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永恒的力量 雷锋精神 时代光芒 新时代雷锋精神文化展》纪实

杨德明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山东老年大学组织部分党员干部、学员代表,开展新时代雷锋精神文化展参观活动。</span>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雷锋和志愿服务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纪念毛泽东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1周年。参观内容:雷锋精神有关宣传展板、实物,省直机关"雷锋精神光芒绽放.志愿服务时代先锋"活动最佳志愿服务项目部分典型事迹。</p> <p class="ql-block">三月春光美,雷锋代代传。2024年3月13日下午。山东老年大学校长傅立民带领各处室相关负责同志。美术学院院长陈彦对这次活动部分党员学院代表。到承办单位:山东省文化馆。共青团潍坊市委。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机关党委。主办单位: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委省直机关工委。举办《永恒的力量。雷锋精神,代代光芒。新时代雷锋精神文化展》。</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61周年纪念日,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雷锋同志致敬。雷锋同志是一名普通的人民解放军战士,他忠于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持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如饥似渴的学习专业技术知识,热情的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他道德高尚,无私的帮助他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让我们永远铭记他的崇高事迹,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征途上把雷锋精神继续发扬光大。</p> <p class="ql-block">1962年8月15日雷锋逝世后,《中国青年》杂志希望得到主席的题词,秘书林克拟了十几个题词,但是,毛主席一个都没相中。</p> <p class="ql-block">《中国青年》为团中央的机关刊物,该杂志为宣传雷锋的事迹,起草了给毛泽东的信,希望得到主席的题词。</p> <p class="ql-block">据毛主席的秘书林克回忆说,毛主席接到信后欣然同意,让他先拟几个题词供参考,林克拟了十几个,包括“学习雷锋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学习雷锋同志鲜明的阶级立场”、“学习雷锋同志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学习雷锋同志艰苦朴素的作风”、“学习雷锋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优良品德”、“学习雷锋同志勤奋好学的革命精神”等等。</p> <p class="ql-block">次日一早,林克接到了毛主席题写的一张信纸,上面只有七个苍劲的行草大字:向雷锋同志学习。他拟的参考题词毛主席一个都没相中。</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对林克讲了为什么最终决定题这几个字。“学习雷锋,不只是学一两件先进事迹,也不只是学他某一方面的优点。”</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说,学雷锋是要学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学习他长期一贯地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的认识是深刻的,雷锋的一生,转换过很多次身份,而无论身在哪里,做什么工作,他始终怀着一颗赤诚之心,毫无保留地响应着时代的召唤,这构成了“雷锋精神”最核心的部分。</p> <p class="ql-block">1956年,雷锋小学毕业。那一年的毕业典礼,令雷锋当年的小学同学潘春华记忆深刻:原本没有被安排在毕业典礼上发言的雷锋突然跑上讲台,激动地宣布了自己的决定:下乡去做一名新型农民。“我心甘情愿回乡,不但因为我是农民的儿子,更是报答新中国让我翻身成了国家的主人,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农民,把学到的知识奉献给家乡。”</p> <p class="ql-block">  当年,雷锋同届的毕业生中只有他一人主动要求回到了农村。不过,他在乡里待的时间并不长。雷锋的积极、主动、热情,以及在当时还算稀贵的小学学历,使得他在乡里备受瞩目。几个月后,他被调到了望城县县委机关。</p> <p class="ql-block">没多久,从治理黄河的三门峡工程到北京的十三陵水库,全国各地都开始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1957年10月25日,望城县开始整治沩水,这是湘江的一条支流,贯穿望城县全境,河道曲折,水灾频仍。在这次水利工程中,原本应该不会有雷锋的身影。县委考虑到他年纪小,就把他留在了机关。但雷锋一连几次递交申请书,强烈要求参加,便被批准为通讯员。</p> <p class="ql-block">在堤上做通讯员,每天都要走七八十里路。湖南的冬天天气阴冷,雷锋经常全身湿透,却从来没有叫过苦。在做通讯员的时候,雷锋还经常利用在堤上穿行送信的时间,主动检查工程质量,并真地找出了一些影响大堤安全的隐患,为此受到指挥部的表扬。</p> <p class="ql-block">在治沩工程结束后,望城县决定在围垦而成的团山湖开办一个国营农场。这个决定得到上级部门的支持,还分到了可以购买一台拖拉机的指标。县里财政紧张,团委就号召机关干部和团员捐款。</p> <p class="ql-block">雷锋的捐款让人们吃了一惊。他捐出了20元钱,这在当时大约是一年的积蓄。他攒这笔钱攒了很久,原打算用来给自己买一床新被子。</p><p class="ql-block">这20元钱,使雷锋成为全县捐款最多的一个人。</p> <p class="ql-block">这几乎是一次改变雷锋命运的捐款。鉴于他的踊跃捐款和一贯表现,雷锋被选派去学习驾驶拖拉机。短暂的拖拉机手经历,又直接关系到了雷锋两年后成为一个运输兵,开上真正的汽车。</p> <p class="ql-block">一年后,鞍钢到望城县招收工人,不甘人后的雷锋又一次成了时代的领军人物。他迅速应招进了工厂。先在鞍钢化工总厂的洗煤车间当推土机手,后又调去焦化厂。在洗煤车间时,雷锋几乎每周都是生产标兵。而在焦化厂,他更是从来没有休息过。每次劳动都远远超出规定工时,忙得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即使在那个人人讲奉献的年代,雷锋的付出也出类拔萃。</p> <p class="ql-block">1960年,又一个新的机会来到了雷锋面前——参军,此后,士兵雷锋在人民军队中茁壮成长。翻身道情,在短暂的22年生命中,雷锋始终怀着对新社会的感恩之情,做了无数的好事,他无数次提到旧社会受的苦,新社会翻身做主人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中国大地锣鼓喧天地表彰先进人物,这是那个年代的一大特色,代表着社会对个人的肯定,而这种肯定,毫无例外地是因为个人对社会做出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雷锋,和很多同时代的英模一样,他们都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社会给予他们的尊重和推崇,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构成了他们的一切英雄壮举和无私奉献行为的动力源泉。</p> <p class="ql-block">1962年8月,雷锋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因公殉职。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p><p class="ql-block">在此后的许多年里,雷锋成为一代代中国人的心灵慰藉和人生寄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