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袁根善大夫联系方式:</p><p class="ql-block"> 139 9732 1598(微信同号)</p> <p class="ql-block"> 日行一善,善伴一生,是一名医护人员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是护航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是行医路上的初心和使命。有句话说得好,金杯银杯不如病人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褒奖。</p><p class="ql-block"> 他,1992年毕业于青海省乐都县职业学校中医针灸班,30余年如一日,钻研针灸医术,查阅针灸书籍,锐意进取,奋发图强。1997年,前往北京学习为期十个月小针刀医学诊疗技术,并获得了执业资格证。自己仍潜心学习,不断进取,考入青海医学院临床专业进行了三年的学习深造。掌握了各种脑溢血、脑梗、中风、面瘫、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医术,他在平凡的工作中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终于探究出了自己独特的治疗方法,为当地患者带来了福音。他就是,海东市乐都区个体针灸大夫袁根善。</p> <p class="ql-block"> 酒香不怕巷子深。三十年来,袁根善大夫卓有成效的行医,为病人解除了病痛,赢得了众多患者的认可和满意,老百姓一传十,十传百…… 声誉不断远扬,影响力遍布四方,前来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有青海省内各大州区县的患病群众,甚至有来自新疆、内蒙、甘肃等省外的求医患者。</p><p class="ql-block"> 龙年正月初六早八点,位于乐都区高店镇湾子村的袁根善诊所门口的空闲场地上,早已停满了前来就诊患者家属的车辆,这不是来“赶集”,而是在病痛的折磨下,顾不得新春佳节团聚前来治病的群众。在这个拥有33张床位的诊所里,每天扎针烤电病人达2至3波,患者和家属围着水泄不通,6名医护人员忙得没有喘气的机会,有做牵引的、扎针的、烤电的、拔针的、小针刀治疗的。</p><p class="ql-block"> 诊所过道里,一名40出头的男子,在父亲、哥哥和妻子的搀扶下,弯着腰,蜷曲着腿,举步维艰地向诊室走来,小伙子脸色苍白,表情很痛苦,好像得了一场大病的样子。后来得知,小伙子名叫李长锦,来自海东市乐都区寿乐镇尕扎村,大学毕业后,在辽宁大连安家立业,做个体工商户,今年春节带着妻子和孩子来乐都过年。一向身强体壮的他怎么也没想到,正月初五,突如其来腰部以下难忍的坐骨痛疼,家人迅速送李长锦去医院做CT,检查报告显示,腰3-4椎间盘膨出,腰4-5椎间盘膨出伴突出压迫神经,医院建议立马手术,毕竟是腰部手术,拿不定主意的李长锦和家人没敢做出决定。</p> <p class="ql-block"> 回家后,在亲戚朋友们的建议下,第二天来到乐都区高店镇湾子村袁大夫诊所,看过病检报告的袁大夫,给出了保守治疗方案,用小针刀做治疗,扎针和药包烤电同步跟进。辛好是急性腰椎间盘突出,治疗起来见效快,三天下来,李长锦的腰腿痛疼有了缓解,直腰明显轻松了,走路腿脚也来劲了。经过一周多的治疗,李长锦的腰椎病症得到了很大改善,心怀感恩的李长锦激动地对袁大夫说:“感谢您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使我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康复,减少了疼痛,节约了开支,免除了一次非必要的手术。”</p><p class="ql-block"> 乐都区芦花乡西坡村村民赵永顺,为了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十五年前,居家到乐都城区,夫妻俩一边打工,一边供孩子上学。</p> <p class="ql-block"> 没有一技之长的赵永顺,给人打过工,发过传单,尝试过各种工作之后,看到每天穿梭在城区内的出租车是一个很好的赚钱活儿,风吹不着,雨淋不到,比起那些在建筑工地上的农民工,这可是轻得不能再轻的活儿了。 说干就干,赵永顺拿出多年来家里的积蓄,还跟亲戚朋友借了一些钱,置办了一台出租车,开启了以车养家的谋生路。</p><p class="ql-block"> 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日,一晃五年多时间过去了,虽然赵永顺也挣了点钱,但是,出租车的特殊性质,每天起早贪黑,除了吃饭和上厕所外,时时都在马不停蹄地奔跑着,每天驾驶车辆17、8个小时,接送乘客越多,跑的路程越长,收入也相对高一点。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一个固定姿势,手握方向盘,蜷缩着身子,为改善家庭的生活忙碌着。</p> <p class="ql-block"> 2023年3月,赵永顺觉得腰部酸困难忍,左腿支撑吃力,直腰时疼痛厉害,立马到医院做CT检查,结果发现,腰椎间盘严重膨出伴突出压迫神经,导致身体弯曲,腿脚使不了劲,走路都成了问题,医生建议手术治疗,家人担心手术的风险和后期病情的复发。