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初夏时节,“六一”将至。为喜迎二十大胜利召开,传承中华民俗文化,弘扬民族劳动精神,营造欢乐喜庆、和谐文明的节日气氛。5月23日下午,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我们五12中队开展了“巧手捏花馍,蒸出幸福味”民俗传承蒸花馍活动。</p> 历史悠久的民间花馍 <p class="ql-block">花馍又叫“礼馍”,也被称为“面花”、“面塑”,它是人工用白面或果蔬汁和成的彩色面做成的各种样式的馒头,造型各异,从而命名为花馍。花馍最早记载于汉代,盛行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花馍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寄托着我国劳动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祝福。</p> 花馍的制作 <p class="ql-block">和面、发酵、制作、气蒸,一团彩色的面团在同学们手里或揉、或搓、或挤、或掀,再用小工具点、刻、划、塑,顷刻之间,一件件惟妙惟肖的面塑作品便脱手而出。</p> 是美食,更是艺术品 喜迎二十大 <p class="ql-block">“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同学们用花馍艺术呈现出一幅“喜迎二十大”的美丽图案,表达了同学们无比坚定的信念,永远跟党走的决心。</p> 荷塘月色 <p class="ql-block">富有朝气和活力的荷塘,鱼儿在水中游荡,红莲静静地开放,蛙儿欢快地歌唱,是一幅多么和谐的画面啊!</p> 福寿延绵 <p class="ql-block"> “享洪福福如东海,逢盛世寿比南山”,由寿桃、福袋和金鱼组成的“福寿延绵”向大家传达着中国的面食艺术不仅在于好吃、好看,而且有着美好的文化寓意。</p> 果蔬卡通包 <p class="ql-block">胖乎乎的毛毛虫、古灵精怪的小刺猬、漂亮的小章鱼、娇艳的玫瑰花等,花样繁多,精彩纷呈,小小的面团在同学们手中均可变成栩栩如生的艺术造型。</p> <p class="ql-block">手指舞动间一个个面团被捏成了一盘盘漂亮的花馍造型。开展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而且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间体验到了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增加了孩子们的文化自信;同时在品尝花馍美食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们正确的劳动观,使孩子们懂得了幸福生活源于劳动实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