</p><p class="ql-block"> 此次春日绍兴游,我们没去东湖、大禹陵、沈园等常规景点,而是专门走了几条历史文化古街:仓桥直街、书圣故里和鲁镇。</p> <p class="ql-block">鉴湖畔美丽的江南水乡小镇——鲁镇</p> <p class="ql-block">一、鲁镇</p><p class="ql-block"> 鲁镇虽然在中国地图上找不到这个小镇,但鲁镇是鲁迅在其著名小说《祝福》《孔乙己》《社戏》《风波》等作品中虚构的地方。现在的“鲁镇”是绍兴柯岩景区根据鲁迅笔下的“鲁镇”还原的一个乡村小镇,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一条街,一条重现了旧时绍兴城镇的民俗风情、建筑风韵和自然景观的文化古街。据资料介绍,在这条新的古街上,游客会偶然间遇到“阿Q”、“祥林嫂”,“孔乙己”等鲁迅小说中的人物,让人仿佛置身于鲁迅笔下所描绘的场景,在现实与虚幻的交错中去增添旅游的情趣。</p><p class="ql-block"> 可惜我们这次逛完了鲁镇也没有见到这些人物,只看到了镇头有一座阿Q调戏小尼姑的群雕塑像。可即便如此,伫立在阿Q的雕像前,面对深受旧社会压迫,精神被扭曲变形的弱小农民,我的内心深处也禁不住下意识地泛起了一丝淡淡的苦涩和悲凉。我想,把社会曾经的落后,人民的苦难深深的烙进每个中国人的心头,这正是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的不朽。所以走进鲁镇,愰惚间让人仿佛走进了历史,走进了鲁迅的小说,也让人在一种似幻似真的感觉中,体验到时空穿越,感受到厚重历史沉淀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只是今天的鲁镇过于繁华与热闹了。沿街布局的建筑,扑面而来中虽带着古色古香的韵味。但触目所及的各类景观商铺中,商品琳琅满目;穿着时尚的游人,摩肩接踵,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此情此景的鲁镇哪里还有半点“古”的味道,分明是一幅国泰民安的宏伟画卷。</p> <p class="ql-block">仓桥直街街景</p> <p class="ql-block">二、仓桥直街</p><p class="ql-block"> “鲁镇”是虚构的,而绍兴的仓桥直街和书圣故里却是真实的,这里留下了许多历史的痕迹和故事,保存了许多清末民初的建筑和遗迹,所以走进这里我才真正地感觉到了绍兴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仓桥直街位于越王城历史街区内,府山的东侧,它是一处以古城风貌为特色,以传统民居为主要内涵,集居住、商业、旅游为一体的历史文化街道。</p><p class="ql-block"> 仓桥直街,全长1.5公里,由河道、民居、街坊三部分组成,民居多为清末民初建筑。</p><p class="ql-block"> 我们知道,中国特色的民居,北京有四合院,上海有石库门,而绍兴却有自己地方特色的台门。它们坐落在河道两岸,小桥流水的环境使其具有浓郁的水乡风貌。2003年获“二〇〇三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理由是“老街是中国遗产活生生的展示地”。寥寥数字写尽了仓桥直街的历史厚度和价值。今天这里还保留着各式台门43个,这些建筑基本上已存在了百年以上。</p><p class="ql-block"> 老街古朴、优雅,一条小河自北而南蜿蜒穿过。江南水乡的味道除了建筑,更亮眼的是一座座型姿小巧、雅致的石拱和石板桥:桥名是仓桥、龙门桥、宝珠桥、府桥、石门桥、酒务桥、西观桥、凰仪桥等等,它们依次临架于弯弯的小河上,串起了绵延起伏的两岸建筑,不仅平添了老街的水城氛围,也反映了绍兴传统的地方建筑特色与民情风俗。</p> <p class="ql-block">在书圣故里题扇桥边留影</p> <p class="ql-block">三、书圣故里</p><p class="ql-block"> 绍兴书圣故里历史街区是绍兴市区历史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区域。与仓桥直街比,这里的街区似乎环境更幽雅、古朴和宁静。它把一种博大、深远的文化气息和神奇的烟火味交织在了一起。粉墙黛瓦中荟萃了影响中华文化进程的绍兴名士“书圣”王羲之和“学界泰斗”蔡元培的故里,也是刘宗周、黄宗羲等历代名士的求学圣地。</p><p class="ql-block"> 走在窄窄的巷子石板路上,你会闻到古代名士和现代名人的气息。“笔飞弄”,书圣故里中一条毫不起眼的小弄,青青的石板路上却走出了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一代巨人。“笔飞弄”也因王羲之掷笔而得名。弄小天地广,卧虎藏龙,名人本色贯古今。站在蔡元培的故居前,凝视粉墙黛瓦台门中的巨人半身像,激情与理性瞬间交织于内心……</p><p class="ql-block"> 离开蔡元培故居,走不多远,我们就到了蕺山街的“题扇桥”边。书圣王羲之为老婆婆题扇的故事,作为美谈已流传了一千多年。今天看到桥边书圣为老婆婆题扇的雕塑,我们还是为之动容。时光荏苒,善举不朽,一千六百多年前的故事此时此刻似乎又重现在了眼前。</p><p class="ql-block"> 相传和晋代右将军、会稽内史王羲之从宅第出来途经蕺山街走上小桥,总看见有位老婆婆在桥头摆小摊卖六角扇,但买的人却很少。有一天,王羲之又过小桥,见婆婆守着扇摊,一脸愁容,顿生恻隐之心,所以提笔在她的扇子上各题了五个字。并嘱老婆婆,只要对人说这是王右军题的字,每把扇子必能卖出百钱的好价格。按照王羲之的嘱咐卖扇。不一会儿,果然扇子被行人抢购一空,老婆婆高兴得嘴巴也合不拢了。从此以后,这座桥就被称为题扇桥了,可见蕺山街的“题扇桥”,自东晋时已存在。我们在桥边的雕像前留了影,也走了走这座见证了历史变迁的石拱桥。</p><p class="ql-block"> 悠悠岁月,历史的发展,即便沧海桑田也抹不去文化的印记。绍兴真如一坛历久弥香的陈年花雕老酒,千百年来在这片土地上时时散发着永不枯绝的缕缕幽香。</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