进退两难之时,在出租车友的推荐下,赵永顺找到了针灸大夫袁根善,经过一个疗程的扎针、药包烤电和小针刀保守治疗,赵永顺的腰椎疼痛得到了缓解,腰能挺起来了,腿脚也有劲儿了。后续两个疗程的跟进和巩固,赵永顺的病情在袁根善大夫的精心治疗下,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康复。</p><p class="ql-block"> 如今,在西宁顺丰快递公司开厢式货车的赵永顺说:“ 超负荷运转,超常规工作的出租车司机岗位,是我患病的直接原因,虽然我的腰椎病症康复了,但后期的保养和锻炼还得持续下去。同时,袁大夫建议我换个工作岗位,找一份较为轻松的活儿。经过半年的休息,我觉得身体得到了彻底恢复,找到了在西宁顺丰快递公司驾驶厢式货车的工作,厢式货车运行时间短,每天下来也就驾驶几个小时的车,工资稳定,不用为货源发愁,身体比过去轻松了很多。”</p> <p class="ql-block"> 笔者在袁根善大夫的诊所里,见到了就诊的乐都区岗沟街道下教场村村民周秉仁。周秉仁说:“2023年11月的一天,觉得自己的左半面脸和眼角部位不由自主的跳动,当时自己也没多大在意,待到一夜醒来,半面脸失去了知觉,眼睛也睁不开了,妻子一看说,掌柜子,不好了,你的左眼角下扯,嘴角歪了,这是中风面瘫的症状。” 随即到医院做了检查,大夫建议扎针烤电是治疗面瘫最有效的方法,当日,在医生的建议下做起了针灸治疗。</p><p class="ql-block"> 那段时间里,面瘫导致周秉仁左眼无法睁开,每天喝水吃饭成了最大的麻烦事,喝一口水漏掉半口,食物送不到嘴里,着急的周秉仁多次找医生咨询病情,大夫说,像你这种面瘫比较严重的情况,治疗起来肯定要花一定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 二十多天过去了,周秉仁的病情有了一点点好转,但是疗效并不尽人意,这样下去,生怕错过最好的治疗期。心急如焚的家人,听亲戚介绍说,乐都还有两家针灸治疗比较好,周秉仁在家人的陪护下,辗转先后又去了另外两家诊所,疗效依然不太明显,前后近三个月的治疗后,距离完全康复依然遥遥无期,痛苦煎熬中的周秉仁越来越着急起来。</p><p class="ql-block"> 那里有名医,就往那里冲。后经身边人介绍说,乐都区高店镇湾子村的袁根善大夫针灸很出名,治疗过的患者都很满意。周秉仁抱着十有八九的期望,在袁大夫诊所里扎针和药包烤电四天后,周秉仁的左面部有了知觉,随着治疗天数十天,十五天过去…… 周秉仁的左眼部位和眉毛开始动了起来,眼皮向正位回归,嘴角也趋于回正,喝水吃饭也明显不漏了。周秉仁激动地对袁大夫说:“感谢您精湛的医术,感谢您一心为病人的康复着想,感谢您把我那么严重的病治愈,让我看到了希望,我打心底谢谢您。” </p> <p class="ql-block"> 扶持诊所接诊能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乐都区高店镇党委政府积极出面协调省市交通部门,将闲置于原先109国道收费站的三层办公楼提供给袁根善做诊所,配备了医疗器械和60张床位,内设有收费室、药房、理疗室、治疗室、观察室等,并且安装了一部直梯供行动不便的患者上下楼使用。还将诊所隔壁一栋小楼打造成了民宿,供前来就诊的外州县区病人和家属住宿,诊所楼下设有早餐店、超市和停车场等商业模式。</p> <p class="ql-block"> “搬迁新址后的袁根善诊所,集大峡、峡口、东门三个自然村的交汇点上,直至辐射全镇的医疗服务工作,为老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足不出镇的村民们,省去了往返城乡跑路的环节,节省了不必要的开支。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农户可将自家的房屋改造成民宿,开设餐馆和小吃店,带动周边餐饮业的发展,增加家庭收入。同时,被誉为大蒜之乡的高店镇,109国道横穿而过,是兰青线上的咽喉要道,借助这一独特的地理优势,带动当地农副产品的销售,推动紫皮大蒜这一品牌,扩大蔬菜种植面积,最终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乐都区高店镇党委书记晏尚福说。</p><p class="ql-block"><b>作者简介:</b></p> <p class="ql-block">袁有辉,男,汉族,1973年8月出生,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乐都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系海东市乐都区妇联职工。作品散见于中国文明网、中国新闻网、中国藏族网通、人民网、新华网、搜狐网、凤凰网、云南网、华夏经纬网、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网、国家乡村振兴局网、青海省人民政府网、青海新闻网、《西双版纳报》《青海日报》《海东日报》和文学刊物《湟水河》《平安》《柳湾》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