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2024年3月11日,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增强学生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语文教研组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金色课程系列”之构筑“理想课堂”的教研活动。</p> 教研环节一:上课 <p class="ql-block"> 杨骞老师提供研讨课,课题来源为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p><p class="ql-block"> 课题:《“智慧”与“野蛮”的较量:人的天性从何而来?——以《怜悯是人的天性》为轴,联读《修辞立其诚》《人应当坚持正义》</p> 研讨环节二:教学设计 研讨环节三:评课交流 <p class="ql-block"> 评课工作由语文教研组长李正禄老师主持,高一高二的全体语文教师参加。</p> 樊海老师评课 <p class="ql-block">观摩杨骞老师语文示范课后的感受与浅评</p><p class="ql-block">一、感受与总评</p><p class="ql-block"> 3月11日下午观摩了一堂杨老师执教的高二语文示范课,感受真切强烈。这是一堂精彩的高质量的语文课,值得我们全体语文组的老师学习借鉴。这可谓是新课标、新课程、新高考三新背景下的一堂大胆的实践创新课,带给我们语文教学一种新课型、新态势、新动向。</p><p class="ql-block"><b><u>感受一 惊叹与兴奋</u></b></p><p class="ql-block"> 初看杨老师设计的课题“’智慧’和’野蛮’的较量:人的天性从何而来?”,我感到震惊:这么深奥且大的哲学命题,在一节语文课上能上好吗?速看他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以“敢于质疑、理性思辨、清楚表达、实际运用”为统领题纲,又以学生实际阅读中提出的典型问题作为教学的具体任务,这又是难上加难啊!但这确实是最真实的也最需要的语文教学啊!在惊叹与怀疑中听完这堂语文课后,让我感到兴奋不已:能有这样一堂真实又深刻的语文课,学生的发言和参与度又是那么好,既让学生丰富了思想,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还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不愧是一堂高质量的语文课,是我多年来听到的难得的很有价值的一堂语文观摩课。</p><p class="ql-block"><b><u>感受二 欣慰与感叹</u></b></p><p class="ql-block"> 刚听完这堂课,我就对杨老师感叹“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啦”杨老师笑说“后浪水不大么”,我说“大而且猛”。作为我们学校语文组的原老组长,我为我们组能有这样优秀的年轻教师实感欣慰和骄傲。当然同时,我也深感新时代教育形势变化之快之大,有时光催人老的感叹。</p><p class="ql-block">二、评课</p><p class="ql-block">(一)教学优点</p><p class="ql-block"> 1.在教师的设计与调动激励下,学生大胆质疑,理性思辨,勇于表达,是这堂课的最大亮点与成功之处,值得我们所有语文老师学习借鉴。</p><p class="ql-block"> 这堂课体现了新课标精神,落实了新课标要求,强化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尤其是在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语言的构建与运用方面,得到了有效的锻炼与提升。</p><p class="ql-block"> 2.这堂课以学生阅读课文中生成的具体问题为核心任务,突出了真实情境下的语文自主实践活动,也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二)教学建议</p><p class="ql-block"> 1.对学生的生成问题列举稍有些多,因为只有45分钟,教师如能把这些问题再压缩归类减少,可能会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典型问题讨论的更丰富更深入。</p><p class="ql-block"> 2.有些学生回答问题思维很好,语言也很准确,老师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指引,这样会对其他学生产生更好的效果。</p><p class="ql-block">三,自我反思与总结</p><p class="ql-block"> 在三新背景的新形势下,如何教好语文,上好语文课?</p><p class="ql-block"> 我认为,在不断研究新形势的情况下,结合传统语文教学的经验,还是要做好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 (1)始终热爱语文教学,要始终保持炽热的语文教学情怀。</p><p class="ql-block"> (2)认真备课,多看教学资料与资源,反复研究,大胆取舍,形成自己的备课思想与思路。</p><p class="ql-block"> (3)了解调查研究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信任学生,课堂上让位学生。</p><p class="ql-block"> (4)创新教学思维和方式,语文教学是一个条永远充满新鲜感的创新之路,语文老师永远在这条路上探索。</p><p class="ql-block"> (5)经常思考语文课堂的四大元素之间的关系:教师,学生,课本(含教学资源),时间。</p> 李正禄老师评课 <p class="ql-block"> 优秀的老师一直在追求卓越的路上,杨骞老师就是这样的语文人,因为热爱,所以才不断突破自我。