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岁月积跬步,教研提质量。为更好落实“双减”工作,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临河区第九小学于3月14日开展了语文示范课展示活动。</p> <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由教导处具体安排,三位授课教师精心准备,深研教材,详究教法,以扎实的教学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大家呈现了三节亮点突出、精彩纷呈、多元创新的古诗教学示范课,教学副校长王力、教导主任靳海霞和语文组的教师们积极参与听课。</p> <p class="ql-block"> 王姣老师所授课程为一年级下册识字7《静夜思》,课程伊始,从李白入手,针对学生熟知“诗仙”这一话题为嵌入点,引起学生对古诗的浓厚兴趣,并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自读自学,随文识记生字。在交流识字方法和当“小老师”活动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记忆字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朗读感悟,品味情感。在教学中,注重以“读”为主,在读中注意对朗读的指导,引导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味,体验读诗的乐趣,感悟强烈的思乡之情。</p> <p class="ql-block"> 赵慧琴老师所授课程为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两首古诗,分别是《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赵老师在这节课中<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以两首诗中都出现的“泪”字为线索,感悟作者内心。同时</span>紧扣单元要素进行教学,通过学古诗四步法进行教学,即读通句子,读好停顿,读懂诗意,读出情感。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p> <p class="ql-block"> 赵慧莹老师所授课程为六年级下册古诗词专题中的《游园不值》,赵老师运用“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合理安排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采取5分钟教学导入,20分钟精读感悟,15分钟拓展延伸进行教学。在品味古诗的教学环节,赵老师引导学生用“推敲”的方法学习古诗,推敲诗中关键字词,理解句意,品味情感。在拓展延伸环节,引导学生运用“推敲”方法自主学习《学夜访戴》、《夜僧不值》两首古诗,将“推敲”这一方法学以致用。</p> <p class="ql-block"> 听课增智慧,评课促成长。听完课后,语文教研组所有老师对三位老师的课给予精彩点评。大家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与同事们分享,讨论着课堂的优点,以及自己的收获和今后改进的方向。大家收获颇丰,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的开展既为教师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又为老师们创造了互听互学交流研讨的机会。王娇、赵慧琴、赵慧莹三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带动了老师们在教中学,学中思,思中省,省中悟。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校教师将继续准确把握“双减”政策,做到边实践边研究,在学习中改进,在研究中提升,在反思中前行,努力实现高效课堂,促进课堂教学迈向新台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