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孔子曾说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的思想观念、道德修养、行为规范都有着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3月13日晚,在李飞老师的主持下,宜洛小学第三十一期国学经典分享活动如期举行。</p> <p class="ql-block"> 李雪利老师分享的是《论语》子罕篇第二十三章,我们常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这就是对后来者的一种肯定,因为他们拥有人生的黄金时期,拥有充沛的精力和斗志。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后来人都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只有那些及时自我勉励、踏实努力的后生才能有所作为。</p> <p class="ql-block"> 李红丹老师分享的是《子罕篇》第二十四章。她说在面对大量的信息和知识时,我们应该学会筛选和思考,而不是盲目接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吸收到有用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我们也应该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巩固学习成果。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成为更好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 季真妮老师分享《子罕篇》第二十五章。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意思是孔子说:"君子应当亲近忠信的人,不要和不如己的人为友,如发现自己有了过失,不要害怕去改。" 这里,孔子提出了君子应当庄重大方,才能具有人格的威严,庄重而威严才能认真学习而所学牢固。君子还要慎重交友,还要有过则勿惮改的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正确态度。要重视学习,善于结交朋友,着眼于朋友比自己好的方面加以学习,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我。在遇到错误的时候,要正面对待,不逃避掩饰,勇敢地加以改正。</p> <p class="ql-block"> 安贤哲老师分享的是《子罕篇二十六》。明朝末年有个谈迁。他有感于社会变化,决心写一部反映真实历史的书。便到处查书,四处调查,历经十几年写出书稿。正在考虑印行时,有人却把这部书稿偷去。怎么办?接着干。又从头查书,再去调查。又用了几年的功夫,终于完成自己的计划,了却心愿。一个人有志气,就是有奔头,有目标。活的痛快,活的明白。那种“今日有酒今日醉”,过了今天不管明天的人,不但对社会没好处,自己也不舒坦。</p> <p class="ql-block"> 李谊珂老师分享《子罕篇》第二十八章。“子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比喻松柏坚忍耐寒的品质。这一句的字面意义,是称颂松柏抗风雪、耐严寒的品格。孔子用它比喻君子节操卓异,远高于常人。它表示:只有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才能显示出一个人坚贞不屈的情操和气节。这一比喻内涵丰富,含义深刻,非常著名。人们以松、竹、梅的耐寒品性,隐喻君子独立不羁的人格,坚贞刚毅的个性,宁折不弯的节操,成为中国历代正直之士、有志文人十分崇尚的精神品格,和孜孜追求、毕生修炼的精神目标。</p> <p class="ql-block"> 李飞老师分享的是《论语·子罕篇》第二十九章,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意在告诫弟子与世人,要不断求索真知,减少自己的困惑;要真诚地待人如己,不为个人得失而忧愁;要勇于实践,不畏惧任何困难。这三种态度相互支持,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境和挑战。</p> <p class="ql-block"> 聂淑娟老师分享的是《论语》子罕篇第三十章。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学、道、立、权,四个境界,层次分明。本章体现了儒家为学的不同境界,致力于修身立德的人可以用来自勉,也可以把它作为选择朋友的标准。求学适道的路上,可不畏其难,以期达到通权达变。这也是追求的方向所在吧!</p> <p class="ql-block"> 诵经典,学做人。我们因诵读而美丽,校园因诵读而充满文化的力量。我们信念坚定,“最是书香能致远”。我们步履坚实,与经典同行,为生命阅读。</p>