今天的这节课,又让我心生几分对贤弟的敬佩,一个人最大的幸福,就是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无比热衷,我能感受到杨老师课堂的幸福以及他的学生的幸运。教者态度温和,循循善诱,娓娓而谈,学子如沐春风,在学海里快乐地成长,这又是一种怎样的人生幸运!</p><p class="ql-block"> 首先,作为新教材的初次执教者,杨老师的教学设计是原创的,他从单元分析出发,研读教材教参,对接课标,可谓是从课标中来,到教学实践中去,这样的教学设计值得同仁们学习借鉴。</p><p class="ql-block"> 其次,杨老师的备课,备学生,备教材,还备了课堂,多角度,多方位,立体式备课,从课堂教学来看,杨老师的大语文观,令我叹服。学生在自我阅读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变成了设计教学任务的抓手,成为教师提出问题的情境,真是难能可贵。在适当的节点,老师补充两会热点新闻,其价值意义不言而喻。</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想说说杨老师学生的课堂表现,令我眼前一亮,无论是个人表达,还是合作探究,无不体现着优秀的的精神风貌。有质疑,有思辨,有表达,质疑得到位,思辨得清楚,表达得得体。这是我追求的学生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春已来,万物复苏,同仁们在一起,听课评课,意韵悠长,新的一年,就让我们在二中的天地里咏而归!</p> 吕宗胜老师评课 <p class="ql-block"> 1、教学设计明确,课前准备充分,能简洁明了直入课堂主题!</p><p class="ql-block"> 2、师生互动、讨论、探讨恰到好处,充分体现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角色分配!动、讨论、探讨恰到好处,充分体现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角色分配!</p><p class="ql-block"> 3、质疑解疑环节,在质疑中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条理清晰,分析透彻,答案归纳准确明了!</p><p class="ql-block"> 4、群文阅读理念明确,分类归纳细致!</p> 厚彦强老师评课 <p class="ql-block">1.教学设计好。</p><p class="ql-block"> (1)杨老师能够从单元学习任务群、人文主题以及课程标准角度出发,确立三篇自读课文的统摄主题、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过程。</p><p class="ql-block"> (2)三篇自读课文采用联读的形式展开,预设三个课时,由浅而深,拾级而上,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p><p class="ql-block"> (3)教学设计中以学生质疑生成的问题贯穿教学过程,代替了传统的教师自己设计问题引领课堂教学,很值得借鉴。</p><p class="ql-block"> 2.教学展开过程中学生主体性地位得到很好的体现,学生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和提高。不管是第二课时学生质疑的问题,还是在这节课上,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质疑问题的个人思考、小组交流讨论,展示表达,学生的思辨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p><p class="ql-block"> 3.杨老师对自读课文的群文联读教学进行了非常好的尝试,形成了一种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借鉴。</p> 李瑞瑞老师评课 <p class="ql-block"> 杨骞老师的课如其人,求真浪漫,勇敢潇洒。</p><p class="ql-block"> (一)敢于设题:智慧与野蛮的较量,人的天性从何而来?以《怜悯是人的天性》为轴,联读《《修辞立其诚》与《人应当坚持正义》,联篇阅读选题大胆创新。</p><p class="ql-block"> (二)敢于备课:大单元情境教学内容的分析、三篇课文的单篇解读、学生的解读与质疑、信息整合与思路梳理……备课任务庞杂艰巨。</p><p class="ql-block"> (三)敢于质疑:“卢梭的观点究竟正确吗?”教师这样的质疑,对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力在课堂,功在课外。</p><p class="ql-block"> (四)敢于放手:第一课时学生盲读,第二课时学生解读质疑,第三课时师生共解答疑,学习过程有质疑、有思辨,体现了深度学习的理念。</p><p class="ql-block"> (五)敢于回归:回归课本、回归课标(理论价值及实践的指导意义)、回归语文素养,回归语文课堂(思考、表达、交流),回归语文味。</p><p class="ql-block"> (六)敢于挑战:打破课程设置、打破固有认知、打破传统上法,重新规划、重建思路,这对教者是莫大的挑战,而杨老师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给自己挑战。</p> 陈粉强老师评课 <p class="ql-block"> 杨老师作为我们高二语文组的组长,给学生和我们上这堂示范课,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p><p class="ql-block">1、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p><p class="ql-block"> 本单元后三篇文章,我采用单篇教学形式教学,而组长大胆设计群文阅读教学,他不辞辛苦,一直在探索,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p><p class="ql-block">2、是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p><p class="ql-block"> 不管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过程,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进行教学。