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睡觉是战胜癌症病魔的法宝、睡眠能对肿瘤病人的康复有所帮助,但是乳腺癌患者常出现睡眠障碍,尤其是在化疗期间接近80%乳腺癌患者报告有失眠症状,而在术前约69%的患者报告有失眠症状,术后仍有42%的女性报告失眠症状。<b><font color="#ed2308">长期的睡眠障碍,导致患者记忆力、注意力及执行功能等多领域的认知功能损害</font></b>。 影响癌症患者失眠的因素包括<b>易感因素、诱发因素和维持因素</b>。易感因素有年龄大、女性、家族史、个人史、高警觉性及共病等;诱发因素包括癌症/治疗带来的压力、心理障碍、癌症相关症状、手术、住院治疗、放化疗、使用类固醇、细胞因子分泌等;维持因素有白天小睡、卧床时间过长、不规律的睡眠计划、不切实际的睡眠期望、灾难化的思维等。 <b><font color="#ed2308">非药物治疗</font></b>包括睡眠卫生教育、放松运动、刺激控制疗法、睡眠限制疗法、认知行为疗法。 非药物疗法能有效改善癌症患者的失眠,提高睡眠效率。非药物疗法效果欠佳时,可联合<b><font color="#ed2308">药物治疗</font></b>同时进行,发挥更好的效果!有些患者想服用助眠药物,但又苦于不知道该如何选择,那么,失眠药物到底该怎么选?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根据失眠类型,选择不同的药物</b></h3><div>(1)入睡困难人群(入睡潜伏期超过30分钟)应选择短效药物,辅助入睡,如扎来普隆、唑吡坦等;<br>(2)早醒或睡眠维持困难(整夜觉醒次数≥2次)人群可选择中长效失眠药物,如右佐匹克隆、佐匹克隆、阿普唑仑、艾司唑仑等;<br>(3)睡眠紊乱并伴焦虑、抑郁人群,应选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抗抑郁或抗焦虑药物。<b><br></b></div> <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首选非苯二氮䓬类药物,次选苯二氮䓬类药物</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非苯二氮䓬类药物与苯二氮䓬类药物具有类似的催眠疗效,但由于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半衰期短,次日残余效应被最大程度地降低,一般不产生日间困倦,产生药物依赖的风险较苯二氮䓬类药物低,治疗失眠安全、有效,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因此治疗失眠选用苯二氮䓬类药物方案更优。<b><br></b></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老年人尽量避免选用苯二氮䓬类药物</b></h3><div> 苯二氮䓬类药物不仅可产生认知损害,容易产生药物依赖性,而且具有肌肉松弛作用,可增加老年人跌倒风险,因此不适宜老年人使用。如果需要使用,应从最低剂量开始,短期应用或采用间歇疗法,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b><br></b></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在医生指导下,采用间歇给药或按需服用方案</b></h3><div> 失眠药物治疗应把握按需、间断、足量的用药原则。首先应从最低有效剂量开始给药,一般每周服药3-5天,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4周,超过4周需要重新评估。对需要长期用药者,宜“按需服药”。<b><br></b></div> <font color="#ed2308"><b>温馨提示:</b></font>药物治疗失眠的短期疗效佳,但纠正失眠的主要方法是行为调整和心理调节,不宜长期依赖药物治疗。 <b><font color="#ed2308">编者按:科普文章,可转发。</font></b>此科普不做具体治疗建议,文字部分由刘素娟药师原创,图片来自网络,不做商业宣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