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p> 来到新疆克拉玛依旅游,耳畔似乎不断萦绕着《克拉玛依之歌》,这里雄伟的建筑、美丽的景点和街景,深深的吸引着我们,打动着我们。对于后来人来说,歌词中所描绘的昔日的戈壁、荒凉似乎不曾有过。<div> 踏着落日的余晖,我和同伴马不停蹄的赶到克拉玛依市地标性建筑大油泡雕塑的‘克一号井’景区石油纪念广场拍照留念。</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h1> 转眼之间太阳完全下山,华灯初上,大油泡嵌上了一层神秘的光环。 街上高大的建筑映射在她的身上,显得更加梦幻。 大油泡的下方是克拉玛依一号油井原址。 1955年10月“克一号井”出油,标志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的诞生。 黑油山距离克拉玛依市中心2公里多,这座黑色的沥青山以及地下埋藏的石油在这里已经沉睡了上亿年,据说在一百万年前就开始不断溢油。在旧中国时期,尽管黑油山原油不断溢出,腐朽的政府也无力开采。 黑油山如今是我国石油文化最主要的景观之一,是来到克拉玛依市必须打卡的网红景区。 它是60多年来我国石油工人和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的历史见证。 由于地壳变动,岩石断裂,原油受地层压力的影响,慢慢溢出地面,形成许多大小不一的油泉. 它是世界上仅有的油苗露出地面的地质奇观。 黑油山将石油文化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作为景区它保留了部分荒凉的原始地貌,与不远处高楼林立的新兴城市形成鲜明对比,又展示了克拉玛依人将戈壁荒滩建设成现代化城市的勇气、毅力和成果。 有人说,如果没有发现黑油山地区的石油矿藏,就不会有克拉玛依油田和克拉玛依这座城市。<div>以“功勋黑油山”赞美它一点不为过。</div> 黑油山让我深深的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同时无限敬佩石油工人为摘掉中国无油的帽子,一代又一代战斗在祖国大西北戈壁荒滩,为国立威,为民造福。 <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可可托海“功勋矿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个鲜为人知的功勋矿山,如今是矗立在大西北的稀有金属国家矿山公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可可托海3号矿脉,是一个令人震撼和骄傲的矿山。 它是1930年被发现藏有巨大储量的稀有金属矿,1940年苏联人组织民工开始开采,建国后中苏共同开采。 矿坑犹如一个倒置的草帽。它本来是一座垂直高度为260多米的山体。被全部削平之后又向地下采挖了143米。形成了一个长250米,宽25米的巨大矿坑。 世界上已知矿种有140多种,3号矿坑内就有86种矿共生,包括7种化学元素周期表上(当时)没有的元素。其矿种之多,储量之大,品位之高,带成之分明,是国内独有,国外罕见。<div><br></div> 蕴藏有锂、铍、铖、钼、铯、铷、鉿、铀、钍、铌、钽等80多种稀有矿藏资源。 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苏联要求我国偿还援华债务,矿山职工家属一千多人为国分忧,肩负起偿还前苏联债务以及“两弹一星”研发所需原材料的重任。 从1961年冬 开始,他们冒着零下40多度的严寒,开始大会战,仅凭简陋的工具和人力、畜力,开采出价值14亿卢布的矿产品,1964年,提前一年为国家偿还了47%的债务,捍卫了祖国的尊严。 也就是这一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div>1967年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div><div>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div>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前辈就是在这样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采。</p><p class="ql-block">我们是7月里进入矿坑参观,仍然感到非常寒凉。</p> 1999年11月可可托海3号矿脉停采,我们才得以了解这光荣的感人的一页。 附: 可可托海自驾途中风景照片 湿地 <div>可可苏里花海<br><div><br></div></div> 可可托海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自东向西流入北冰洋的河流。 额尔齐斯大峡谷具有独特的地貌。<div><br></div> 神钟山 神鹰峰 石川瀑布 龟 羔羊待哺 人面 马头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