让学生自主阅读并提出有效问题来解读文本,敢于思辨等都可以看出来。</p><p class="ql-block">值得商榷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课题是《“智慧”与“野蛮”的较量:人的天性从何而来?》是否改为“人性之美”,或者“做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更恰当,杨组长的教学过程设计问题,布置作业,都体现了这个联结点。</p> 刘十月老师评课 <p class="ql-block">亮点:</p><p class="ql-block"> 1、成功地做了一名好课堂的设计师!杨骞老师大胆地结合语文核心素养和本单元教学重心,做了一种预设性计划、蓝图性方案。真正做到了课堂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学生的生命成长而设计,为教师的生命成长而设计,从而博得课堂和生命的精彩。</p><p class="ql-block"> 2、以创新精神为魂,以创新思维为核。杨老师以《怜悯是人的天性》为轴,联读《修辞立其诚》《人应当坚持正义》,探讨个人立身处世的原则,用个人智慧打造的原创课堂。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实践。</p><p class="ql-block">建议:</p><p class="ql-block"> 针对合作探究中的这个问题:如何看待“智慧”和“野蛮”对人的天性的影响?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思考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我们得追本溯源,可结合卢梭的《文明人不再关心自己想要什么和感受什么》来解读就更容易了。这本书中说:“在史前时期,技术发展迟缓,卢梭称之为自然状态,那时男女聚居于树林,不会进商场,也不会读报纸。他认为那时的人能更容易理解自己的想法,因此也很容易感受到舒适生活的关键要素:家庭和睦、尊重自然、敬畏优美的宇宙、对他人的好奇、简单的礼乐娱乐。自然状态同样也是道德状态,由对他人及其遭遇的同情引导。而现代商业文明却把我们推离了这个状态,让我们在一个丰饶的世界变得善于嫉妒、欲求过剩和受苦受难。”</p><p class="ql-block"> “那么,他为什么认为文明会腐化人类和导致道德堕落呢?他对文明的敌意源于人类在迈向文明的时候,内心的某种“自爱”被唤醒了。这是一种人类后天的产物,核心是骄傲、嫉妒和虚荣。他认为这种毁灭性的自爱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人们向更大的定居点和城市迁移,在那里开始通过对比“他人”来拼接自我意识。文明人不再关心自己想要什么和感受到什么,而仅仅是效仿他人,开始了对地位和金钱的毁灭性竞争。”</p><p class="ql-block"> “卢梭认为,原始人并不拿自己和他人作对比,而是只关注自己——他的目标很简单,就是生存。”</p> 赵引霞老师评课 <p class="ql-block">课中亮点:</p><p class="ql-block"> 1、杨老师的课堂设计既有新意,又有深度。整节课以学生自读为基,提问质疑,再共同探讨解决问题。这一设计既让学生将文本重视起来,又能在提问质疑中升华文本,走向阅读深处,也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思辨、批驳对于论述类文本的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 2、这更是一堂丰实的课,有生成的课。课堂以群文为基,通过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设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既实现了预设,又在关注时事中超出了预设,让学生在不断的生成中收获很多。</p><p class="ql-block">教学建议:</p><p class="ql-block"> 课堂在问题设计时,罗列了学生质疑的问题,也有教师总结升华的问题,但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没有相对明确的指令,以至于学生回答有时不能做到统一。</p><p class="ql-block">我的反思:</p><p class="ql-block"> 杨老师的课总是带着自己的阅读情怀与对世界的理解来准备与呈现的,令人感动,值得学习。而且教师备课时应该有更广泛深刻的认识,要有自己的思辨与质疑,这样才能在课堂有更有深度的多方位的关照,这是我所欠缺的,是我需要学习改进的地方。</p> 周春燕老师的评课 副校长牛科强总结 <p class="ql-block"> 最后,副校长牛科强同志以他在甘肃“千校万师”省级赛课夺魁的经历,分享交流了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备课、如何磨课、如何研课,如何才能做到眼里有学生,心中涵智慧,脚下有路子的心得和经验。</p> 课件…… <p class="ql-block"> 教研促成长,课堂是教师进行教育的阵地,也是学校开展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用心用情构筑“理想课堂”我们在路上,让幸福的生命质量,在“金色二中”绽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